《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桃花源记,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 ***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⑴屋舍俨然 ( ) ⑵阡陌交通 ( ).. ..⑶不独子其子( ) ⑷货恶其弃于地也(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元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 .3.翻译下面句子。(4 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⑴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⑵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 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1.(4 分)(每小题 1 分)⑴整齐的样子 ⑵交错相通 ⑶以……为子 ⑷憎恶2.(2 分)B(完整版)《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第1页(完整版)《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第1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完整版)《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发布于:2024-05-25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