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记录,就不会发生】

无论是中国式神话还是西式神话,其本质都是讨论人性的得失和挣扎。

它是关于奉献和自私,关于荣誉和贪婪,关于崇拜和反抗,关于父爱和伟大的爱。

殷守将如何反击?

这是《封神2》留下的悬念。

从《封神1》中的彩蛋来看,正是狐妖妲己用灵魂续命,让死去的殷寿重新睁开了眼睛。

这个时候的他,是还有自我意识的王者吗? 还是她被狐妖夺去,仇恨滔天,于是屠戮天下,报仇雪恨,成为了被万千人鄙视的周王?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从结果来推断,世界上的这场灾难是人为的还是命运的?

这就是《封神1》的隐藏线。

表面上看,它似乎讲述了一个关于父权制的故事,一个善恶因果交织的故事,但实际上它讲述了一个弑神的故事,一个如何将一位高位神拉下神坛的故事。

【1】

元始天尊诸神看到殷寿与苏护的战斗,感到自己的人生被毁了,于是派姜子牙去寻找天下共主,以求和平。

隐藏的线索从现在开始被埋葬。

所谓神灵摧残生命,就是因苏护“拒贡”而引发的一场讨伐。

这是皇帝威严的消失和重塑。 确实是一条血河,但血的来源到底是苏护、殷绶还是仍在位的乙帝,答案很复杂。

所谓民生不佳,只体现在推弹车的苦役,或者筑坛的劳工身上。 更何况,台铸先是“天灾”,后是辛苦。

商代,人民安居乐业,商贾繁忙,其他诸侯四地也照常营业。

如果说这场战争与以往其他战争不同的话,只是唤醒了成汤显祖封印的狐妖而已。

按理来说,这才是神界没有明确干涉人界的真正原因。

原著《封神演义》中,狐妖受女娲之命扰​​乱殷商,这也是纣王变得古怪的原因。

表面上讲的是商纣王的残暴,实际上讲的是诸神的尔虞我诈,以及人间对于这种神与神之间的战争的无奈。

《封神1》的改编是:狐妖不再是灾难之源,她变成了一只白狐,只想报答尹寿的救命之恩;

《封神1》没有明确说明,但保留的背景是:狐妖的开光与女娲有关。

这是一场长达千年的派系斗争,涉及女娲、夏雨、成汤等人的复杂关系,背后还有众多大佬。

所以,狐妖的封印,只有遇到承堂之血,才能解除,所以元始天尊等人才会插手人类世界大战,只不过底蕴不像女娲那么坚硬,他们无法直接插手,所以退而求其次,就是去找道教只有四十年的姜子牙。 并且是从世间得道而下山的人。

姜子牙没有派系立场,也不知道过去诸神的纠葛。

说实话,他是被利用了。

这是一个有两个方面的故事。

你可以选择相信《封神1》修改了大部分设定,那些逻辑上不能流畅的情节只是影片的硬伤; 或者相信它隐藏着更大的世界观。

【2】

《封神1》中有两种拯救灵魂免遭苦难的方法。

一是尹寿在天台自焚。 杀害他的父亲和兄弟违反了共同的道德原则。 只有自我牺牲才能感动神灵降下雨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当时,四诸侯的土地饱受虫害、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困扰。 于是姜子牙召集诸侯王,敦促他们造反,立新王。

西伯侯从不犯错的“无妄”卦,也是对天怒的警告。

奇怪的是,天灾的到来和收回似乎只与尹寿一个人的生死有关。

神界并不关心他的父亲帝一在位期间的岁月杀戮。

乙帝和殷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违反规则,没有觉醒狐妖封印。

至于新国王,在姜子牙眼中,只能是殷郊。

即使殷郊的头颅落地被斩首,姜子牙也会安排杨戬和哪吒将尸体送回昆仑山;

虽说殷郊一直很欣赏殷寿诛天神途,但令他讨厌的却从来不是殷寿攻击苏护时的凶猛。 相反,他很欣赏这种暴力美学。 为了自己的爱情,他厌恶 *** 裸的野心,但也不排斥以正义之名 *** ;

尽管姬发看上去比殷郊更有勇气、更睿智、更隐忍、更有谋略;

尽管姬发更受身边炮泽信任,更受路人欢迎,尽管姬氏的血统更加以民为本,但他始终没有被列入姜子牙的候选名单。

只因为世界之主是神所任命的,而不是由千万人选举出来的。

所谓“天下共主”,不过是阴式血脉的延续,并不是什么心存正义的莽汉英雄。

这就是姜子牙的偏见和狭隘吗?

在他看来,40年前的世界与现在不同。 在他走后门使用丹药失败,被卖为劳工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人心不老。

“弑神”隐藏线在这一刻再次出现。

言外之意是,如果姜子牙成功入关,那么他的机会主义就是正义的手段,而守关将领“乘虚而入”的做法就不值一提了。

姜子牙判断人心是好还是坏,就看他是受益者还是受损者。

避免被压垮的第二个办法,就是让天下高手打开神榜。 清单一旦打开,一切众生就可以免受灾难。

但具体的、可实施的计划却消失了。 名单持有者会获得神力吗? 还是众神降临锤击所有恶魔? 或者祸患平复了,天下就太平了? 看来姜子牙也不知道。

不过,封神榜的缺点却是详细说明的,那就是借助法术,可以吸收死者的灵魂,提升个人能力。

也就是说,这是比狐妖更能迷惑心神的东西。

影片中,妲己只能迷惑尹寿,其他人对她的魅力无动于衷,而封神榜却能激起申公豹这样的大妖的贪欲。

如果说妲己是尹寿的镜子,那么神榜就是放大镜,是加速生命流失的催化剂。

【3】

狐妖妲己是将上位神推下神坛最关键的一环。

她是一个看似没有做错什么,只想修道却被封印在雪山里的恶魔。

她并不擅长巫术,即便面对闯入宫中杀戮的殷郊,她也只能用诡计逃脱;

她只是想报恩,也为了感谢印寿无意中帮她解除了封印,所以她一路跟着他进了宫;

她似乎根本不在乎权力和地位,她只是想实现殷绾的野心,附身太子,弑君,这就是殷绾想要的;

她不在乎姜皇后对她的看法。 面对姜皇后的嘲讽,她最初的想法是邀请姜皇后一起享受人间的幸福;

她对尹守有着绝对的忠诚和感激,愿意用任何手段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面对那颗七彩琉璃心,就算她知道吞下,也会露出真面目,甚至当场死去,但尹寿的一声令下,就足够了。 让她不要犹豫。

尹寿死后,她没有逃命,而是跳入祭坛,舔舐伤口,呜咽着,最后灵魂附身于尹寿。

与狐妖相比,她更像是一只没有善恶背景,只想让主人开心的小狗。

这只小狗的对手非常强大。

有嫡长子殷郊,既是大祭司又是王叔的比干,有发誓要杀她洗澡并咒骂她是祸患的姜皇后,还有一群同样指责她的大臣。迷惑心神,姜子牙三人被除掉。

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雷震子。

他们同样是怪物,但就因为西伯侯的一句话,雷震子就让姜子牙三人放下了杀心,甚至将他们送到了昆仑山修炼。

雷震子的诞生,并不是人类所为。

当日,电闪雷鸣,电闪雷鸣,雷震子应运而生。 杨戬看到它的之一眼就判断它是恶魔,打算赶紧除掉它。

杀神隐线再次出现。

《封神1》讲的是,那些看似仁慈、庄严的神灵,往往结果却是杀气腾腾、杀伐决断。

那些神只是运气好,走上了仙道,那些魔只是运气不好。 或许能够通过参悟而改变,但是法力弱的人被一帮人打死,法力强的人则封印了雪山。

另一个例子是哪吒。

当三人被卖为苦力的时候,是姜子牙远远的一句“不要伤人性命”才赶忙制止了他的固执。

但只要不伤及任何人的生命,所有的伤害和损伤都在姜子牙的允许范围之内。

神魔之间的界限和差异逐渐变得模糊,“神是否有魔性,魔是否有神性”的问题也得到了新的答案。

【4】

当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封神1》,它都存在剧情中智力降低的问题。

那些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那些父子君臣的狡猾计谋,都显得过于幼稚,变成了一种过家家风格。

当姬发面对“杀王失败,将受到九族惩罚”的后果时,因为代价太高,所以没有任何策略和计算在里面,所以人们在本能的欲望下爆发出来。存活。

他用花盆当姬昌的头,轻松地把姬昌骗到了最后; 他杀死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青春热忱压倒了雄伟坚固的宫殿和寺庙。 旁。

不仅。

整部《封神1》里,没有真正的殿堂里的勾心斗角。 故事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而然,从桥到船头的自然而笔直。

北伯侯逆之,殷郊说之就逃,殷受说之就杀,看似残忍,却总有一种不合逻辑的胡言乱语之感。

凭借着“神魔”结构的异世界基础,彻底与现实世界的浑浊现实分道扬镳。

幸运的是,它在另一个世界有坚实的基础。

那些栩栩如生的仙灵,那些变幻莫测的神魔大战,那些华丽的宫殿布局,让特效不再是庸俗网剧中的抠图,而是充满了真实的颗粒感。 让观众真正相信,这是属于《封神》的世界。

因此,人性战斗的简单平淡也成为了可以接受的结果:如果充满神魔的异世界依然是尔虞我诈,那么它吸引我们的野性和奇幻也会被淡化。

【5】

无论是中国式神话还是西式神话,其本质都是讨论人性的得失和挣扎。

它是关于奉献和自私,关于荣誉和贪婪,关于崇拜和反抗,关于父爱和伟大的爱。

那些神奇华丽的神通,不过是控制变数的手段而已。 它让人拥有强大的能量,进而探索在异世界能否形成新的人际关系。

这是无法改变的结果,因为神话最终是人写的,我们永远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但神话毕竟是发生在遥远过去的故事。 如何让它变得更加现代化,让它与当今时代产生新的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封神1》中,除了让妲己这个女人不再背负不属于她的恶名之外,还有一点体现在质子身上。

显然,这是一个反父权制的故事。

质子们从一开始就将殷受视为自己的父亲,即使苏全孝当场自杀,他也只是恨这个不遵守诺言的亲生父亲,对殷受和军纪没有任何怀疑;

然后当殷郊不惜代替父亲自焚祭天台,当姬发多次亲眼目睹殷受的暴虐,却依然劝说姬昌认错时;

最终,殷郊作为自己的儿子,与生父完全对立,而姬发作为质子,亲手杀死了殷受,选择回到父亲身边。

一切都是为了引出姬昌的那句话“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反父权制的过程就是失去对权利的痴迷的过程。 坦白讲,从古至今,一切权力关系都是父权制的延伸,而皇帝与王子的关系就是这种父权制的最终体现。

归根结底,它是反神权政治的。

如果说宗权还有一些弯路和反驳的余地,那么神权是绝对不容置疑的,是真正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当你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时,你就不会需要与蚂蚁谈判。

弑神隐藏线再次出现。

【6】

回到开头,回到“一体两面”的说法。

你可以相信,这只是一个透过神魔异世界的外壳,反父权、正名妲己的故事。

都说恶能胜善,恶有恶报,但由于不平衡,很多地方都失控了。

或者说,它还有更大的野心。

除了上述之外,它还一直在为“弑神”秘道埋下伏笔。 它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就像《西游记》一样,除了讲到西方取经之外,实际上还暗含着佛道之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封神歌风云》:狐妖妲己化身小狗,封神》发布于:2023-08-04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