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飞不起来的子弹

轻武器专栏是君武开设的单兵武器专栏,不求最深奥,但求最翔实。

不管使用哪种瞄准镜,枪的瞄准基线总是高于枪管轴线的。那么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看似平行且高于枪管轴线的瞄准镜,能让子弹在瞄准目标后,准确命中目标呢?

▲枪支是怎样穿过枪管的?

用于瞄准的瞄准器?

其实这是对枪械知识的一个误解,瞄准线与枪管轴线其实并不平行。

▲说到这个话题,肯定有人会想到这张图

事实上,这个令人惊讶的高景观

它实际上是一个激光发射器。

首先我们假设,如果瞄准线和枪管轴线平行,那么瞄准线和弹道就永远不会相交,实际弹着点永远会比瞄准点低一个基线高度,如果太近,就不准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瞄准基线与枪管轴线平行

不管底线有多低,你都无法准确击中它。

在远距离射击时,虽然子弹受到膛线作用后能靠自身的转动惯性稳定飞行,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但“子弹”会因为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而逐渐下落。如果瞄准线与枪管轴线平行,弹道越长,瞄准线间距越大,越难在较远距离命中目标,狙击手这个职业就彻底没戏了。

▲无论子弹射得有多快,最终都会掉落。

因此,虽然肉眼很难分辨,但瞄准基线与枪管轴线之间实际上是存在一定角度的。

当瞄准基线为水平时,子弹从枪管轴线斜向上抛出后继续失力下落,其斜抛曲线与瞄准线在近处和远处有两个交点,也就是我们在校准枪械时常说的近零点和远零点。

▲子弹的实际弹道与瞄准线相交于两点

也就是说,枪械射击后,随着飞行距离的变化,落点与瞄准点经历一个不断错位和重合的过程,当目标距离刚好为零点时,将瞄准点瞄准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瞄准即命中”。

▲M16A1在25M处接近归零时

子弹上升后与375米处的瞄准点重合。

对于手枪来说,它的有效射程一般在50米左右,而且由于它通常作为近距离防御武器使用,便携性比准确性更重要。因此手枪的机械瞄准镜通常是固定的,无法调整,即零点是固定的。不过,在50米距离上射击人体目标时,这样的偏差是可以忽略的。

▲云飞哥双枪拿手,一点不含糊

▲但也有瞄准镜可达1000米的手枪

但步枪的作战范围就大得多,尤其是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栓动步枪,有效射程可达500米以上。但在这样的射程内,无法保证射击目标准确在零点。

▲射击不同距离的目标时

就连子弹也要飞一会儿

因此,当“瞄准哪里就射哪里”不起作用时,就应该采用“瞄准哪里就命中哪里”的方法。

据说八路军独立团里有一位名叫赵正伟的“机瞄高手”,一枪就打死了500米外的一名日军。其实,这应该归功于“瞄准尺”同志。当时枪管,赵正伟举起三八式步枪的垂直瞄准镜,将光标移到目标大致距离的刻度线上,最后命中了目标。

▲“机瞄大师”赵正伟

500米处击杀敌人,老李认证

这其实就是通过改变照门高度来调整步枪的零点,在想要打中的距离瞄准目标就可以了。为了在直射距离之外打中敌人,一战时期的齐射照门被设计得极其夸张,甚至希望以“疯狂分秒”的手速射中2-3公里外的目标,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瞄准线与弹道线的关系。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齐射照门

但该瞄准镜的使用还是过于笨重。随着步兵作战距离逐渐缩短至300-400米,小口径步枪的弹道变得更低更直,因此瞄准镜的设计也趋于简化。例如M16A1步枪采用的L型表尺,只有两个不同高度和大小的窥视孔,用于近距离和远距离目标的射击。

▲M16A1的弹道比较直且低。

即便无法击中目标,你仍然可以击中目标。

当然,士兵们对自己的枪支了如指掌,射击不同距离目标时的更大弹道高度和危险范围是不同的,只要按照枪支的射击表,在不同距离瞄准敌人的不同部位,就能大致控制子弹指向与心脏所在位置一致。

▲AUG步枪对不同距离的目标进行射击

瞄准点不同,但弹着点在目标的腰部

▲M16A2在不同距离的瞄准点也是不同的

就算我还没回到零点,我也能打到你。

现代用于中远距离射击的步枪,往往都带有倾斜角为10-20MOA的上导轨,这是为了在使用高倍率光学瞄准镜时,无需大幅度“抬枪”,就能够较容易地在远处校准零点。

▲OBR步枪的上导轨向下倾斜10MOA。

轻松校准1000码处的枪支

总之,虽然瞄准基线高于枪管轴线,但无需担心枪支失去精度,因为只要两条线不平行,总会再次相交。真正影响射击精度的,是射手对距离、科里奥利力、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综合因素的计算和控制,甚至包括采用手动换弹以提高弹道系数的一致性,以及比枪支更昂贵的光学瞄准镜来保证分划板的精度。

▲狙击手不仅要能扣动扳机,还要能快速计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步枪瞄准镜比枪管高这么多,为什么还能准确命中目标?|轻武器专栏》发布于:2024-06-12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