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中日双方实力悬殊,战斗异常艰苦。在这场艰苦的抗日战争中,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使得中国军队得以坚持下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苏联也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1. 背景
苏联成立后,一直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时,曾邀请大批苏联教官前来授课,苏联还向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然而蒋介石掌权后,迅速与苏联反目,引起苏联人的不满。1929年中苏冲突后,苏联 *** 正式宣布与中国国民 *** 断绝外交关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并把东北作为军事扩张的基地,这不仅严重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且对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和安全也构成了严重挑战。更让苏联人担心的是,日本会以东北为跳板,入侵苏联,而不是入侵中国大陆。
因此九一八事变后,苏联迅速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苏联不仅在报纸、电台公开谴责日本侵略者,还向东北义勇军提供了武器援助。1931年10月,马占山所在部队得到了苏联的武器援助。据记载,1931年10月,苏联向马占山和海拉尔警备司令部提供了装甲车4辆、火炮10门、高射炮4挺、机枪100挺、步枪1000支。10月21日,马占山又从苏联得到了高射炮2挺、野战炮2挺、机枪12挺以及大批炮弹子弹。
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失败后,都在苏军的帮助下安全撤退到了苏联境内。日本关东军总部多次提出 *** ,要求苏联将这些抗日人员引渡到中国东北,但都被苏联 *** 拒绝了。苏联也尽力保障这些人的安全,一些受重伤的抗日战士被送往莫斯科的医院接受治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时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下,尚未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特别是现代化重型装备全部依赖进口,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急需国际资金支持和武器援助。而当时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绥靖政策,保持观望态度,不愿得罪日本,中国不得不把苏联列为首要援助对象。
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七七事变发生后,苏联外长迅速会见中国驻苏联大使,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在会见 *** 代表孙科时,斯大林也表示将尽更大努力以物质力量支援中国,但斯大林还表示,面对欧洲不稳定的局势,苏联不会派兵支援中国。即便如此,苏联的援助还是十分宝贵的。
苏联对华海上援助路线,从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等港口出发,经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直抵广州或香港。苏联最初雇佣两艘英国货船运送物资,之所以选择英国货船,是因为当时苏联和日本的关系也十分紧张,苏联方面担心日本会扣留他们。
空运援助路线有两条:南线从中亚的阿拉木图经新疆伊宁、迪化(乌鲁木齐)、哈密到兰州;北线从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经蒙古到兰州。空运是最快捷、最安全的方式,但是空运成本很高,而且运输量有限,只能运输一些相对昂贵的物资。
陆路运输是当时苏联援助物资的主要运输方式,从苏联的萨列奥泽克出发,经霍尔果斯入境,再经迪化到兰州,全程约3000公里,其中2700公里在中国境内。当时中国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这条路很多路段的路况非常差。苏联在向中国运送物资的同时,还要修路架桥。苏联投入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帮忙修建这条公路,中国也投入了数十万人参与建设。他们不仅修好了路,还修建了数百座桥梁,还有无数的物资中转站、加油站、汽车修理厂和仓库。
1937年至1939年间,苏联共投入5000余辆汽车参与物资运输,但运输量仍不够,为此国民 *** 也自行组织车辆派往西北地区,并组织了大量的驼队、马队参与物资运输。
1939年,随着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彻底沦陷,日军封锁了中国接受外援的一切渠道,陆路运输成为当时中国接受外援的唯一渠道。苏联开辟的陆路运输方式,不仅保证了中国与苏联及西方国家的联系,而且大大方便了中国抗战急需的物资供应,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中国的生命线。
三、苏联对华武器援助
七七事变后,苏联首先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武器,还有许多军事顾问。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的军事顾问除了苏联军事顾问外,还有德国军事顾问、英国军事顾问、法国军事顾问、意大利军事顾问,但发挥作用更大的还是苏联军事顾问。
苏联军事顾问团包括陆军、空军、工程兵、炮兵、坦克兵等多个兵种,这些来华军事顾问均是经过苏联 *** 严格挑选的,军政素质过硬,作战经验丰富,不仅为 *** 军队提供参谋,还参与制定作战计划,协助指挥了武汉战役、宜昌战役、长沙战役等重大战役。
1937年9月11日,苏联向中国提供了82辆T-26轻型坦克、20门高射炮、50门反坦克炮及弹药。中国人民 *** 以此武器装备中国之一支机械化部队——第200师,杜聿明任师长,邱清泉任副师长。第200师下辖一个坦克团、一个装甲团、一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在台儿庄战役、昆仑关战役等重大战役中,第200师装备的苏制武器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T-26型坦克也参加了远征军在缅甸的战斗,虽然这款坦克是轻型坦克,防护装甲相对较差,但在面对日军单薄的坦克装甲车时,依然能够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装备T-26型坦克的第200师也成为了当时中国军队的头号主力。
七七事变后,日本共有飞行大队91个,飞机2700余架,而中国只有600余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305架。南京战役后,中国能起飞作战的飞机仅有20余架,根本无法与日本空军抗衡。于是从1937年开始,苏联不断向中国派遣飞行员志愿者。到1939年,已有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来华参加抗击日本空军的战斗。1938年2月23日,苏联红军纪念日,驻华苏联空军从汉口出发,轰炸了日本在台湾的松山机场,炸毁日军飞机40余架,击沉、击伤一些舰船和港口设施,烧毁了日本在台湾三年的石油储备。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援华的苏联空军共击落和摧毁了日本飞机100多架,炸毁了日本舰船70多艘,但也有许多苏联飞行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来欧洲战争爆发,苏联又向中国提供了900多架飞机,然后才撤军。
1937年至1939年间,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1300多门火炮,1.4万挺机枪,以及大量轻武器弹药。当时中国很多军队都装备了苏式武器,如被称为泰山军的第10集团军,虎军第74集团军,以及第1集团军、第2集团军、第5集团军、第18集团军、第85集团军等火炮,都不同程度地装备了苏式武器。装备苏式武器的师在抗战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苏联向兰州运送了1300门火炮、14000挺机枪。》发布于:2024-05-2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