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国内历史爱好者最为熟悉的一段古代历史。 然而,在熟悉的同时,由于野史、小说、评书、电视剧、营销账号的影响,人们对这段历史既熟悉又陌生。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志。 一些琐事。
从曹丕开始,大批人祭祖为帝
严格来说,汉朝并没有“皇帝”。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仍然在世,是太上皇。 刘秀不孝敬他的父亲。 汉代有的儿子称帝时只尊父亲为“皇帝”,不尊称“皇帝”。 ”,而且他们并不追求大量的尊重。 王莽篡汉后,只尊称其父王满为“新王”。 曹丕死后追封父亲、祖父、养曾祖父为皇帝,因此他是之一个追求许多荣誉的人。 刘备不尊重父亲、不尊重祖先,这也不难理解。 这是对汉代优良传统的继承。
曹丕尊曹操为武太祖
全能型曹操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政治家、文学家。 除了这三个头衔之外,曹操还是一个非常多才多艺的人。
首先,他的书法很好。 张华认为,曹操的草书仅次于崔渊、崔适父子、张芝、张昌兄弟。 南朝梁代人于建吾在其《书品》中,根据书法家的品味将书法家分为高、中、下三等。 每个等级又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共九个等级。 曹操入列,被赞为“魏王笔墨雄伟”。 唐代张怀观《蜀端》称曹操“尤公章草,勇猛坚毅无双”,将其列为杰作。
曹操写的“薛公”二字
其次,他擅长音乐。 张华认为曹操的音乐水平与桓谭、蔡邕相当。 史书记载,曹操登上高位后,会作诗、作新诗,编排成乐章。
第三,曹操学建筑。 据《水经注》记载,铜雀台南北有冰井台、金虎台。 这两个台地和晚年开始修建的建始殿也是曹操所建。 个人计划的。
第四,曹操善于滋补身体,也善于解药。 他对饮食尤有研究,其著作《四时食制》流传至今。 这本书列出了他常吃的鱼的形状和来源。
第五,他擅长下围棋,可以与世界上更好的棋手相媲美。 他擅长打铁,“与工匠共事,制作简陋的刀”。 他善于发明创造,制造雷车。 他喜欢酒,曾向皇帝呈献“酿酒九法”。
忙碌的曹操
曹操起兵以来,一直很忙。 袁术死后十年,其残余势力仍聚集在扬州数万人。 以前我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查看曹操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发现他已经征战多年,打完一场仗,又开始了下一场仗。 唯独建安在建安十年杀掉袁谭之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治理冀州,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对付袁术这帮残部。 虽然这几年历史记载很多,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曹操如此忙碌。 《三国演义》简单地涵盖了这段时间,因为曹操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刘备却已经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荆州。 人们闲得蛋疼。
曹操
袁绍在官渡之前所向无敌
官渡之战之前,袁绍堪称河北战神。 他在每场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 公孙瓒这个最强的军阀骑兵,被他狠狠打了一顿。 黑山盗贼一波波地沿太行山渗透,山洞被清理干净。 邺城遭到黑山军的进攻。 面对两面夹击,大军濒临崩溃,袁绍反击到了极限,然后犁地清坑。
官渡对峙期间,曹操田间储存的大量粮草无缘无故地变成了粮草短缺。 袁绍从河北远道而来,粮草充足。 很有可能,曹老板节省下来的粮草大部分都被袁绍占据了。
袁绍
袁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
在世人眼中,袁术一直是一个狂妄愚蠢的人,但事实上,根据很多史书可以发现,袁术足智多谋,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天下之一阴谋高手。三个王国。 他非常善于煽动叛乱、煽动内乱。 曹操、刘备、孙策、孙权、吕布都差点死在袁术手上,而汉朝最后一个强大的诸侯王陈冲就是死于袁术的刺杀之中。
中平六年,曹操逃离洛阳。 袁术预料到曹操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对手,所以故意带来了曹操去世的消息。 这个消息顿时在曹府内引起了轩然 *** ,尤其是先前投靠他的属下之中。 我更加绝望,想要离开洛阳,回到家乡。 幸好卞夫人挺身而出,阻止了曹一家人离开。
兴平元年,袁术、盱眙、淮阴三地与刘备相争,遂怂恿吕布袭下邳。 在二十斗米和徐州的诱惑下,吕布攻克了下邳。 刘备节节败退,被袁术打得“饥困,官吏相食”。
建安元年,袁术策动吕布部将郝猛叛乱,率兵夜袭吕布营寨。 吕布钻破厕所墙壁逃脱。 吕布、高顺平定郝猛叛乱后,曹兴指出陈宫也参与了兵变,但吕布并没有追究,因为陈宫是将军。 袁术的计划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大大削弱了吕布一行人的凝聚力。 三年后的下邳之战,吕布因担心陈宫有后顾之忧,拒绝了陈宫分兵进攻的计划。
孙策离开袁术后,曹操趁机以朝廷的名义发布圣旨,命令孙策与吕布、陈余联手攻打袁术。 袁术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暗中策动陈余造反,煽动祖郎造反。 这一战略不仅解决了江东反袁的联盟,而且直接推动了反孙联盟。 虽然孙策最终击败了陈余,制服了祖郎,但这件事导致孙权被单越包围,陷入危机,幸好在一场殊死战斗中被周泰所救。
可见,在光荣的游戏《三国演义11》中,袁术以绝技为妙招,并非没有道理。 如果不是封建忠君传统的影响,袁术被砍的太多了。 袁术的智力应该在八十以上。包括称帝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只有成为皇帝,他才能拥有同样的身份来对抗曹操控制的傀儡。 这和曹丕废掉刘协之后,刘备立即称帝,与他作战是一样的意思。 另外,袁术感觉像是黑暗版,或者说是水浒松江的加强版。 明明是名门望族,却和一群黄巾残股、土匪头子扯上关系,走到哪里都能拉起一支军队。
袁术
贾诩是董卓手下的一名军官
贾诩曾在董卓手下担任武官。 贾诩虽然智谋出众,但他是大将,在牛辅麾下诸将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李傕、郭汜、张济。 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牛辅派李傕、郭汜、贾诩等人进攻关东联军,在梁东大败孙坚军。 孙坚率领一千骑兵逃跑。
《后汉书》:牛辅遣李傕、郭汜、张济、贾诩攻关东,先攻孙坚。 坚迁至梁东,为厥等大败。 坚率领数千骑兵突围而去。
此时的贾诩已经不年轻了。 如果不是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他这辈子的上限可能就是一个无名将军。 结果,董卓被杀,牛辅逃走,董卓军队的中层军官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贾诩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从此走上了巅峰,甚至最终跻身三贵人之列。
贾旭
黄忠在刘表手下地位不低
黄忠在刘表手下担任中郎将。 对于时任镇南将军、荆州牧首领的刘表来说,中郎将已经算是高级将领了。
董卓进京后,只有弟弟董旻拥有将军头衔。 他的女婿牛辅、东岳、段玄等重要将领,包括吕布,都只是将军。 曹操在迎皇帝之前,只封夏侯惇为大将军,曹洪为中郎将,其余的则更低。 袁绍和吕布的将领张郃和高顺都是营中的主将。 刘章手下大将赵威,是一手帮助刘章上位的人。
对于诸侯的属下来说,将军的级别太高了。 诸葛亮在刘备入蜀之前只是一名中将。 周瑜在赤壁之战、江陵之战中立下非凡战功后,才成为偏将军。
因此,黄忠得以成为刘表麾下的中郎将。 按理说他应该做出了很多贡献,但具体情况却很难得知。
黄忠
韩遂对付范丑的战术,多年后被曹操用在了自己身上。
兴平元年,马腾、韩遂进攻长安,被李傕、郭汜所败。 等他们撤退,范丑率军追击。 韩遂对范稠说:“天下将如何来来去去,是未知数。即使我们国家之间有冲突,我们也应该团结起来,可以一起谈论。” 随后,两匹马牵着手,有说有笑地聊了很久。 这件事引发了李傕对范丑的怀疑,最终导致了西凉军之间的一场战斗,范丑在战斗中被李傕杀死。
滕逃回凉州,仇等又追击。 韩遂请人厚言,说道:“世事难料,我们同心同德,虽有小分歧,但必须团结一致,要互相倾诉。” 马儿交叉双臂,笑了好久。 军归,李告厥曰:“范、韩之马笑,虽不识字,情却甚近。” 于是爵与丑开始互相怀疑。 尤家丑与郭汜开府,与三公合成六府,皆参加选举。
但令韩遂没想到的是,十七年后的渭南之战,曹操竟然对自己用了同样的招数。 建安十六年,曹操与关中联军在渭南对峙。 曹操与韩遂会面。 由于曹操和韩遂的父亲同年升为孝廉,而且年龄相仿,所以两人的谈话并不涉及军事事务。 两人只聊了一些在京都的旧事,两人愉快聊天的场景引起了马超等人的怀疑,最终导致关中联军不团结,被曹军击败。
韩遂求见公,公与隋父同年,孝廉,与隋同辈。 因此,他在军事上不如在谈论赛马,但他却谈起了京都的旧事,手拉手谈笑风生。 随后,邓超问道:“你说什么?” 然后他说:“我没什么可说的。” 邓超疑惑。 第二天,龚又写信给隋,并作出了许多更正,例如隋改变了决定。 他越想隋,就越怀疑。
曹操离间马超和韩遂
吕布限时回归
《三国志·魏书酒》中有这样的记载:
二十四年,太祖军在漠北大败吕布军。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南下征关羽,吕布却欺骗了自己的身体,与曹操战于漠北。 死人想要复活,自然是不可能的。 有两种可能:
之一,《三国志》出版时有错误。 这里的吕布指的是关羽。 这是编撰《三国志》的潘梅和陈景云的看法。
其次,中原的土匪中,有一个人,名叫吕布,恰好同名。 协助关羽征战中原,被曹操消灭。
吕布
关羽逃离荆州整整一个月,才被俘虏。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失荆州后困麦城。 从麦城突围到马忠被俘这段时间,在《三国演义》中只有几个小时,但在历史上却是整整一个月。 。 关羽从乐乐麦城逃走,马匹还剩十余匹,直到十二月才被俘。 建安二十四年的闰年是十月,这意味着孙权大军整个十一月都在荆州搜寻关羽。
关羽能够成功躲过一个多月的追击,绝对不是大摇大摆地穿着铠甲、骑着战马、携带武器、带兵取得的。 很可能,正如一些人所说,他们伪装成普通人躲了起来。 至于他伪装成什么职业,由于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也无法猜测。
闰月,权正宇提前派吕蒙进攻公安部队,获得将军的荣誉。 当蒙古人到达南郡时,南郡太守糜芳就投降了城下。 蒙古人控制了江陵,照顾他们的老弱,并释放他们出狱。 陆逊分取宜都,攻克秭归、枝江、宜岛,又驻守夷陵,镇守峡口,准备攻蜀。 关羽仍在当阳,西守麦城。 有权诱导他。 余佯装投降,在城上为大象竖起旌旗。 因为逃跑,士兵们都散了,骑手还剩下十余人。 全先遣朱然、潘章断其去路。 十二月,张司马马忠在张襄俘虏了余及其子平、刺史赵累等人,遂定居荆州。
关羽父子被俘
曹丕和曹植的关系
曹丕和曹植一直被视为兄弟相争的典型例子。 比如司马昭死前,担心司马炎不能容忍司马攸,就用刘恒、刘长、曹丕、曹植的故事来劝导司马炎,但实际上曹丕和曹芝的关系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糟糕。
当皇帝生病担心你的时候,武帝一边流泪,一边讲述汉淮南王和魏陈嗣的故事。
之一首是流传最广的七步诗。 此诗出自《世说新语》。 正史未曾出版,亦未收入曹植文集中。 它可能不是曹植本人所写,也可能是后人伪造的。 曹丕实际上写了很多同时代的文学评论。 他还是一位文学大师。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弟弟的水平? 如果想伤害他,就不会让他写诗吧?
曹植对曹丕的态度更像是弟弟。 他诗中最华丽的词句,都是写给弟弟的,比如“我家少爷风姿绰约,聪明灵巧如神”,又比如“为朝保己”,为乱事操心。 父亲为了保护弟弟的安全而参战。 不过,曹丕即位后,两人的关系变得有些疏远,但曹丕南征归来,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拜访了曹植。 “幸好,宫殿种植了,户口增加了五百户。” 曹丕去世时,读曹植写的奏章。 简直比父母的去世更加悲惨,用的是“天塌地陷”、“追三好人,愿同洞同洞”的说辞。
高堂龙所说的荥阳大臣指的是刘芳,而不是司马懿。
曹睿的老师高堂龙生前写的奏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宜防萧墙之内的鹰扬之臣。”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荥阳大臣”指的是司马懿,但实际上指的是刘放的可能性更大。
“豫昌燕巢”对应燕国的发祥地(涿县),“口含赤乳者”则比喻汉朝的红色美德。 汉代广阳皇后刘芳,完全符合这两种描述,萧蔷之指的是,刘芳的办公地点位于禁地,曹睿在决定辅佐名单时,考虑到了刘芳的影响力。大臣中,刘芳比司马懿更适合这个所谓的“鹰扬大臣”。
高堂龙
毒将与大司马
将军是汉朝更高的军事官员,大司马则是三公之上的大公。 这两个官职从东汉到三国似乎都受到了诅咒,很少有好的结局。
从光武中兴到三国建立,担任将军的有冯异、窦宪、邓植、耿宝、梁商、梁吉、窦武、何进、韩贤、袁绍。 其中,只有冯异和梁尚死得好。 其余窦宪、邓叟、耿宝、梁冀、窦武、何进等人,均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杀或损失金钱。 韩贤兵败被杀,袁绍吐血而死。 直到曹操才打破了这个魔咒。 。
何进被杀
大司马一职由光武朝吴汉、刘龙担任,不再设立。 直到东汉末年,董卓才恢复大司马之职。 随后,刘裕、李傕、张扬、曹仁、曹休、曹真相继担任此职。 此位三国志11 魏晋之乱,六人之中,刘裕、李傕兵败被杀,张扬被封为部下,曹仁、曹休、曹真郁闷而死。 正因为如此,正始时期,曹爽将司马懿提升为大司马,以显示自己的尊严。 然而,当朝堂上讨论时,很多人表示反对,因为这个官位不吉利。
曹家与司马家相爱相杀
曹家和司马家几十年来一直在争夺权力,但整个过程却是相爱相杀。 司马氏有曹氏忠臣,曹氏有司马氏忠臣。 司马氏曹氏的忠臣就是司马舜。 按辈分来说,他也是司马炎的表弟。 司马炎篡位后,叹息道:“唐尧、虞舜本来是好事,但他们却冒充了禅宗之名!” 他痛哭失声,因此被废黜,流放到武威古臧。 司马舜被流放后生活贫困,但至死仍坚持做曹魏的忠臣。
司马氏曹氏的忠臣是曹植,曹植的小儿子,曹操的孙子。 他与司马炎是青梅竹马,在司马炎篡位后备受器重。 司马炎送走司马攸时,曹植写信劝诫他。 司马炎读后勃然大怒,说道:“曹植尚不明白我的心,天下皆如此。” !”曹植被罢官,曹植得病郁闷而死。
山阳公比曹魏还长,陈留国比晋还长。
曹丕篡汉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建都山阳郡涿鹿城。 永嘉三年(309年)芜湖之乱中,末代山阳公刘求被叛军杀害。 山阳公从220年立位到309年灭亡,历时90年,比曹魏的46年还要长。
司马炎篡位后,封曹桓为陈留王,宫殿在邺城。 永嘉之乱是随着金朝南迁而发生的。 代代相传,历经东晋、刘宋,一直到南齐,陈留国废,相国214年,而两晋加起来只有156年。
曹欢
对魏晋影响更大的就是秃树的功能。
魏晋与东吴、蜀汉的冲突长达数十年。 这一时期,他们多次南伐,蜀、吴也多次北伐。 然而,他们的成绩却不如西晋初期。 九年,先后杀胡烈、钱弘、粟裕、杨信四位边臣,夺取一州,与上将杜预、史坚、田章、文渊、马等人交战。晋朝。 陇都战后,司马炎感叹道:“吴、蜀之贼虽复,但未曾至此。”
两个三个王国
大约与中国的三国时期同时期,巧合的是,西方的罗马帝国也存在着一个三国,即高卢帝国、帕尔米拉王国和罗马帝国本身。
然而,罗马三国并没有持续多久。
高卢帝国成立于公元258年,并于公元273年重新与罗马帝国合并。
巴尔米拉王国于267年建立,272年灭亡,273年残余势力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统一领土的罗马皇帝奥勒良也获得了“世界的重建者”的光荣称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关于三国的鲜为人知的琐事》发布于:2024-03-2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