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A

iPCA(网络数据包守恒算法)是一种基于直接测量来检测网络质量的管道监控技术。 它可以测量网络丢包、时延、时延抖动和流量,并通过逐跳检测,完成精确的故障定位。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存在故障定位时间长、故障勾画模糊、评估精度差等问题,华为推出S 12700敏捷交换机,利用其灵活可编程的特性,首创iPCA功能,全面提升网络。 质量检测和精确的故障定位能力降低了网络运维成本。

下一代网络对“可视化”的渴望

随着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网络管理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看到网络管理正在向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几个方向发展,特别是可视化对于整个网络的性能管理和运维至关重要,比如端到端的流量可视化、全网范围的可视化等。安全策略管理,已成为网络厂商新的关注焦点。

调查结果显示,“主动预防网络性能问题”是目前企业客户首要的运维投资驱动因素,占整个投资的27%,而“网络故障快速诊断”和“服务质量保证SLA”位居第二分别。 ,第三位,其投资驱动力分别为15%和12%。

传统上,IP网络运维存在很多“看不见的点”。 例如,业务性能不可见,这意味着传统网管只提供网络性能,看不到网络承载的内容,导致故障识别存在很多盲点,故障定位效率低。 再比如,传统的网管路由不可见,业务路径看不到,导致运维人员无法防范路由振荡导致的全网故障。

有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上述网络运维“盲点”?

在华为看来,首先要转变思维,将传统的被动网络运维转变为主动网络运维,监控最终用户的业务体验,对潜在的故障点和薄弱环节做出准确的判断。 只有这样,才能科学、高效地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传统故障检测的“掩门”

网络故障诊断和质量评估等问题是网络维护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般情况下,IT管理员无法判断网络是否存在故障隐患,也不知道故障发生在哪里。 因此无法客观评估视频、语音、上网等业务的性能质量。 传统园区网业务的性能故障诊断缺乏有效的端到端定位方法,导致故障诊断耗时、困难,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网络性能故障诊断和质量评估非常重要。 目前,有许多研究团体和标准组织从事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 IETF开发了(A Two-Way)和(A One-way(OWAMP)用于IP网络的性能统计和故障检测。同时,思科推出了私有SAA(服务保证代理)解决方案,华为采用NQA(网络质量分析)机制响应IP网络的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所有这些针对IP的故障检测机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间接测量方法,需要插入专用的检测报告。通过计算检测报文的丢包率来间接得出业务丢包率,IP通信是无连接的,检测报文经过的路径不一定是业务报文经过的路径,从而导致检测到的路径的质量。不能真实反映业务报文的传输状况。

网络数据包守恒算法iPCA

企业园区网络的运维不仅要关注网络功能和性能,还要根据用户和业务对网络的需求,关注用户体验和网络质量。 华为敏捷交换机iPCA提供的网络包保护算法,可以快速检测任意用户的视频、语音等业务的质量,并立即定位链路、板卡甚至芯片的故障位置,大大提高运营和维护效率。维护效率。 能用网络和好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iPCA无疑实现了从“可用”到“易用”的飞跃。

iPCA(网络数据包保护算法)是一种基于直接测量来检测网络质量状况的管道监控技术。 它可以测量网络丢包、延迟、延迟抖动和流量,并通过逐跳检测完成。 故障定位准确。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存在故障定位时间长、故障勾画模糊、评估精度差等问题,华为推出全新敏捷交换机,利用其灵活可编程的特性,突破性地实现iPCA功能,全面提升网络质量检测。 并能够准确定位故障,降低网络运维成本。

图1-1 iPCA原理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iPCA解决方案由测控服务器和敏捷交换机两部分组成。 测量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对目标业务流进行质量检验的请求,通知敏捷交换机进行检验,收集各敏捷交换机的统计信息,计算并形成报告。

总体来说,iPCA具有以下特点:

华为专利技术解决IP运维行业难题

华为创造性地利用IPv4头中迄今为止唯一的保留位:Flags字段的第0位来对目标业务流进行染色。 由于大多数使用IP通信的业务都必须具有标准的IP头,因此这种染色方法不依赖于业务类型,并且有利于设备的硬件处理。

直接检测机制,故障检测准确

无需插入测试流,直接测量业务流质量。 检测路径与真实业务路径融合。 可以准确定位链路、单板甚至芯片的故障。 时延、抖动、丢包检测准确率可达99%。 以上,其他IP故障检测机制(如Cisco SAA)的检测准确率只能达到30%左右。

基于ENP以太网处理器,可以轻松检测任何业务流。 为了检测目标业务流中的故障,需要对业务流进行区分和着色。 传统交换机只能利用有限的ACL资源来识别业务流,并且只能使用CPU来进行报文染色,但性能较低,无法大规模部署。 基于ENP的敏捷交换机支持高达256K的ACL,可以识别任何业务流,并使用微码对业务流进行着色,实现线性转发。

iPCA应用场景

iPCA应用于园区、电力、IP RAN、ISP链路租用等多种场景,通过检测丢包、丢包等网络质量,快速定位视频、语音、有线、无线应用中的故障原因。延迟和抖动。

图1-2 iPCA园区应用场景

如上图所示,iPCA可以逐段检测接入、汇聚、核心甚至广域网段的网络指标。 故障圈定快速准确,可以立即确定故障发生在网络中的某块单板甚至某块芯片上,为故障排除提供了有力保障。 即使WAN部分不支持iPCA特性,通过分析WAN两端的园区出口,也可以确认故障是否发生在WAN部分,并明确责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敏捷交换机的特点:iPCA网络数据包保护算法》发布于:2024-04-10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