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基本特征包括集体性、传承性、地方性、变异性、丰富性、实用性等。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民俗是后天获得的知识,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它具有时间传输的连续性。 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 它是一个地方长期人文积淀的客观反映和文化符号,是古老文化的传承。 因此,传承民间文化是古代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延续,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代代相传的。 除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传统外,春节等活动也具有民族特色。 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当地的小文化传统。 同样的民俗现象在不同的地方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间文化由于其传承的特殊性,是在日常生活中代代相传、代代相传的,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然而,民俗作为一种基本文化,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反,它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异,形成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中国自成立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今已有56个民族并存。 同一种民俗,随着中国各民族的不断融合,被纳入中国的文化体系,但又都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实用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服务人们的生活需要。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征。 民俗文化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人们依靠民俗进行生产,繁衍子孙,求得精神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民俗的基本特征 用例子说明民俗的基本特征》发布于:2024-01-1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