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运多舛的小龙女
尽管当年欧阳锋那老毒物已经疯癫,但骨子里依旧是个卑鄙小人。
他为了防止小龙女偷学他的独门绝技,将她定身于原地。
甄志丙躲在一旁,见杨过和欧阳锋离去,便对小龙女施以毒手。
接下来的故事成了无数武侠迷心中的梦魇,哪怕多年过去,那件事带来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
提起“甄志丙”这个名字,人们总是恨得咬牙切齿。
有传言称金庸创作小说是为了营造所谓的“天残地缺”氛围,即小龙女失贞与后来的杨过断臂相呼应。
然而据笔者所知,《神雕侠侣》从最初的连载版本起就一直沿用这个名字,并不像《素心剑》那样更改过名称。
在我看来,金庸让小龙女和杨过经历如此悲剧的命运,是为了突出他们感情路上的艰辛。
小龙女失去了贞操,杨过失去了手臂,但最终的结果是,不论彼此变成什么样,他们依旧深深相爱。
龙杨二人生动地诠释了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含义。
笔者之所以对“甄志丙事件”感到释然,是因为小龙女在整个事件中都是被动的角色,且并非真心爱上甄志丙,只是一个受害者。
而后,甄志丙也已去世,杨过对此事早已不再在意。读者何须为此事而纠结?
然而,她对公孙止的情感与众不同。
二、错付的真心
甄志丙确实因一时冲动犯下大错,这点显而易见。
然而,比起他,公孙止这种卑鄙小人更让人痛恨。
金庸描写他与小龙女相处的过程时,语意并不直接。
例如,杨过在绝情谷找到小龙女时,她已经在那儿修养了半个月。
公孙止又曾说:“杨兄弟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就在半月之前,我前往山边采药时,偶遇一位女子,她躺在山脚下,伤重欲死,我细心探视后得知,她是因为内功失控而受伤。
我将她带到谷中,并运用家传灵药护理她。我们的相识纯属偶然。”
杨过和小龙女当年是如何修炼 *** 的?他们在修炼这门功夫时,处于何种状态?阅读原著的人皆知此事。
而当小龙女因修炼 *** 而陷入昏迷,那又是何等境况?
公孙止这位好色之徒又岂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当然,从小龙女后来对公孙止的态度来看,公孙止很可能没有乘人之危,否则小龙女就不会产生嫁给公孙止的念头了。
终究,书籍中描述如此:“小龙女心怀公孙谷主救命之恩,再见他隐居荒谷,恰是避开杨过的更佳场所,因而决定委身。与他相处几日后,她觉得他的气质深沉庄重,见识渊博,实非乡村孤陋之士所能比拟。加之他文武双全,不禁心生倾慕,暗自想着能与他共度一生,便足矣。”
公孙止并非因为不欲得到小龙女而绝情,而是他所修炼的闭穴功法不宜触及世俗纷扰。
每当小龙女受伤,她往往口吐鲜血,这使得公孙止无法采取行动。
由此可见,小龙女始终将公孙止视为善人,毫无疑问。
小龙女有意嫁给公孙止,这无疑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亲密。
金庸虽未直接揭示内情,然而在更新版本中的一个修改却足以揭露实情。
而那真相则无疑让杨过心如刀割。
三、金庸改动的细节
当杨过来到绝情谷,想要带走小龙女时,小龙女再次犹豫了。
是的,如果她心中只有杨过,她完全可以和他一起潇洒离去。
然而,她的犹豫恰恰表明她曾真心爱过公孙止。
笔者最为难以释怀的是,对甄志丙,她是被迫接受那残酷的现实,而面对公孙止,她却有几分主动跳入火坑的意思。
错付了她的真情,而她所投入的,或许不仅限于感情。
在连载版中,她下定决心与杨过一同逃离绝情谷时,有一段内心独白:“今日公孙止阻碍她与杨过团聚,她早已存了拼死一搏的决心。
因此在喜服下暗藏双剑,只等杨过获救,便伺机刺杀公孙止神雕侠侣,若不能成功,便以自刎殉情,绝不让自己的贞洁毁于这绝情谷。”
描述在三联版中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在最新的修订版本中,这一段文字经历了一个微小却至关重要的修改。
"绝不让自己的贞操葬身于绝情的深谷。"
为何新修版将“贞洁”一词改为“贞操”,究竟有何深意?
这两个词的含义虽然相近,但如果它们完全相同,金庸在第二次修改作品时又何必变更这个字呢?
你会发现,仔细品味后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区别:所谓的“贞洁”不仅仅是指身心没有污点,还包括心理和生理层面。
"贞操"所指更倾向于"保持纯洁或终身忠诚于婚姻关系"。
显而易见,这里的“贞操”指的是后者,换句话说,即使小龙女失去了贞洁,她仍然不能嫁给公孙止。
事实确实如此,看来那些该发生的事情早已发生。
#深度好文计划#这比当年的“甄志丙事件”更加让人感到困惑,因为这次是小龙女主动委身。
毫无疑问,无论小龙女的形象如何改变,杨过都决定接受,所以读者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神雕侠侣 小龙女有没有委身公孙止?金庸在新版改了一个字,却能让杨过伤心》发布于:2024-06-1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