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游记

黄灿红

曾经与先生唱和《满庭芳 红尘有约》,原文于下:

先生原玉:

梦醒时分,江南春早。一窗心事飘零。红尘有约,又恐是浮萍。几度中流击水,看惯了,薄利虚名。

望沧海,惊涛东去,留得故园情。

书生凭义气,山迷路堵,却鄙逢迎。一时里,星流寥落天傾。笑问五柳陶公,桃源里,谁醉谁醒?

从今后,重帘不卷,莺语与谁听?

我和之:

山绕微云,湖依新柳,夜雨才了心晴。月湖清舍,独抚小秦筝。多少前尘旧事,莫回首,随客随风。

全抛却,且随心动,风雨任横行。

相逢成眷属,三生石醒,有幸同春。携手处,翁媪相顾卿卿。也问五柳陶公,桃源里,可许微醺。

从今后,花飞蝶舞,朝夕共君听。

这五柳先生,这桃花源,入了诗文入了心。

于是想去桃花源看看、走走,甚至住上几天,想去寻找“笑问陶公”的答案。

桃花源究竟在哪?或者世上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中国有很多处桃花源,但终归是先有五柳先生而后有桃花源——《桃花源记》让人们心中所向的美好生活凝为实质呈现,而后才有了一个又一个“刘子骥”的“欣然规往”。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无需去太远的地方寻找,常德桃源旧属武陵郡,一条秦(水)溪直通沅江。穿过桃花洞遇见秦谷,古朴的自然村落里“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充满了平和与宁静,宛如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陶翁笔下的桃花源,就在此地了。

之一次“正式”到桃花源(在此前,大概是2012年暑假有过一次自驾游顺道在门口拍过一张照)是2018年初夏。我和先生自驾前往。先是拜访了桃川宫主持道长,听他讲重修水府阁,化缘筹(扩)建桃川万寿宫的故事。道长的清茶,万寿宫的斋饭,让我莫名心静,道长身上那种了然淡泊随性从容的力量,也让一些原本焦灼之事变得已经不那么重要。

我们逛了水府阁,去了桃川书院,走访了桃花源古镇,又在五柳小镇码头坐了一艘船,溯秦溪而上。一路上,有桃花灼灼,有芳草萋萋,山山水水都在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桃花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当我从船上下来,走至桃花洞口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武陵捕鱼人,透过桃花洞往里看,有丝丝缕缕的光从洞壁旁逸斜着的树枝缝隙中投射进来,远远望过去,有几只白鹅在水里游,隐隐约约的,似乎有秦人在田间劳作。(这次再访桃花源走过桃花洞才发现那一次的洞口只是个美丽的错误,错把出口当入口了。真正的桃花洞,曲径通幽,哪能看到什么鹅,什么秦人为什么先到了出口?不得而知,大概总是有点“急功近利”罢。)

我应该就是那个武陵捕鱼人。虽没有“处处志之”,却总不忘向人说道,于是有了再一次的出发。这次是在甲辰龙年的小满时节,我们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一众会员,组团结队,向桃花源出发。

从40到00,这个团年龄跨度有点大,但目的一致:皆因心中的桃花源。出发前晚,有人在群里戏问:不知是否也有人邀请我们,“设酒杀鸡作食”?先生更是翻出很早前的诗作:致陶令,而我,也自然想起我们曾经的“笑问”两篇。同行的学生,对神奇的“状元桥”充满期待,想为自己求个“逢考必过”“金榜题名”,年龄再小一点,大抵在想:什么桃花源,到底好不好玩啊?

时逢节气“小满”,天地自然,一切都是刚刚好。江河水满,沅水自然也是满的,秦溪的水更是满的。初夏时节两岸层层叠叠的绿倒映在秦溪中,绿意盈盈,也是满的。

泛舟秦溪,竟生出“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感觉——自是“人间五月天,浅夏胜春烟”。

天公作美,洒下了些细细密密的雨,雨雾轻柔,生出如仙境般的轻灵飘逸,水面微澜,有人拍美照,有人观山水,有人闭目随水流,有人引吭放歌声。我们乘船沿溪而下。桃花林还在、渔人捕鱼的网还在,隐隐约约的童声朗诵一直都在。有一缕风从晋吹到今,古今相逢,同醉于这青山秀水中。而我们的歌声也在: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

在秦谷,我是以为还能碰到那些“秦人”的:秦谷地势平旷,“屋舍俨然”,有着“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桃花源记》的实景再现。之一次来秦谷时,我们遇到了“秦人”,他们或者地头耕种,或者树下喝茶,还有茅舍炊烟,田间耕牛以及荷锄归人……

这一次访而未见,有种“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的小惆怅。好在扶桑园有着田间新绿,古老的寰楼有着现代人在体验传统的民俗婚礼,同行的伙伴在蓝莓地里摘了几颗熟透的蓝莓,我们一起“悄悄”分享了它的纯甜。

秦谷全长3.7公里,我们一行人走至“灼华池”便原路返回了。以游者之态,这里走起来真不轻松,“秦人”已不在,徒留各景点,没人“要还家”,没人“设酒杀鸡”,也无鸡犬相闻。以“归者”之心,却是另一番景象了:小溪里的小鱼、田间新插的秧苗、此起彼伏的蛙鸣、溪边老树、园中菜蔬……“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陶瓮笔下的诗意栖居,其妙处就在这“归”“守”和“静”了。

从五柳小镇穿过桃花山洞,进入两山一湖景区,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五柳湖。小满时节的五柳湖,一片碧绿,静水流深,两岸绿柳拂烟,偶有几株梭鱼草绽放紫色的花朵。

沿着五柳湖,在陋室拍了照,在世外桃源牌楼下留了影。在渊明祠外默默站了很久,而后轻抬脚,跨过门槛,就穿越了时空。耳畔有人在吟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似有一着宽衣大袖者,负手而立于前方。恍惚间,又见一老者,侧卧于病榻低吟:……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组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我在“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前静立了片刻,而后转身,轻抬脚,跨过门槛。初夏细碎的光透过渊明祠古老的树影投晒在身上。有游客在研究祠门前的长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杀;欲寻彭泽宰桃花源记,问田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

依然来到了桃川书院,依然走了状元桥,依然爬上了水府阁,依然来到了桃川万寿宫。自2018年那一次后,跟先生又来过几次桃花源,但每次都是止步于这几处地方。走过聚贤桥到达桃川书院的台阶处,增加了“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几个隶书体立体字雕。

拾级而上。书院跟桃川万寿宫一起在进行为高考学子的祈福活动。在书院后院,到达状元桥的必经之处立着两块很大的“金榜题名”签字板。上面已经签满了各种字体的名字。同行中的三个六年级学生很认真求了祈福卡,在签到板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带着自己亲笔写的祈福卡走上状元桥,挂在众多的红色祈福带中,又一鼓作气冲上桥,敲响了及第锣。少年向上的模样很帅,努力拼搏的样子也一定很酷。

我喜欢站在水府阁上眺望沅水,天晴的时候,山色空蒙,水光潋滟;下雨的时候沅水腾雾 远处白鳞州上天然水陆太极图若隐若现。

道姑带我们从水府阁下山,途经古老的桃川宫上宫,到达从1991年起逐步重修重建以及新修新建的桃川万寿宫建筑群。从新建的牌楼到重修的上宫,“江南之一宫”实至名归,气势恢宏,庄严神圣。晚餐吃斋饭。止语进餐,同行中最小的孩子居然都没有了平时的娇气。

我曾有过几次在这里与道长一起喝茶,听道长讲他的使命与坚守,遥远深奥的“道”都藏在了坚定往前的“行”中。高考在即,从4月26日—6月26日,每天8:30-11:00,这里都会为天下学子进行登科及第祈福活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地万物共生共存,修道更好的场域也在生活日常中吧?

心宁之乡以满城霓虹迎接了晚归的我们,大家各自归家。此心安处即吾家,心中自有桃花源。

作者简介:黄灿红,湖南蔓青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

欢迎您和您的朋友投稿,邮箱地址为:或

热线 *** :

文章来稿不少于300字。另,段落不宜过多,如1000字,6段为佳。可方便快速阅读,悦读。体裁为诗散文等,内容正能量就行。

摄影图片来稿不少于5张原图,请另附汉字说明和作者简介,文字不少于300字。

稿

请以word文档形式,按以下格式投稿:

文档名称:标题+作者

文档内容:正文+插图+作者简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桃花源游记◎黄灿红》发布于:2024-05-30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