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打响了“暖暖花城”的城市品牌.(受访者供图/图)
“迎来了继三线建设之后的‘第二个春天’。”过去一年是四川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在作2024年 *** 工作报告时,攀枝花市市长范继跃这样说。
1965年,攀枝花特区作为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正式成立。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全国各地数十万“三线”建设者奔赴攀枝花。攀枝花曾长期处于保密开发状态,甚至一度改名为“渡口市”,直到1987年才更名为“攀枝花市”,成为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这个因矿而建、因钢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如今全市产业已从过去的钢铁产业“一业独大”,转型为钢铁、钒钛、现代特色农业、清洁能源、阳光康养旅游等产业竞相协调发展的蓬勃态势问道,端牢做亮“铁饭碗”“钛钒碗”“金饭碗”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其中,钒钛产业“从无到有”,2023年首次超过钢铁产业产值。
攀枝花的转型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将如何打造共同富裕试验区?2024年全国两会前夕,南方周末对话攀枝花市市长范继跃。
避免陷于“因资源而兴、受资源所困”
南方周末: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典型代表,攀枝花转型发展进展如何?
范继跃:攀枝花1965年建市,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直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首批资源开发特区,初期因矿而建、因钢而兴。近年来,为避免陷于“因资源而兴、受资源所困”的资源型城市发展陷阱,蹚出了一条独具攀枝花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了产业、城市、区位“三大蝶变”。
南方周末:攀枝花的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范继跃:我们跳出传统资源观窠臼,坚持“下地挖宝”,在提升钢铁产业的同时,加快壮大钒钛产业。近年来,攀钢含钒钢轨在国内钢轨市场份额占40%,在出口钢轨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市场份额均超过70%。全市钒钛产业“从无到有”,近5年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首次超过钢铁产业产值。
我们还积极“向天问道”,依托得天独厚的金色阳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清洁能源和阳光康养旅游度假产业。攀枝花是四川唯一的热带作物区,盛产的芒果、枇杷、樱桃、石榴、莲雾、蓝莓、牛油果等特色水果和早春蔬菜品质一流。攀枝花已建成优质晚熟芒果基地103万亩、早春枇杷基地4万亩、四川省设施规模更大的早春蔬菜基地15万亩,被整建制纳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立体农业示范点和“南菜北调”基地。
在清洁能源方面,攀枝花是国家“西电东输”重要基地、全国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和四川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近年来,全方位击水、追风、逐光起舞清洁能源,推动“水风光氢储”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水、风、光清洁能源装机已达706万千瓦、占全市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96%。
南方周末: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攀枝花榜上有名。现在攀枝花的生态环境怎样?
范继跃:攀枝花从曾经的工矿基地、“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变身为全国首个被全域授予“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品牌的地级市,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于一身。
202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3%、居四川省第3,水环境综合排名居四川第1、全国第16,并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启动“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典范城市”示范行动。攀枝花成功打响“暖暖花城”“康养胜地”“向阳而生”等城市新品牌。“暖暖花城·慢漫生活”的攀枝花,颜值高、气质佳、近悦远来。
让每个农产品卖出更好的价钱
南方周末:2023年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过去一年开展了哪些工作?
范继跃:2022年12月,四川省委、省 *** 出台《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一年多来,攀枝花立足共同富裕试验区重在“试”的功能定位,顶层设计基本成形。
我们成立了1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领导小组,8个工作推进专班,3个组织保障专班。构建了重点任务清单、向上争取清单、改革事项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的工作落实体系。同时建立了清单责任机制、共富帮带机制、资金争取机制、协调推进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和共同富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南方周末:在实际工作中,攀枝花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能否介绍一下?
范继跃:攀枝花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36.7%和29.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全国、四川省分别高1.7%和3.2%,氢能、钒储能、新型显示等新赛道产业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行动,“5G智能采矿创新实践”等3个项目进入国家试点示范名单。我们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创新谋划实施的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阿署达花海、银江湖公园等一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项目得到市民和游客好评。
同时,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建设“天府第二粮仓”,净流入耕地1.3万亩,巩固扩大“稻菜轮作”等粮经复合生产模式,成功组建“攀果”产业发展联盟,晚熟芒果获批创建之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攀枝花市市长范继跃。(受访者供图/图)
南方周末:你在作 *** 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体将如何推进?
范继跃:推进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具体讲就在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而乡村要振兴,则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为此,我在今年的 *** 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攀枝花实际,我们将加强优质农产品市场拓展,推动农、文、旅、康、体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加快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等核心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围绕农资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着力打通农户生产资金、农产品流通“堵点”。让每一寸土地都能种出更好的产品,每一个产品都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共同富裕试验区,攀枝花迎来了继三线建设之后的“第二个春天”。我们还将聚焦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填补公共服务“软落差”;稳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加快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
南方周末: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范继跃:攀枝花是山地城市,呈立体化分布,河谷地区发展相对较好,高海拔山区的交通、物流、通信短板制约较为突出,发展条件并不均衡。产业化水平也偏低,特色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高,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此外,水果蔬菜品质优良,被誉为果蔬界的“爱马仕”,但好产品没有卖出好价格,市场拓展力度有待加强。
人人都是攀枝花人
南方周末:攀枝花已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市民幸福感的来源是什么?
范继跃:攀枝花一年四季鲜花烂漫、特色水果从年初吃到年尾,还有风味独特的羊肉米线、热气腾腾的铜火锅,时时处处都充溢着“视觉上”“舌尖上”的幸福。这里还是一座“没有冬天的城市”,常年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群众穿着衬衣过春节,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暖暖的幸福”。每当全国上下都被冻得瑟瑟“发抖”时,我们的老百姓还在穿着短袖“发抖音”,晒着太阳,赏着花儿,嘚瑟“攀枝花入冬再次失败”,太凡尔赛了!
攀枝花还是一座移民城市,在这里,总有一道菜是家乡菜,总有一个人是家乡人,总有一句话是家乡话。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之别,只要进到攀枝花,人人都是攀枝花人。
南方周末:2023年,攀枝花出台了落实“服务业发展年”的若干措施和政策。接下来,还有哪些发展服务业,改善民生福祉的计划?
范继跃:服务业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攀枝花市委、市 *** 将2023年确定为“服务业发展年”。2024年,我们将坚持发展导向和民生导向相统一,深入巩固拓展“服务业发展年”工作成效。
具体而言,将围绕建设现代时尚消费城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出一批示范性和特色消费场景。围绕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加快补齐自驾游设施等服务短板,打造“山海湖”等“大香格里拉”旅游新IP,推动商文旅、农体康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成为助力市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同时,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国家钒钛产业联盟为平台推动科技攻关和产业链协作,政产学研用协同筹建天府战略新材料(钒钛)实验室,推动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健全“试验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应用”全链条钒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1+6”公共实训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南方周末:你在2024年工作目标中提出“力争全市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达到48.5%”,攀枝花打算如何提高市民收入?
范继跃:我们将在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增收基础的同时,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市民增收。其中包括提高工资性收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比如,在市县两级全覆盖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培训+就业”联动机制,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升群众就业增收能力。同时探索在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设置公益性岗位,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吸纳更多困难群众就业,维护好职工工资收入合法权益。
攀枝花还将围绕增加经营净收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用好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减轻社保缴费负担、降低用地用气用电成本等政策措施,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鼓励创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实施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小微创业者等重点群体创业激励行动。
(南方周末记者陈怡帆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 南方周末实习生 陈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问道 攀枝花市市长范继跃:资源型城市如何“下地挖宝”和“向天问道”?丨中国市长说》发布于:2024-03-1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