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问道》这款游戏和我的缘分大概只有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这三年吧,我记不清。

带我入坑的是我的表哥。当时我外公外婆家右斜对面就是一个小网吧+游戏厅,大概一共有二三十台机子,非会员两块一小时,会员卡一块五一小时;左斜对面就是当地的乡镇中学,当时我表哥也还在这上初中,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跟着表哥一起去网吧玩《问道》和去游戏厅打《三国战纪》是去外公外婆家更大的快乐了,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只能站在旁边看表哥和他的同龄大哥哥们操作,因为我没有钱上网,那时候花两块钱上一个小时网对我来说是一个奢侈的举动,”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这种农村小孩的穷养模式对我后来的人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年我所在的网吧游戏大概是三分天下,《问道》、《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三足鼎立。《穿越火线》成了我的下一任问道,《地下城与勇士》则永远只存在想玩游戏列表里了。表哥最喜欢玩《问道》,我只能看他玩,这游戏看和操作其实感受差距并不大,所以《问道》成了我小学时最想玩的游戏。

二、 游戏理解

这个游戏直到最后我也只能算刚刚入门,虽然从开始到结束跨度有三年之久,但是这些年我都是在幻想呀!真正上手的机时都不会超过100小时(你知道我这三年是怎么过的吗!),玩的最多的一个号也才40+级。就像和一个女生谈了三年的柏拉图式异地恋一样,要是说三年的意淫和打飞机就能够锻炼出惊世骇俗的床上功夫,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 *** 的实践论也可以扔火里烧了。

从我表哥和他同龄人这些资深玩家的谈话中大概能知道,对于高手而言,这个游戏最重要的属性可能就是道行、装备和宠物了,道行需要肝,装备和宠物需要氪金,所以《问道》其实是一个很烧钱的游戏。我们农村小孩哪有钱呀,就是靠肝。

小学从爷爷的黄历书里涉猎到了一点阴阳五行的玄学知识,当时觉得水是五行中我最喜欢的,于是我玩了一个水系3力一敏的力男,当时表哥不推荐我这么加点,说要么玩力选土系,要么玩水系花时间去刷道行封人的,当时自己比较中二,就很任性。当时我更好的宠物是一只乌龟,好像乌龟也分血统,有纯的和野生的,能得到一只小乌龟就已经让我高兴得睡不着觉了,要知道我一开始的宠物可是只兔子。因为我所在的村子没有网吧,而童年的我很胆小,没有父母允许不敢出远门,所以只有在去外婆家探亲的空档里才能”偷得浮生半日玩“。

总之最后我连这个游戏的规则都没有摸清,这个游戏注重什么,有哪些”江湖规矩“,我是全然不懂得。当时的快乐真的很简单,就是打怪升级,看着我的角色一个技能打过去,野怪蹭蹭蹭地掉血然后死掉,获得经验升级加点,就已经很快乐了,也从来没想过要在游戏里”混的很好“。可能是因为童年时期的孩子社会性也不强吧,在心理上更加关注自身的变化。

三、 我执

虽然我没有机会在这个游戏上投入大量机时,但是在五年纪的那一年里我应该每天都会幻想一下(可能除了性方面的意淫幻想最多的就是这了),在脑海中规划一下升级之后的加点,买什么宠物,做什么任务,以及从爸妈那里骗钱去充点卡(那时候胆子小,导致至今为止在这个游戏里我依然是豹子头零充)。在没有接触到《问道》之前,我每天的幻想对象就是抗日神剧,想着自己用着高级装备(其实就是机枪加大炮)团灭了鬼子一个团,这也能反应农村孩子的精神世界吧,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我们村小孩的精神文化来源完全就是电视里的抗日神剧和宫斗神剧了。

四、 性空

《问道》是怎么从一开始让我终日幻想打怪升级到后来放在我面前我也没有欲望去玩的呢?我说不清。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我连电脑开机都不会,后来表哥慢慢教会我上网、用QQ、玩游戏,以至于在我小学阶段,表哥在我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几乎可以解答我所有的疑惑、填满我所有的无知。随着我慢慢长大,阅历和阅读都广泛和深邃起来,我才明白,农村出身的我、表哥和他的同龄大哥哥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甚至属于这个社会中较底层的阶级。

可能就像《问道》一样吧,重复枯燥的抗日神剧和近乎绝迹的家庭读物让童年时期的我的精神世界如同一片荒漠,而《问道》就好像荒漠中的一小片绿洲,《问道》里的世界架构、古典的画风、精彩的游戏设计让我看到了除了学校生活和文化产品匮乏的农村之外有一个更广阔的网络世界,等到我走出荒漠,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见到一块更大的绿洲,就会明白,那片小绿洲,其实只是人生旅途中一幕匆匆掠过的风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俺的游戏人生(一)——《问道》》发布于:2024-03-08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