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桃花源记素养目标1.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2.通过梳理文章线索,学会以时间为顺序的叙事方法,理清课文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作者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重点:1.疏通文章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积累一些文言文词句,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字,字渊明,别号,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家、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等。其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背景介绍: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他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他坚决地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封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让他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 *** 怀,在诗文中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邑()人 郡()下诣()太守 刘子骥()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缘溪行:(2)才通人:(3)并怡然自乐:(4)具答之:(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4.“黄发垂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答案】1.潜元亮五柳先生辞赋散文《饮酒》《桃花源记》2.huòyǎnqiānmòtiáoyìjùnyìjì3.(1)沿着,顺着(2)仅仅,只(3)都(4)详细(5)邀请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场景。【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习小助手·提前夯实易错字读音,如阡陌、黄发垂髫、诣等,按照句意朗读。注意在听老师朗读或名家音频朗读时做好标记。一课一法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诗文的朗读节奏有章可循,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统领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2)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节合成词。(3)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分开。(5)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不能把成分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一课一法(6)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桃花源记,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7)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8)不能停顿的情况:偏正短语、介宾短语。(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2.根据以下提示,把渔人的行踪补充完整。·学习小助手·结合课文内容,梳理渔人的行踪,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概括归纳。发现桃花源→→→离开桃花源→3.根据已经梳理的渔人的行踪,将下列图片排序(将序号填在图片下面的括号内)。() ()() ()() ()()【答案】1.略。2.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再寻桃花源3.⑥⑤①⑦②④③任务驱动二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便要还家:2.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1)舍(2)得(3)志(4)寻3.指出下列加点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1)林尽水源:(2)渔人甚异之:(3)复前行:(4)欲穷其林:(5)处处志之:5.按要求填写。(1)写出文中一句判断句。(2)按照对课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第9课《桃花源记》学案 2023》发布于:2024-02-2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