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会有一闪而过的感觉,那就是内心世界的悸动,但是却难以进入。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不过,总会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个通幽之曲径,
如果你在昏暗之中,随着一点亮光,勇敢地踏出一步、两步····,渐渐的,天堑就会变通途。
自此,外面世界的兵荒马乱都已与你无关。因为,这对于外部世界来说已不足为道,外部世界对于你来说也不足为道了。
别人怎么可能进入到你的内心世界呢?
孤独,才是人生常态。
还记得逍遥游里面那个吸风饮露的仙子吗?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锺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桃花源记,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锺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我们通过眼睛、耳朵这些感官来认识世界,目遇之而成色,耳遇之而成声,感官如果出了问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会出问题。
你要以这种不可靠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吗?这样情况下建立的认知,难道不会有有视而不见、听之不闻的地方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你如何理解《桃花源记》?》发布于:2024-02-0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