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新修版的修订情况。
1、增加了杨龙在古墓中的日常情节,表达二人情感的发展历程。修订版中此部分的确有较大空白或者叫“留白”,在任贤齐版中的电视剧《神雕侠侣》中,就发现这个空白,在这一段中增加了大量的情节,主要体现了杨过的“动”和小龙女的“静”之间的冲突。新修版第六回中,金庸增加了较大篇幅用于交代古墓派的武功渊源以及杨过、小龙女在古墓中的感情发展。用王二指的话说,“加写幅度之大,足可独立为一则短篇的「杨过、小龙女古墓生活番外篇」小说,若看过二版,而不加看新三版此回,当是可惜之至。”
除了此段集中体现,在全书中,多处修改都是为了完善杨龙二人感情发展进程的,如改小龙女逼杨过发誓为杨过主动发誓“就只喜欢你一个人”等等诸多细节上的修改。
此段情节的修改,应该是与黄药师与梅超风情节属于同一种情况。将原本没有挑明的情节给挑明了。杨龙二人少男少女在古墓中,互相吸引并有性幻想亦属正常。但在连载版和修订版的年代,社会环境恐怕还不大能接受这样的情节。新修版时,金庸本人已经无所顾忌,该挑明的就不要遮遮掩掩了。这种情况显然并不只是这两处,其他处碰到了再说吧。
2、尹志平改为甄志丙,金轮法王改为金轮国师。连载版与修订版中玷污小龙女的尹志平在新修版中改为甄志丙。尹志平是《射雕》中便出场的人物,是全真教第三代中的头部人物。只是尹志平是历史真实人物,而且是有道高人,按照金庸所注:“在本书原版,全真教中对小龙女倾倒之年轻道人本写作尹志平。但尹志平真有其人,道号‘清和真人’,乃丘处机之徒,后曾任全真教掌教,将其写的品行不堪,有损先贤形象,今在第三版改名为‘甄志丙’,声音相似而实无其人,纯属虚构。”此种有损先贤形象的行为在连载版与修订版的年代,影响还不大,随着金庸小说的影响不断扩大,这影响也就大了起来,据说有尹志平后人提出 *** 。至于是后人还是传人信息不全并不清楚。新修版中,金庸将玷污小龙女的人改为一个虚构的人物——甄志丙。而尹志平则被安排成了专心勤研炼丹修仙之道的宗教人士,等于是退出武林了。
对于将尹志平改为甄志丙,一开始的时候,着实感到不大适应。“尹志平”的名字传了几十年,而且是《射雕》中的老人,在大漠蒙古包外申量郭靖身手的情节,也是颇有趣味,陡然变成了个陌生的“甄志丙”,是有些无法接受。但修改的理由无可辩驳,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
相似的情况还有对金轮法王的修改。修订版中说法王是 *** 密宗的,新修版改为密教金刚宗或 “蒙古金刚宗”。霍都介绍金轮时,也由“ *** 圣僧金轮法王”改成了“蒙古圣僧金轮国师”,这显然是为避免对藏传佛教不必要的丑化。修订版中对涉及 *** 的人物,如鸠摩智、灵智上人、金轮法王、达尔巴、藏边五丑,乃至鹿鼎记中的喇嘛们在新修版中尽量做了修改,灵智上人移到了青海,金轮法王及其门下移到了蒙古,并且取消了金轮法王的“ *** 喇嘛教法王”身份,只保留蒙古国国师的身份,因此也不能称呼为金轮法王了,新修版中改用“金轮国师”称呼他。
4、洪七公与欧阳锋临终前达到融合。新修版中增加了一大段的基于《易经》的哲学文字,两人的武功殊途同归、“物极必反”,又因二人恰好是一个正练,一个逆练,恰好如太极般互补。最终水 *** 融,合而为一。这里我又忍不住要做映射臆想了。按照在《射雕》中的分析,北丐和西毒,代表红色中国和西方列强,此处的融合表达了希望东西方文化能够达成和解进行融合才能达成共同发展的想法。
5、小龙女的情话,此部分为吐槽最多的修订。英雄大会中,当朱子柳和霍都比武时,两人退到墙角窃窃低语,新修版中将两人低语的话都写了出来,小龙女要求杨过每日想他从二百次增至一千次,最后还有“你要永远是我老公”的话,和杨过的“鼻子吸面条”片段。似这般的甜言蜜语书中增加的地方甚多。这样修订也许是为了体现小龙女的外冷内热,或是增加小龙女的烟火气。不好说改的好或者不好,但多少让人感觉不像是小龙女的说话风格,至少也是让人感到多余。
6、礼教大防这一回后加了一篇很长的注,来说明有人质疑的“宋朝礼教是否反对师徒结婚”。金庸写注,考证的事例很多,但总有些啰嗦和显得混乱。
金庸对于批评有时候是可见的固执,面对他人的责难和非议时往往多方引证辩解。其实有时批评的问题本身也没什么重要性,有的问题则属于两可,正反方都有证据可证明其观点的。
此条评论中,金庸并非之一次对“物理学教授”的批评发出“自然科学家不学逻辑,但其推理必须合逻辑”的看法。看来金庸对这位物理学教授还是耿耿于怀的。这位“物理学教授”,关注金庸评论的都清楚,指的是《班门弄斧——给金庸小说挑点毛病》的作者神雕侠侣,吉林大学电子工程教授闫大卫教授。
7、关于霍都的身世。霍都与金轮法王这两个人物在一、二版中,都有些缺乏逻辑,几乎就是单纯作为反叛身份而存在。霍都一出场就有个“蒙古王子”的头衔,一、二版中没有说明是什么王子,连熟悉蒙古情况的郭靖也对他的来历一点都摸不着头脑。而且这个“王子”与忽必烈没有任何的交集,让人怀疑这个“王子”的身份是不是个冒牌货。
新修版中对此进行了较为精彩的修订,将霍都定位为札木合的孙子!
札木合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安答,《射雕》中札木合背叛,在郭靖参与下,铁木真战胜,并抓住了札木合。铁木真本想放了札木合,札木合却只求他让自己“不流血而死”,蒙古人相信死时不流血就能升天。铁木真处死札木合之后厚待札木合的子孙,封他们世代为王子。
霍都却心高气傲,不愿坐享荣华富贵,因而拜了金轮为师习武,又在窝阔台做皇帝时多方谄谀奉承,因此在朝中也吃得开,但由于身世原因,自知难在朝堂建功,遂跟随金轮,在江湖和宗教方面努力。
新修版中忽必烈查看卷宗文档时得知了霍都的身世,说起朝中大事。此时窝阔台已死,由窝阔台皇后尼玛察(主流译为“乃马真”)执政,信任权臣温都哈马尔,竟毒死了耶律楚材,又杀了耶律铸,得知耶律铸的弟、妹(即耶律齐和耶律燕)已经逃往南方,令霍都追杀。忽必烈、子聪和尚、金轮和霍都四人开会,子聪说耶律楚材英明公正,于国有大功,主张保护他的子女;忽必烈同意,让霍都消极执行追捕耶律楚材家属的任务,并说皇后信任奸邪,己方要事事小心。看来蒙古朝廷乱象已生。
其后四人会议又说到攻宋之事,说后方不稳,不宜突进。而后方主要是全真派和丐帮在捣乱。因而忽必烈让金轮全权对付全真派,霍都对付丐帮。这么一来,以后金轮火烧重阳宫,霍都混入丐帮,都成了二人的政治任务。
此段修改是三版修订中的一个亮点,盘活了金轮和霍都两个人物,使得这两个人物有了明确的行为动机和行为逻辑。
8、关于君子剑和淑女剑,一版中是均被紫藤软剑斩断,二版去掉了紫藤软剑,但君子剑和淑女剑斩了杨过的胳膊后,就没有交代去了哪里,三版中说君子剑和淑女剑虽利,郭芙斩断杨过胳膊后,匆忙离开时没有来得及携带,还留在杨过房中(凶案现场)。
9、全真五子闭关研发新武功,除了防御古墓派进袭外,新三版加写说,不仅要兴教,还要保国卫民。新三版如此一改,比之二版只要抗衡古墓派,就冠冕堂皇,漂亮好听多了。
10、关于郭襄“大龙女”的幻想。新三版中,郭襄拜金輪國師為師後,幻想自己早生二十年,成为大龙女的情节。有人认为此修改是抹黑郭襄。我看倒也没这么严重,有点奇怪的小幻想对小东邪来说也属于正常。
11、金轮与郭襄的互动。新三版中,郭襄与金轮国师有较多互动,郭襄是心甘情愿拜金轮为师。增加了金輪國師为郭襄讲说佛法的部分。修订版中是金轮出主意把郭襄缚于高台,要乱郭靖黄蓉之心。新修版中金轮既认郭襄为爱徒,就没有做此事。改为忽必烈想杀郭襄,金轮大骂使者,还发掌打死一人,便欲携郭襄离去,忽必烈亲自诚心赔礼道歉才把他留住了。不料攻襄阳不下,蒙哥却知道了郭靖的女儿被金轮擒住,因此下旨筑的高台。金轮念及密宗宁玛派在蒙古的基业,只得顺从。
12、三版参照历史对全真派的描写做了修正,包括掌教、尹志平拆出一个甄志丙等;参照历史对蒙古朝廷描写做修正,包括执政者、耶律楚材一家、忽必烈的权谋;参照历史对当时襄阳的景况做了修正。使作品更加贴合历史真实,一直是金庸修订作品的最明显的企图,此次新修在这方面作者和编辑都是下了大功夫的。
13、后记前加了一篇附录《易经、阴阳与术数》。是针对叶洪生关于易经中更大“阴数”是“六”,因此“九阴真经”应该是“六阴真经”才对。金庸为此写了这篇附录来予以解说。
《神雕侠侣》第二版、第三版修订都是比较多,也比较细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神雕侠侣》在创作时还是有些粗陋的。《明报》创业的艰辛,对小说的写作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总体说来,《神雕侠侣》修订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新三版要比前两版的质量高。只是小龙女的情话有些多余,但只是微瑕。另外也是全部新修版的普遍问题,即进行柔和化处理的问题。《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情节也都进行了大量的平和、宽容、大度的改写,过于血腥、暴力的地方进行了处理。这种修订不能说好还是不好,只是感觉有些圆滑,缺少本初的原始状态。
对于连载版到修订版的修改情况,可参考以下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新版本神雕侠侣中到底增加了什么?》发布于:2024-02-0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