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金庸全集首次结集出版,金庸本人精挑细选,在每一册的扉页上加盖了前人印章神雕侠侣,为书中人物切题,逐一观来,生趣盎然。
我们今天接着看《神雕侠侣》,这四册书金庸选择的都是吴昌硕的印章。
之一册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
这句话出自《管子》:“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这个世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如果只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别人不一定欢喜,自己也难免郁郁。
郭靖是个规矩人,杨过处事则圆滑的多;郭靖一生于“忠义”二字看得太重,杨过的家国之情恐怕只有少年时黄蓉所讲的聊聊几句古诗罢了......
郭靖一生孝悌不亏,伦常不违,杨过生来性子孤傲,自尊心强,亲友寥寥,无法孝悌,师徒相恋,那是视伦常为等闲......
郭靖确实伟大,但我私心觉得杨过最终未做成郭靖徒弟,实是两人之幸。杨过不喜郭靖之谨严,郭靖亦不喜杨过之散漫。
人生千里路,终归到底要自己去走。旁人的扶持固是机缘,但更要自己努力,自己闯荡。武氏兄弟得入郭靖门下,看来是得天独厚,但最终武功平平,泯为众人矣。杨过独闯江湖,阴差阳错的走了一条坎坷崎岖的路,到最后却成为了一代大侠。这当然与个人的资质有关,可是杨过少受的许多规矩羁绊难免稍有裨益。
第二册 鲜鲜霜中菊
中国历来有用菊花譬喻隐士的传统。开山之人当属陶渊明,其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宋时周敦颐则总结道:“菊,花之隐逸者也”。之所以用菊譬喻隐士,主要是因为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中国人赏菊,大多喜欢赏玩霜中之菊。之所以赏玩霜中之菊,就是因为希望从那“轻肌弱骨”的萧瑟中品味出一股“生鲜”之气来。小龙女从小生活在终南山活死人墓,不问世事,个性又冷淡皎洁,正是一位真正的隐士。我想小龙女的“生鲜”之气就在于淡然。
小龙女和杨过正要走出大厅,黄蓉叫道:“龙姑娘,你是天下武林盟主,群望所属,观瞻所系,此事还须三思。”小龙女回过头来,嫣然一笑,说道:“我做不来甚么盟主不盟主,姊姊你若是喜欢,就请你当罢。”黄蓉道:“不,你如真要推让,该当让给前辈英雄洪老帮主。”武林盟主是学武之人最尊荣的名位,小龙女却半点也不放在心上,随口笑道:”随你的便罢,反正我是不懂的。”拉着杨过的手,又向外走。
当年看这一段,眼前分明便是一个初入尘世的懵懂少女,一个外界名利混无丝毫侵蚀的少女。
后来,小龙女练功被郭芙误伤。不久后,到郭芙落难时,小龙女还是劝杨过去救,并说:咱们不幸,那是命苦,让别人快快乐乐的,不很好吗?
十六年之约到时,杨过再见小龙女时,他自己已是满面风霜之色,而小龙女依然当年容貌。两人俱是深情之人,但杨过多了许多挂念,小龙女则通透的多。
很多人评价小龙女,说她冷若冰霜,其实不确。小龙女是真的人淡如菊。
第三册 富岗百炼
这枚印是吴昌硕赠给日本友人富岗的,本意是说匠人为求精粹,千锤百炼。金庸用这一方印,说的是杨过修习重剑,武功大成。
文学中历来有“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的说法,其实任何人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就拿杨过来说,浪荡江湖,无人照拂;爱人失散,形单影只;身中剧毒,性命不保;被斩一臂,终成残废......我当年读到这些时,真心觉得杨过太惨了。直到全书快结束时,杨过携小龙女力战襄阳,击毙蒙古大汗时才觉得一舒心中郁气。如果没有小龙女在绝情谷的题字,杨过一定会殉情而死。杨过是重情之人,离开小龙女的十六年,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度过的。支撑他活下去的是渺茫的希望,是十六年可能白等的绝望,想想就令人心碎。所以十六年后,杨过未曾等到小龙女,从绝情谷纵身一跃,决然赴死。当时之一遍看书的我恍然有种解脱的感觉。
在这十六年中,杨过修习独孤求败的剑技,创出了黯然销魂掌,最终武功大成。没有小龙女的这十六年,杨过从一个浪子成长为了“神雕大侠”。
关于杨过的那柄重剑,独孤求败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当时看到这八个字时,心中一震。这一句话足以能让一个少年成长,足以能让一个浪子成长为一代大侠。如果说我的人生有什么座右铭的话,这是之一句,第二句是金庸《书剑恩仇录》中的一句:“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之一句话让我明白要洗净铅华,第二句话让我明白为人当温润朴拙。与君共勉!
第四册 心月同光
《菩提心论》中说:“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我非常喜欢这四个字,曾经特地写了一幅扇面以便随时赏玩。
心月同光,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方寸灵台是为心,其得月光普照,不为世间嚣尘所染,空明如洗,正是佛家所讲的大圆满。金庸选这方印是夸赞小龙女这样一位“幽居在深谷”的佳人,即使在红尘中行走一遭,却始终没有被世俗的尘垢所污染,始终心性高洁。
后来杨过、小龙女双双隐居避世,即使襄阳城破,也再没有参与守城。与郭靖、黄蓉不同,郭、黄二位力守襄阳四十余年,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己任,更多的是儒家之侠;而他们两位更多的是一种“超然世外”的道家之侠。前者讲究的是入世,后者讲究的是出世。
令人感喟的是,杨过曾经是那样一个眷恋热闹红尘的浪子,最后却能抛舍下红尘中牵绊不断的故人,和小龙女离群索居。这是爱情的力量。他们两位经历了那么多的苦痛,那么多的坎坷,终于明心见性,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实在是乱世中难得的圆满,很令人欣慰。
辛丑年十月初十
紫月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印象金庸——神雕侠侣》发布于:2024-02-0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