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马国杰

在《问道秦岭三百峪》书中,道有两重含义,一是山野中的道,二是精神中的道。

这个书名确有情怀,曾经朋友建议改书名,叫做《秦岭徒步宝典》等,但我依然坚持本心,觉得“道”是秦岭或者终南山最有内涵的字眼。

提及终南山的道,许多人想到隐士,以及因终南寻隐而知名的张剑峰。我曾经拜读过张老师的一些书籍,敬佩其在早年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深入山林,寻山问道。张老师所见所闻即是问道,问的是人生的道,探讨隐士们“从哪里来,将要去哪里”的人生哲学问题。

而我所问的道,首先是秦岭千百年来形成的阡陌交通。

从浅山海拔500米左右开始,到陕西秦岭更高点拔仙台3771米结束,陕西秦岭东西横跨近八百里,南北纵横数百里,在这广袤的秦岭中,分布着村镇、县城甚至市级城市,也因此形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

秦岭人,远离繁华都市,祖辈生活在秦岭中,在山中踏出无数条种植采摘、寻觅草药的山路。开路先锋还包括我们的动物朋友们,这里生活的羚牛、野猪、黑熊等体型偏大的动物功不可没,许多道或许是他们率先走出来的。

我用七年时间,驱车数万公里,巡山问道,也是为了让自己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秦岭路网,为了让那些抽象的地标成为心中的诗情画意。

除了为了玩,或许骨子里还有一些残留的探索精神,有时候也看不得模糊的表达,譬如秦岭七十二峪的说法。

我寻思着,七十二指的是哪个?是否精确?是否真的只有72峪?下面这个版本是秦岭七十二峪最典型的表达(来自百科,有部分名称修正):

陕西省境内的秦岭72峪西游记(自东向西排列):

渭南市:

潼关县7个(西峪、桐峪、善车峪、太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华阴市10个(蒲峪、杜峪、黄甫峪、华山峪、仙峪、翁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葱峪),

华州区6个(沟峪、小夫峪、石堤峪、桥峪、东涧峪、西涧峪)

临渭区2个(箭峪、黄狗峪)

西安市:

蓝田县6个(清峪、道沟峪、辋峪、岱峪、洋峪、东汤峪),

长安区17个(库峪、小峪、大峪、太乙峪、子午峪、扯袍峪、白道峪、土门峪、蛟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龙峪、白石峪、皇峪、沣峪、祥峪、高冠峪)

鄠邑区11个(紫阁峪、太平峪、鸽勃峪、乌桑峪、黄柏峪、化羊峪、曲峪、涝峪、栗峪、潭峪、甘峪)

周至县7个(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骆峪、竹峪)

宝鸡市:

眉县6个(泥峪、西汤峪、滑峪、小黑峪、大黑峪、斜峪)

陈仓区1个(晁峪)

然而,七十二是个约数,自始至终就没有官方的精确表达。而且,据我实地考察问道,上述百科介绍中,也有一些小的峪道从长度和人文自然景观上都不具有代表性,譬如:滑峪沟,鸽勃峪,竹峪等。

此外,民间描述多有纰漏,就连灞渭桥(西安最像景区的网红桥)上的石刻都将韦峪和泥峪比邻(如下图),其实二者是同一个峪的不同称呼。

我想,既然每周都去爬山,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把秦岭七十二峪的表达更加精确化,甚至可以走访秦岭北麓所有沟道,并找到真正的具有代表性的七十二个峪道。

在我数百次的精心安排下,以我所能,将历代秦岭书籍中记录的,以及地图所标记的峪道全部走了一遍,数了数,大概300多个,而落实到《问道秦岭三百峪》这本书中就有317个。

有些地方限于管制,我只能在峪口打卡,但也表明我曾经来过。在能够进入的峪道中,分布着数百名山,我们一一打卡,并将其收录在《问道秦岭三百峪》中。

这些名山如下(个别山头遗憾没有登顶):

佛头崖、龙脉站、王道岭、枣核山、华山、三公山、好汉山、华阳草甸、赛华山、窟窿山、蟠龙山、少华山、五龙山、东西草链岭、蕴空山、龙耳山、箭峪岭、天留山、玄象山、石鼓山、将军帽、高尖山、流峪草甸、流峪飞峡、三凤山、悟真山、莲花山、玉山、王顺山、虎吼山、照壁山、五凤山、蜡烛山战地医院、白云山、风雨山、紫云山、东峰山、西峰山、云台山、太兴山、人头山、寨子顶莲花洞、嘉午台、雪瓦山、中午山、二郎山、终南山、翠华峰、马梁顶、南五台、送灯台、牛背梁、松平山、唐王寨、天顶山、小五台、尖山、玄都坛、翠北山、青华山、九鼎万华山、高山草甸、朝天场、东观音山、凤凰咀、光头山、鹿角梁、跑马梁、兵马营、尖顶山、卧虎峰、紫阁峰、朝阳洞、王屋咀、橡山、万花山、圭峰山、牛首山、将军山、玛瑙山、钟灵山、郭家山、九华山、终灵山、黑虎咀、凤凰山、五泉岭、疙瘩山、圣母山、鹰嘴峰、首阳山、西观音山、大坪梁、东梁、天华山、草垭子、冰晶顶、西光头山、显灵山、楼子山、四方台、大陵山、张公山、十二天门峰、兴龙山、翠峰山、一脚踏三县、钟吕坪、香引山、神仙岭、四咀山、太白山、石榴山、顶棚梁、老君山、青峰山、鳌山、药王谷、普萨山、草坪山、太公山、架花山、龙床山、翠叽山、石塔山、冻山、鸡峰山、天柱峰、伯阳山、莲花峰、中岩山、玉皇山、锅坑梁、将台山、老君顶、庙王山、黑虎山……

这些山峰的海拔从几百米到几千米,驻足峰顶,顿生“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生情怀。大美秦岭,知晓如何到达,难度如何,景色怎样,一切收录在《问道秦岭三百峪》中,这是我所问的之一种道。

第二个道是关于人生的感悟。

徒步也是一种修行,即使在山林里远离尘嚣,但看自然风光就足以令人顿悟了,多年的户外让我总结出以下出行原则:

1,健康。2,安全。3,环保。4,快乐。

但凡什么事情违背了上述原则,就要思考一下值不值得去做。如果这个事情不安全,或不健康,或不环保,或不愉快,那么,要及时舍离。人生不过三万天,如果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着实有些可惜。

在《问道秦岭三百峪》中,每次登山都有不同的感悟。

在上悟真寺攀登定心石之后,感慨道,定心是最难能可贵的,只有定心才能登大雅之堂。

在虎峪甘露寺,感叹老师傅居山林而心系天下,向我传输“与人为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价值观。

在中岩山,老道长向我介绍了人生运气论。人生起点不同,或是天命中的偶然因子在起作用,而偶然与必然相生相随,只有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添加,才可能改变天命的轨迹。

……

徒步也是修行,问道也是问心。或许源自本科哲学学院哲学与心理学专业的熏陶,让我更多地思考人生哲学以及心理问题。而十多年的心理研究经验,又让我对人的心性充满探究的热情。

也许,一些人生的答案还不能在《问道秦岭三百峪》找到,但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向灵魂发问,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发现公众感兴趣的人生大道。

如果你对终南山乃至大秦岭感兴趣,那就来一本《问道秦岭三百峪》,近九百幅一手图片,让你了解秦岭三百峪道以及百十峰的各个角落,你所感兴趣的山峰、石洞、草甸、瀑布、寺庙、道观、景区等都在这里。

1,作者签名版(无货,这学期课太多,没时间签字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问道秦岭三百峪,一个大学老师究竟在终南山问的什么道》发布于:2024-01-27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