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桃花林)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十分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刚开始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到处都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做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样,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中心】作者在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现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重点字词】)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缘溪行:沿着。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甚异之:惊异,差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差异”(6)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才:仅。(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隘幽暗一变为开阔明亮。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1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黄发垂髫(tio):指老人和小要:通“邀”,邀请。
(13)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4)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间隔,隔绝,不通音信。。(15)乃不知有汉:竟然。(16)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17)延:邀请。(18)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19)欣然规往:打算。(20)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渡口。【出自本文成语】: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不足为外人道、阡陌交通。【古今异义】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一词多义】房子屋舍俨然做标记处处志之标记对着眈眈相向【备战中考】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之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4、作者在第二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答: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6、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7、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8、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答: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9、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答: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0、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我的鉴赏: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寄托了作者追求一种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的理想。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对比阅读:甲文:“林尽水源„„并怡然自乐。”(选文略)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注释: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他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特别喜欢喝酒,但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从不客气。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用文章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 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陶潜,字元亮,年轻时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凭任自己的体 会,不受拘束。曾在《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陶潜)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 也这样说。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觉 。
他从没有高兴 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 每当朋友门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A.符合B.恰好 C.满足 D.舒服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 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桃花源记,晏如也。 答案: 1.C 2.A 3.B 4.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 样;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二、甲文: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 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4 阡陌交通:便要还家: 苛政猛于虎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吾子又死焉。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1、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繁重,使人难以忍受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河晋朝了。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要死了。3、记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桃花源记.doc》发布于:2024-01-1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