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标星“★”“墨池艺术”,不再错过精彩文章✔
2023年7月8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西省书画院、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承办,怀冰艺术社、书画频道山西工作中心、山西美术馆协办的《砚耕录——韩少辉书法课徒稿作品集》新书发布会暨“砚耕问道”——韩少辉书法课徒稿展在山西美术馆开展。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致辞
太原市画院(太原美术馆)馆长殷卫东致辞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山西省人大原副主任卫小春 ,山西省人大原副主任王雅安,著名老艺术家赵望进、田树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骞进问道,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斌,省文联主席葛水平,山西省文联名誉主席张根虎,山西省文联原主席郭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副厅长李贵,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郑中夏,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石跃峰,山西省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张铁锁,国医大师王晞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胡延威,山西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永德,山西大学副校长马杰,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云,太原师范学院副校长韩晓丽,晋中学院党委副书记薛珠峰,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原董事长梁宝印,民进山西省委副主委王小鹏,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杨 勇,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郭欣苹 ,太原市图书馆馆长赵晋明,太原美术馆馆长殷卫东,山西金岩集团董事长温克忠,山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姚军,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张明智、徐树文、胡金来、赵国柱、赵社英、刘锁祥;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韩清波、颉林、姚国谨、岳福豹、王利民、王志刚、吕林健、张生勤、庞宏亮、赵维勇、徐晓梅、崔世广、熊晋、冀卫东;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鑫玺、乔亚丁、徐晋平、刘彩军、任晓军;晋阳印社社长阴凤华,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维东等,山西省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各界群众1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韩少辉致辞
韩少辉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是我省书法界的领军人物。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书画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于书法诸体并重,融汇贯通,并在隶书、楷书和行书上戛然独造,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在全国书法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赠书仪式
《砚耕录》收录了韩少辉先生在近二十余年的书法教学中,留藏在百余位从学者手中以临帖为主要内容的课徒手稿100余幅,是其课徒过程中对传统书法的思考、梳理、提炼、概括的成果。将它们收集整理、选编成册,既有作品图片又有课徒语录及延展。此书不仅是他教学实践的生动再现,更是他书学理念的集成汇总,既有对传统书论的发挥和重新诠释,也有实践过程中对书法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是广大专业及书法爱好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与《砚耕录》相辉映的是“砚耕问道”——韩少辉书法课徒稿展,展出的100余幅作品,分综论、篆书、隶书、楷书四个篇章,为一个完整的学书训练体系。课徒稿皆为临摹作品,然件件有别,对同一个碑刻的临摹往往运用不同的笔法、结体、章法去表现不同风格;不同的碑刻、不同的书体又能临于一纸,且浑然天成;课徒语参差错落其间,章法生动多变。展出作品既表现出作者整体风格的一以贯之,又在内容、形式、尺幅、设计方面增加了展览的丰富性,具有很强的观赏与研究价值。
此次的《砚耕录——韩少辉书法课徒稿作品集》新书发布会暨“砚耕问道”——韩少辉书法课徒稿展,是韩少辉先生从艺四十多年来,朝乾夕惕,刻苦砥砺,临池不辍,厚积薄发之作,是其书法教学探索历程中的回顾性总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 *** 总书记对艺术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名声要靠德艺”的期许和要求,为新时代我省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砚耕录》相辉映的是“砚耕问道”——韩少辉书法课徒稿
(点击上方小程序进行购买☝)
开幕式现场
高清扫描
综论
《结字规律》 2020年冬46cm×78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红星墨液
课徒语:字体、字形、字势。
《字体·字形·笔法演进及临摹》2016年冬138cm×69cm
工具材料:成都叔祥小狼毫、毛边纸、红星、玄宗墨液
课徒语:从小篆、隶、楷、行、草五体字形、字势、笔势特征,分析其中异同,寻绎诸体共性规律。文字本同根同脉,捷径自在其中。
临摹应关注的形式要素(线和空间)及临摹三阶段:对临、背临、意临(临创转换)。
正确的解读、临摹方法+通透书法史+一万小时(门槛、更低限)≈成名(并非成功)。
《关于章法》2021年夏78cm×46cm×2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红星墨液
课徒语:章法构成平与不平及轻重变化。
篆书
临 秦《峄山碑》2021年秋90cm×90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手工毛边纸、红星墨液
课徒语:关注直曲。提按、震颤而行,提而活脱,按而质实,(震)战而雄。此用笔之道。
延展:秦刻石刻板、僵直,为秦时通行全国的官方标准文字——文字而已。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唯注入艺术元素,予以艺术性表达,方有训练价值。何为艺术元素?对比!律动!
临 秦《峄山碑》2021年夏138cm×68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红星墨液
课徒语:秦汉小篆乃训练线条形质之重要资料。然须关注提按、曲直、速度、粗细之变,赋予线条生命律动,不可一味板直。
临 秦《峄山碑》2021年初夏138cm×68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手工毛边纸、红星墨液
课徒语:长线用笔须导引,须有腾宕之势,震颤而行。短线用笔需推笔涩进,增强笔与纸磁性摩擦。小篆起笔需逆而会顺,一味逆则板。收笔停驻方可留而圆——势全。
延展:笔势。横、纵、方三种字形的笔势(方向)大不同。线条方向感决定字形的聚散、收放。
小篆用笔横平竖直,字内空间极易停匀而导致精神涣散,活泼而呼应的笔势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隶书
临 东汉《张迁碑》、《西狭颂》、《石门颂》、《礼器碑》2019年秋 180cm×92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长纤维宣纸、红星、玄宗墨液
课徒语:《张迁》 《西狭》 《石门》 《礼器》乃余最喜之东汉刻石,临习时间亦最长,汲取养分也最富。今去其表象,透过刀锋取其筋骨,以我意统摄之,亦为临古之一法。
延展:《张迁》方整、《石门》纵逸、《西狭》雄迈、《礼器》高华。如何将风格迥然有别的四种碑刻统于一纸,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观乃破题钥匙,透过刀锋看笔锋是释读门径。剥离汉碑方笔圭角,纯以圆笔书之,乃成此作。
临 东汉《乙瑛碑》2021年夏138cm×68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夹江宣纸、红星墨汁
课徒语:隶欲紧(精)而密。《乙瑛碑》为汉庙堂刻石之代表,线形质源于篆,切不可缘木求鱼。
延展:无论何种笔法,写出何种线形线质,线之沉厚密实乃之一要务。
临 东汉《乙瑛碑》2019年夏140cm×70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红星墨液
课徒语:重新选字组成章法,关注字形、字势之变及方圆互用。
疏朗之章法肇始于东汉标准隶书,为后世作隶范式。于当代有夸大之流弊,章法易空乏,须谨慎。
隶书紧而密不仅为单字空间,整篇整幅亦然。强调蚕头雁尾之《礼器》 《曹全》 《乙瑛》 《石门》等碑刻,左右字距(空间)赖于主笔(如鹰之翼展)之营构。通俗隶书章法则应密实,与字内空间相呼应,横向虚实(字形,墨色)关系处置更加考量。
临 东汉《乙瑛碑》2021年春70cm×70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红星墨液
课徒语:主次关系决定用笔快慢、提按、粗细。
墨色之变乃“正书”章法虚实关系重要元素。
正书
临 北魏《姚伯多造像》2021年秋140cm×70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玄明、红星墨液
课徒语:拙而能巧,方可升腾耶。
延展:此碑为北朝早期造像,结字拙朴自然,平正方博,不事华美,颇含隶意。用笔平直率意,以圆为主,而能寓圆于方,不作明显提按,直与汉隶通消息。故临习此碑,当于隶书发力,方可事半功倍,朴而能雅,而不会堕入唐法“魔道”。
临 北魏《姚伯多造像》2021年冬140cm×70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玄明、红星墨液
课徒语:所临《姚伯多造像》乱石铺街,别样风情。汉魏时多有此种章法,且多在民间与偏僻之地。密不透风,浑然一体,随手而为。
临 北魏《姚伯多造像》2022年春138cm×68cm
工具材料:成都吴言长锋兼毫、四川手工毛边纸、玄明、红星墨液
课徒语:墨色、姿态、空间构成可宝。缘于废弃之纸,方能放胆挥运。
延展:孙过庭有五乖五合说,合则流媚,乖则凋疏。合曰: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
此纸临摹之心境、环境、对象、工具、材料甚合孙过庭“五合”之论。收入此册,稍显不恭,然为孙氏注脚亦无不可。
(点击上方小程序进行购买☝)
现场采访
点亮“在看”和“赞”,让更多人看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问道 直击现场!“砚耕问道”——韩少辉书法课徒稿展山西美术馆开幕》发布于:2024-01-0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