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宝讲故事
什么叫做经典?我想,金庸的武侠作品就是一个经典。在金庸的笔下创造了无数有血有肉的角色,从我们这一代人熟知的郭靖、黄蓉,到了下一代人也逐渐认知的令狐冲、任盈盈,金庸的武侠世界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能不断地让武侠情怀传承下去。也许真的如金庸希望的那样:五百年后,还会有人再看他的作品。
《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诸多作品中公认的经典之一,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缠绵悱的爱情故事恻贯穿了整部作品。在神雕的末尾,由于小龙女消失了16年,杨过百无聊赖之际化思念为力量,最终在海边悟出了一门极有特色的武功——黯然销魂掌。
原来,杨过为了打发时间疯狂练功,他竟将他毕生所学都练到了出神入化、练无可练的境界。有一日,走到海边的杨过望着波涛汹涌是触景生情。由于满脑子想的都是小龙女,杨过胸前一阵热血涌动,杨过无可发泄之际无意打出一掌。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海边一块巨大的岩石被杨过打得粉身碎骨,于是一门以内力为基础的神功悄然问世。
这套掌法总共有17式,很多武侠迷们都能说出几招,最让读者记忆尤深的可能是“拖泥带水”。这一招顾名思义,虽然看上去觉得招式笨重无比,实际隐藏了诸多杀招,劲道也有千斤之重。当年金轮法王就是败在了杨过的“拖泥带水”之上。
其他还有几招是杨过在百花谷和周伯通交过手的,分别是:「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有」。
由于黯然销魂掌非常有趣,惹得老顽童周伯通居然跪下来求杨过将 *** 掌法使出来。无奈的杨过只得先将17套掌法的招式一一告诉了老顽童:“周大哥你请听了,那黯然销魂掌余下的一十三招是: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倒行逆施……”说到这里,郭襄已笑弯了腰,周伯通却一本正经地喃喃记诵,只听杨过续道:‘魂牵梦萦,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六神不安,穷途末路,面无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鸡。’郭襄心下凄恻,再也笑不出来了。”
纵观杨过在神雕侠侣的表现,黯然销魂掌共有17式,杨过除了最后一式“呆若木鸡”外,其他都有在和别人的打斗中施展出来。看到这不禁想问,“呆若木鸡”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为何杨过从来不敢使用?笔者认为:
1、劲道已经是天下无敌。
当年在酒楼,神功初成的杨过邂逅了东邪黄药师。凭借黯然销魂掌的威力,黄药师居然是惊得瞠目结舌:“这孩子的掌力一掌强似一掌,确是武林中的奇才!”事后黄药师承认,杨过的掌法单凭劲道神雕侠侣,天下间能够与之匹敌的只有他的女婿郭靖打出的降龙十八掌了。
我们都知道一门武功的招式越到后面威力越大,杨过才使出几招就让黄药师暗暗吃惊,可见最后一式“呆若木鸡”的劲道有多大?杨过根本找不到对手来试验“呆若木鸡”的威力,这和当年独孤求败的悲哀有异曲同工之处。
2、需要更深层的黯然情怀。
在神雕的末尾,由于杨过在绝情谷谷底找到了失踪16年的小龙女,原本忧郁黯然的杨过一下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恋人相逢本应该高兴,可却对杨过在襄阳城的打斗带来了凶险。原文里写道,杨过自与小龙女相会之后,喜悦欢乐,哪里有半分“黯然销魂”的心情?虽在危急之中,仍无昔日那一份相思之苦,因之一招一式,使出去总是差之厘毫,威力有限。
由此可见“呆若木鸡”需要更高一层的黯然情怀,这种境界只有万念俱灰、悲伤到了极致的人方能做到。所以当郭襄听闻黯然销魂掌前几式是笑弯了腰,待听得后面几式居然是心下凄恻,再也笑不出来了。
3、无法随心所欲。
我们知道,在一些武学奇才创出的旷世秘籍里总会在最后有天马行空的幻想,诸如金轮法王修炼的《龙象般若功》和张无忌在明教密室无意捡到的《乾坤大挪移》。
这些武功秘籍虽然至高无上,但最后一层太过于高深,甚至就连作者都没有修炼成功。对于这样的情况,杨过也不例外。“呆若木鸡”虽然已经勾勒出了具体的招式和心法,但也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杨过作为此掌法的创造者也无法融会贯通、随心所欲,因此在险象环生的打斗之中,杨过哪里敢用?
综上,虽然黯然销魂掌有足足17式,但是最后一式“呆若木鸡”杨过却从来没有用过,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神雕侠侣 难怪杨过不敢用黯然销魂掌最后一式,你看他在担心什么?》发布于:2023-12-3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