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画|明·仇英《桃花源卷》欣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赏画|明·仇英《桃花源卷》画心
此大青绿山水《桃花源图》卷是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画作题材取自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画卷大致可分为五个场景:发现桃源、桃源见闻、源中闲聊、桃源畅饮、离开桃源,卷前有清乾隆两处御题。此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桃源文化悠久绵长,不仅唐宋元时期都有相关诗文创作,而且李昭道、荆浩、关仝、郭熙、李唐、马和之、赵伯驹、伯骕、刘松年、赵孟頫、钱选、王蒙等人也都有桃源图流传,内容形式不尽相同,而且大部分已经遗失。至明代,桃源图再次流行兴盛,究其原因可能是源于明人对自我觉醒和精神超越的思考与追问。
存世的约三十六幅桃源图中有十余幅出自仇英之手,文征明之子文嘉的《钤山堂书画记》也证实了明代桃源题材绘画风潮确实肇始于仇英。这幅画卷以武陵渔夫的行踪为主线,贯穿全篇,画中绘有四十多个人物,他们形态各异、表情丰富,惟妙惟肖。其中有划船的渔夫、打柴的樵夫、扛锄的农夫、聊天的村民,每个人都快乐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怡然自得,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无限乐趣。画中山水和人物完美结合,浑然一体,营造出景致优美、悠闲自得的人间仙境。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之一段:
由卷首至山洞口。起首处双松乔立,河流两岸,桃花落英缤纷,崇山连绵起伏,白云冉冉升起,河流尽头处,为岸边的一处洞穴,洞前停一舟,洞中见一人,即为武陵渔夫。
下图:
画面上部文字为乾隆御题诗:
锣溪接武陵源,峡口通人宛见村。望去陌阡鸡犬富,迎来老幼笑言温,传神别致超凡品。避世高情足静论,粉本问从谁所得,伯驹真迹石渠存。(已亥暮春御題)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段局部1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段局部2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段局部3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段局部4
岸边的一处洞穴,洞前停一舟,洞中见一人。武陵渔夫顺着溪水划船走,在桃林溪水发源的地方,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武陵渔夫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段局部5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段局部6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1与第2段之间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2段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第二段:
山洞口之后到山顶凉亭。过此洞仍见一水流,水上有一艘捕鱼的小舟,画面到这里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2段局部1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河岸上,稻田、人物往来其间,远山白云横锁缭绕。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2段局部2
一童子左手提罐,右手指向前方,似乎正对他身后扛着锄头的父亲说着什么。
第二段:山洞口之后到山顶凉亭。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2段局部3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2与第3段之间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3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第三段:
山顶凉亭之后到双层大宅院之前。在山林密荫处,可以看到这位外来的武陵渔夫与村中人会面、村人闻讯前来的情景。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3段局部1
武陵渔夫与村中人会面。在一群宽袍长衫的人群中,中央短衣持棹的武陵渔夫尤其显眼。桃源中人看见武陵渔夫,竟大吃一惊,问武陵渔夫从哪里来,武陵渔夫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3段局部2
↑ 在别处的桃花源村民听闻村子里来了一个外乡渔夫,都来打听武陵渔夫的消息。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4段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第四段:
一双层大宅院到宴客所。其间可见乡人愉悦地往来于路途,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真是其乐融融。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4段局部1
溪流环绕、丛林围抱的村舍草庐前,一母亲领着孩子准备出门。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4段局部2
父子两正前往宴客所,想看看从尘世来的武陵渔夫,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条白狗。下方一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携着小孙子,她们身后是牵着牛的桃花源村民。
上图右部中间,水泊里的一群水鸟
山坳里的一位樵夫(放大)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4段局部3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三两人物或扶老携幼,或相向揖让,一个正在过桥的男子,左手提着酒罐,右手端着酒菜前往宴客所,用酒和菜招待尘世来的武陵渔夫 ↓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4段局部3细节放大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4段局部4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4段局部5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5段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五段:
宴客所之后到卷尾。画山石密林,崇山溪涧,武陵渔夫独自眺望。
山峰树石的画法皆趋于规格化,几何形的皴法,鲜艳的青与绿和赭石互成对比,颇见仇英的功底。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5段局部1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5段局部2
终究还是要离开,武陵渔人从桃花源出来以后,在山石密林,崇山溪涧桃花源记,独自眺望。他多么眷恋着这里,可一别之后,便再也回不去了。
明-仇英《桃源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第5段局部3
卷首乾隆御题
“己未岁题赵伯驹桃源图,有云山春霭钞锣溪之句。越四十年,己亥题仇英桃源图,复用钞锣溪字,因失记数典以询内廷翰臣,自于敏中以下竟无知此事者。检之十余年,迄莫能得。每往来胸次,顷几暇偶阅旧刻元人所编陶靖节集《桃花源记》汤汉注中,始知本于桃源经,恍如重入仙源,顿逢旧迹,亦一快事。且知学问之道无穷尽也。仇英此卷即蓝本伯驹,笔意超秀,颇能神似,洵为合作,即书卷短,以识赏遇。(戊申小春御笔)”
后题:仇英實父製。
钤印: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寓意于物、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耆念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等等、太上皇帝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等
《桃源仙境图》赏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赏画|明·仇英《桃花源卷》欣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发布于:2023-12-2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