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天天抱怨今天下雨明天下雨,眼看着半个夏天都要过去了,这气温一点都没有夏天的亚子。
近日,多地终于迎来了炽热高温,段子手朱广权带着自己的“新手语老师”是这么调侃的。
热得你走出半生,归来全熟,身上还挂着椒盐;晒得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包青天。
炎热的夏天,大家讨论的最多不过是如何降温降暑,全国网友齐心协力商量对策,早就没有了梅雨时节南方人和北方人时的针锋相对。
什么“不用搓澡巾洗出来的澡没有灵魂”“买菜不装满一车不算买菜”“甜咸豆腐脑到底谁才是王者”等等。
同一个地球,但凡地方和地方之间隔上个几公里,说出来的话你都可能听不懂。
南北方尚且如此神雕侠侣,更别说更远一点隔着大海的外国人了。
虽然现在的信息很发达,但依旧消除不了人类相互之间的文化误解。
前阵子网上有个段子,一个法国小哥跟着中国人学中文,有一天两人聊天时中国人发了一句“呵呵”外加“23333”,法国小哥一下子就拿到了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但此时小哥还只是拿着钥匙在大门外徘徊。
“这是什么意思?”“是超好笑的意思。”
然后到了实战的时候,法国小哥是这么表达的。
只听他口齿清晰又标准的说:“呵呵,两万三千三百三十三。”
23333就是两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啊,要完整清晰的发出这么长一段汉字可是很不容易的,人家哪里说错了?
唯独让人松了一口气的是,幸好这位网友没有打“3”。
早年间网上出现的那些段子虽然俗套却也充分说明了文化差异的有趣之处。
有趣就像南方人和北方人眼里的对方一样,我们总是能找出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
比如说也是前阵子被抛出来的:同样是蒙面大侠,为什么西方是蒙眼睛,而我们却是蒙嘴?
众说纷纭,有说西方男子为了浪漫,不蒙嘴可以随时亲吻自己喜欢的女子。有说东方的反派话比较多,蒙上嘴可以多活一会儿。更有人从外貌分析了一番,认为中国人的眼睛和外国人的鼻子一样,共同点太多,不好认。
不过我觉得不管是蒙眼睛还是蒙嘴巴,都不如一副眼镜来得快。
(从未被认出的正联扛把子)
不管是蒙眼睛还是蒙嘴,我们至今也没听说过有谁蒙着黑布被认出来的(特殊情况除外),可见这一招真实有效。
读名著是最能感受到差异的一件事,豆瓣上一位网友分享了某外国书评家对中国武侠小说的看法:
《神雕侠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蒙古兴起之初的畜牧业状况。书中有一个孤独的少女,是一位养蜂专家,但看来这个行业在当时实在不受重视,她的唯一的一个学生——後来成了她的丈夫——并没有学会这门技艺,而是成了一个养雕专家,并因此一举成名。最後这门技艺只好传给了一个无所事事且极富孩子气的百岁老人。当然,他们都是很高级的格斗家,特别是其中的养雕专家後来可以通过吼声指挥许多动物,但其中唯独没有蜜蜂。他的妻子曾经想通过蜜蜂向他传递消息,但他视若无睹。
养蜂专家?养雕专家?高级格斗家?打扰一下,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
原来在一些外国人眼里,神雕侠侣是一个大型养殖类爱情电视剧。
射雕英雄传就更厉害了,活脱脱像一部哲学化的玄幻小说。
《射雕英雄传》:对人类的智力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的人,骄傲地将他们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原文如此)。但在小说结尾,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有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是拥有罕见美貌和聪明的女子,最终也被这个青年拥有了。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虚拟君主中的那个西方君主,後来似乎拥有最强大的内力,但他的智力情况却更糟——成了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
待遇不同的是,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在国外被奉为神作。尤其是在权游烂尾后,愤怒的外国人更是转向三国演义来寻求安慰。
外国的三国粉们为了让大家都去看三国,还专门把三国的主题曲翻译成了英文。
注意,这里我们可以先笑为敬。
对词中扬子江抱有疑问的解答:
不同于书中崇尚的拥刘反曹,小时候我们看三国也本能的认为刘备才是正义的一方,曹操是反派就应该被打倒。但喜欢曹操的外国人真不少,甚至有人声称权游里面没一个角色比得过曹操的。
相比之下,大多数人喜欢的赵云,火遍鬼畜圈的诸葛孔明在外国反而没有那么火。
反观吕布的真爱粉连lǚ都能打出来。
文化差异虽然带来了不少尴尬,但也让我们从另一种角度了解了自己的文化。
就像有人因为曹操的笑声入粉籍一样,谁会想到一个几十岁大叔的笑声会令男人如此着迷呢?
-----
迷人的你愿意点个好看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神雕侠侣 被文化差异所支配:神雕侠侣其实是养蜂人和养雕人的爱情故事....》发布于:2023-12-2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