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跟我一美女朋友把《疯狂原始人2》看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俩差点在饭桌争论起来。

美女朋友跟我说,

“《疯2》其实换汤不换药,它就是上一部的延续,依旧围绕‘家庭’这一主题,并没有拓展出新的东西。”

“我依旧被小伊的那句‘我们这样(躲着)不是活着,而是没死。’所惊艳。”

我陷入了沉思,回想上部剧情:

原始人咕噜一家,他们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

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可女儿小伊不满足一辈子生活在山洞这个贫瘠的舒适区,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新奇世界。

这才引出了小伊关于“活着”和“没死”的惊人之语。

一场天灾,迫使原始人一家探索新世界,虽然危险,但架不住玩得爽啊。

如果你因为怕胖,拒绝了所有美食,未免就少了很多乐趣。

大抵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有的人上着被父母指定的大学,有的人做着被父母认为体面的工作,或者正在跟父母相中的对象交往……

你能从中感受到编剧要表达的内核:

我们在父母限定的安全领域中生活,或许真的不叫活着,只是没死。

这么一想,美女朋友说得有几分道理,可我觉得《疯2》还是有点东西的。

如果只看《疯1》,咕噜一家的故事还不够有说服力。

他们家徒四壁、资源紧张,除了小伊,一家人出去探险的意识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向往。

直到《疯2》文明人一家的出现,故事逻辑才更完备。

电影中,贝特曼家境富裕、资源丰富,然而呢?

爸爸开 *** 房,只为偷得半日闲,闺女呆望墙外,就差数砖混日子,妈妈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

文明人一家在自己的安全区舒适且无聊着。

看到没?没有探索欲,有钱也会无聊。

父母把自己困在了一片小天地,女儿晓晓也不得机会见识更广阔的的天空。

正如小伊所说,围墙之内也是晓晓的牢笼。小伊的到来,打开了晓晓新世界的大门。

我查阅了编剧的采访,吓我一跳。

编剧居然原本打算把小伊、晓晓和盖写成三角恋,好在很快放弃了这个狗血的想法,不然故事逻辑肯定就歪了。

俩妹子的友情,是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小伊骄傲地介绍自己身上的疤痕,晓晓崇拜地尖叫时,真的特别开心。

塑造出小伊自我认同感这么强的角色,是电影主创最伟大的温柔。

一个是见惯风浪的钢铁女雄,一个是懵懂善良的乖乖少女,撕起来多可惜,橘起来才是正道。

说回正题,

在我的认知里,理想的家庭状态是一种家人共同探索和成长的历程,不论贫富。

很可惜,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母掌控子女,待到父母无力掌控,子女再进行反抗或者逃离的命运。

这样的家庭,一般迎来三种结局:

①真正的和解;

②凑活过吧,还能离咋的;

③老死不相往来,或者甚少往来。

电影结局肯定是走向了命运①。

不过现实生活里,大多数家庭都是命运②。

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往往嗤之以鼻,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通常因为不是父母经头脑智慧,而是眼界狭隘。

当然也有例外啦。

可一般达到那种级别的父母,很少会不尊重子女,或者妄图控制子女。

正确的家庭经营之道,或许应该像《疯狂原始人》所展现的那样——

父母和子女一起尝试新鲜的事物,见识他们自己都没见识过的人或事,待看过那些美好与丑恶之后,交给孩子自己去判断。

家庭可以是避风港,更可以是一起乘风破浪的远航船。

我们抛开“家庭”的话题讨论,聊聊编剧的创作思路。

《疯2》有个设定有点巧妙,文明人一家的生活领域之所以物产丰富,主要是文明人爸爸菲尔截断了水源,筑起了围墙,独享了经济。

墙外的铁拳猴,没有了食物来源,只能向墙内索要,形成恶性循环——

墙内是中产阶级,墙外等待接济。

很讽刺,其文明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原著居民的资源掠夺之上……

懂的都懂。

文明人富足生活过习惯了,已经完全不理解原始人的生活境况。

在文明人和原始人接触的初期,文明人多次表现出对原始人歧视、嫌弃的举动。

可以说,这是不同国家或是不同阶级间鸿沟的精准影射。

这倒不是我过度解读。

但凡有点追求的创作者,都会忍不住想玩点映射、暗喻的春秋笔法,人性使然。

不信,你试试自己写写小说,写着写着,你就忍不住玩影射了,只是水平到不到位要看个人能力。

看完电影后,我跟美女朋友一起吃饭,她对电影里“雷霆狂花”的理解,倒让我颇为意外。

全片最爽的情节,莫过于「雷霆狂花」,这个由全片女性角色组成的战队。

这段剧情颇有几份神似《疯狂的麦克斯》,充斥着废土电影气息,癫狂、粗粝……且酣畅。

为了救三个不成器的男性主角——瓜哥、菲尔和盖,女人们集结起来乘风破浪战群猴。

这个团队匹配还非常牛逼。

乌嘎、小伊母女双战士,能打能抗猛如虎;

晓晓擅长打野,收服野怪二哈蜘蛛;

霍普肯定是法师了,一头玄学秀发物免魔免;

奶奶最牛逼,全能补位,不仅能呼雷喝电,一头飞毛鬃,还能开视野。

当时,我觉得这段把女权玩得太刻意了,有点政治正确的算计感。

奶奶就是个女性社会统治者,决定胜负的核心人物,其他女性集体开挂,男性角色则非常逊色,只能搞基卖腐刷存在感。

香蕉兄弟这个梗,让我一度产生乌嘎和霍普是俩同妻的错觉。

(尤其看到上面这一幕,我邻座说,好像胖虎和小夫。

*** ,被那个H漫刷屏微博的恐惧又来了!)

听了我的看法,美女朋友摇摇头,放下筷子。

她跟我说:“这一点也不女权。在那个野蛮时代,女性本来就是族群的统治者。”

于是,美女开始了她的解读。

在蛮荒时代,母系社会正是在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假如编剧安排瓜哥、菲尔真的挂掉,他们的消失并不会影响咕噜一家和贝特曼一家的家庭运转;但如果挂掉的是女人,你很难想象这两个家还要怎样继续。

可《疯狂原始人》所展现的时代,已经是母系社会末期。

女性不再有三夫四公,男女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一夫一妻。比如,瓜哥、乌嘎和菲尔、霍普,他们是家庭的共同管理者。

奶奶那一代女性已经退居二线疯狂原始人,混吃摸鱼了。

恰巧片中男性全部被抓走,我们才有机会,奶奶的高光时刻。

也正是奶奶这个角色,让我们意识到母系社会最鼎盛的那一代女人,有多么牛逼。

那个时代,女人是铁打的孩子,流水的老公;孩子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母系社会的女人,具备保护家园的实力,野外生存的能力,敢于扛起家庭责任的勇气。

我:“说白了,人家能carry全场呗。”

美女:“是呗,你想想,瓜哥从小能长这么壮,他靠的是年轻时贼牛逼的奶奶,还是不知道跑哪里的野爹?”

美女后面的话,我记不清太多,实在太饿了。

总的来说,奶奶母系社会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她具备务农、觅食、抗敌、避难等各种技能,这也就意味着那个时代的女性掌握着族群的生产资料。

时代使然,雷霆狂花高光时刻,反而是最不女权的一幕。

突然想起,恩格斯说过一句话:

“外表上受尊敬的、脱离一切实际劳动的文明时代的贵妇人,比起野蛮时代辛苦劳动的妇女来,其社会地位是无比低下的,后者在本民族中被看作真正的贵妇人。”

这就引申出一个比较玩味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性优势逐渐凸显,导致男女之间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时至今日,女性社会生产能力,并不一定弱于男性,但男女地位有没有相应的变化呢?

哦对了~

为什么我强调是个美女朋友呢?

因为她真的是个美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疯狂原始人,不女也不权吧?》发布于:2023-12-26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