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相关:许仙志
弱相关:娱乐春秋
二、《问道红尘》之一卷解读
姬叉在南离故事的终篇写下这样的句子:
此卷接近27万字,虽然有无数伏笔引而未发,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一个闭环的独立故事看待了。也许有人觉得不够爽、纠结、矫情、文青,但它其实不爽也不虐,不过是一杯热茶,心急烫口,而细品有些余味。余味合不合口,那就两说了,总之很感谢大家能够宠着我,走完这场文青病。放心,第二卷病愈了。
姬叉
时至今日关于南离故事的争议依然存在,有些书友认为格调很高,有些书友则不以为然,但似乎并未有人仔细梳理过。
今天清风便遵照姬叉老司机的更高指示,重回这段风花雪月的故事,领悟文字背后的江山和江湖。
先总体概览:
“国师秦弈者,山野方士也。初,武烈王为王子,与昭阳公主亲赴仙山,顾于草庐,乃与同行。不日谋诛东华,武烈白首,弈乃独赴裂谷,为王延寿。归时玉石已焚,弈救孤女于火海。昭阳灭西荒,颇得弈力。乾坤既定,弈不受功禄,飘然远行,王深敬之,乃虚国师位,永待弈归。《南离人物志》
秦弈听完这书中人的故事,一言未发,只是怅然叹息。
他为何人而叹,又为何而叹?
且听风吟。(且听清风解读的简化版)
故事开头便埋下了一个伏笔,正是《红楼梦》中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红楼梦》 曹雪芹
PS1:这段正出自《石头记》的之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而本篇故事同样也以此歌开端,颇有意味。
PS2:这句是个伏笔,后面会扣回来。
出山之际,有这样的句子,也是对三人形象的高度概括。
一个有了仙缘却拒仙的人,一个心心念念想要寻仙的人,一个根本不信有仙的人,结伴离开了传说可能有仙的山村,踏入红尘。《问道红尘》姬叉
王子青麟不信仙,公主青君心心念念寻仙,主角秦奕有仙缘却拒仙。
PS1:之后的故事中三者性格的转变是一大看点。
PS2:这句是个伏笔,后面会扣回来。
先说这王子青麟,姬叉说这是他塑造得最为立体的男配,这句引起了清风探究的兴趣,且看书中句子。
“李青麟明明有除妖之能,却装作无力,放任妖物离去。他的心思只是为解庄中之谜,为了这个最终结果,妖物是跑还是死对他并不重要。这是个权谋者,而非除妖者。”《问道红尘》姬叉“贫道想说,李青麟这样的人,如果与妖物合作有利,他就会与妖物合作在一起。”《问道红尘》 姬叉
这两句是明河对青麟的评价,她认为此人颇有机变,且不拘手段,不宜引为知己。
秦弈依然出神,不知道想到了些什么。过了好久才道:“反正目前我还是信他。太子遇刺的时候他明明还在山中找我呢,被个素不相识的道姑挑拨几句就先对合作伙伴起疑,才是脑子有问题。”《问道红尘》姬叉
秦奕的心中多少也有几分警觉,只能”目前“将青麟视为盟友。
“所求是什么……”李青君出神地看着天色,低声自语:“我所求就是提我丈二银枪,纵横天下,出入青冥,扫尽世间不平……而不是在京中做个贵女,最后招个没意思的驸马,困守此生。”
这一说就直说到了大闹天宫,闻所未闻的故事听得李青君悠然神往,轻笑道:“好一只野性难驯胆大包天的猴子。”
院外传来李青麟的声音:“这是一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的猴子,哪怕它做的事可能是罪孽。很有意思的故事,期待秦兄的后续。”
《问道红尘》姬叉
西游故事是一条暗线,与书中人物有对应关系,青君所求行侠仗义。
即使她是位潇洒的女侠,对猴子的评价也是”野性难驯,胆大包天“。
青麟听完则说”敢于反抗、敢于争取“。
对猴子的不同看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而后者其实更接近于现代社会的观点,故秦奕与李青麟能成为知己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哥是我让夜翎刺杀的。”李青麟平静道:“他投父王所好,也在修道,这就算了。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这股风往军队里带,那是我南离最后的底线。从那时起,我就忽然冒出了念头,除了他,我自己来当这个太子,那说不定还有救。你道我是为权?是,我要这个权力,不在此位,救不了南离。”
秦弈轻声叹了口气,默默地喝了杯中酒。
《问道红尘》姬叉
李青麟在秦奕面前坦言shi兄的过程。
一切恶行似乎都是为了”拯救生民于水火“的大义。
PS:这句是个伏笔,后面会扣回来。
李青麟沉吟着,自语般道:“青君是正在寻仙路上的烂漫猴子,还有最纯粹的真。她终会长大,只不知契机是什么。”
“猴子?”
“是的,猴子,而我是正在与如来赌斗的猴子,正奋起而争。如果我没点手段,依然如青君那样天真,那便终究逃不过五指山下的结局。”李青麟的神色再度变得平淡:“我现在如履薄冰,又哪来的心力照顾所有人的心情?”
《问道红尘》姬叉
只这一句便表现出李青麟的枭雄本性,大事面前容不得儿女私情,便是自己疼爱的妹子也得放到一边。
他认为”烂漫纯真“救不了南离,”权谋算计”才是正道。
PS:这句是个伏笔,后面会扣回来。
“并非恻隐之心,是我主动以血誓臣服为代价,求他救我。而殿下发现我是从东华子那里逃出来的,觉得我对他有用……”夜翎有些难过,“刚才……你的桃木剑要杀我,他都坐视的,也许现在的我死了对他更好……”《问道红尘》姬叉
PS1:李青麟没有阻止秦奕杀掉夜翎,目的就是彻底埋葬自己shi兄的真相。
PS2:从夜翎的态度便可以窥见手下人对李青麟的态度,利益交换而已,并非忠诚。
“哦,猴子教他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便江山永固。”
“哈……”李青麟笑了,长身而起:“今天就听到这里吧,非常感谢秦兄的好故事。便只为这只猴子的故事,在下这趟仙迹山就没白去。”
《问道红尘》姬叉
PS:这句是伏笔,后面还会扣回来。
李青君跟在身后道:“我又觉得,其实你这样的才是真国师。等赶走东华子,你来做国师吧。”
类似的话曾经说过,然而语气已经全然不同。
“我?不是那块料。”秦弈笑道:“天天躲在屋里睡觉的国师,有人认不?”
李青君道:“人们认不认,不需要你做事。”
“嗯?那需要什么?”
“只需要……我们说你有本事。”
《问道红尘》 姬叉
李青君慎重地表示让秦奕做国师,而且是“不需要做事,只需要别人口中有本事”的国师。
PS:其实此处也是伏笔,秦奕之后完美符合了这个定义。
流苏的声音却忽然在识海里冒了出来,打破了刚刚开始有点小旖旎的氛围:“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问道红尘》 姬叉
南离篇最重要的伏笔,本句源自《周易》,意思是:君子有所追求,先是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后来经过努力才找到正确的方向、所谓的“西南得朋” ,是和同类相并而行;所谓的东北丧朋,是自己最终完全能够把握方向而独自闯荡。
PS1:这便是整个南离篇的主旨,从秦弈得仙缘始,到秦弈立志修仙止。
PS2:另外字面意思的解读也符合南离篇的剧情。
一句双解,妙哉。
她忽然微微一笑:“看戏的……公子莫非也是?”
“我?”秦弈怔了一怔,沉吟片刻,叹息道:“可能本来是,但如今已是戏中人。”
《问道红尘》姬叉
秦奕出山不止是为了了结前身的因缘,同样也是入红尘,明心见性,此言非虚,合了前面的谶语。
李青麟摇了摇头:“我是一个王子,这是我的国度。我的责任是让人民安居,国家强盛,内使生活富足,外能抗击外虏,若是可以,能够开疆辟土,威震天下,那让我立刻死了也没有白活这一场。长生?便能长生又有何用,没了自己的责任,忘了自己的志向,蝇营狗苟白活万年,也不过一具行尸走肉。”
《问道红尘》姬叉
秦奕的志向是“松竹为友,不涉凡尘喧嚣,自在逍遥”。
而李青麟则是想做一位明君,并不存长生之志。
PS:这句是伏笔,后面还会扣回来。
李青麟淡淡道:“我宁愿相信大圣已死,也不想接受那只棍扫天庭地府的猴王盘膝合十,长生为佛。”《问道红尘》姬叉
李青麟坚信大圣已死,此乃何意?
PS1:说明他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认为人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志向,并不会有丝毫改变。如果有一天志向不存,与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
PS2:他不相信反上天庭的美猴王有接受招安的一天,不自由,毋宁死。
“但是秦兄……”李青麟依然看着远处,仿佛不敢直视秦弈似的,低声道:“如今我明明知道我活不长久,甚至精力不济,却……却不想让位给青君了。王座就在我眼前,我发现根本说不出放弃的话来。我有些困惑,我的志向到底是什么,难道连自己都骗过去了,自以为为了南离,实际也只不过是为了王位?”
秦弈没有嘲笑,反而认真道:“这很正常……我也并未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朋友。真说一心为了南离,没有任何私欲,反而虚假。”
李青麟仿佛松了口气似的,终于转头对他一笑:“秦兄是个真朋友。”
《问道红尘》姬叉
这个段落,清风有些动情。
一个理想主义者正准备大展宏图,却发现自己已垂垂老矣,两鬓斑白,这便是人世间更大的痛苦。
同时这一句话否定了之前的两个观点。
PS1:李青麟说过自己争权夺利只是为了南离的国运,但事实上可能主要是为了私利。
PS2:细节描写极好,”仿佛不敢直视秦奕“、”松了一口气问道,转头一笑“,说明在李青麟心中秦奕是真正的知己,就如唐太宗与魏征一般,当自己退缩怯懦的时候,甚至羞于面对秦奕这面镜子。
秦弈犹豫片刻,终于道:“你毕竟是个先天武者,气血强于常人,便是衰老也还有些寿数。你先坚持,这些时日,我也会尽力想法子……”
李青麟目光忽然有了些奇异,慢慢道:“我以为秦兄会说,教我修行。”
秦弈心中一跳。
李青麟却又忽然打了个哈哈:“算了,那便是东华子希望看见的事吧,沉迷修道,家国两误?我可不会如他所愿。”他顿了顿,又道:“和秦兄吐露一番,心情好多了。秦兄今天也辛苦,且回去休息,陪陪青君。”
说罢大步离去。
秦弈看着他的背影,半晌无言。
《问道红尘》姬叉
面对生死,李青麟的志向动摇了,之前他说过自己不信仙,不信长生,但是现在却只能寄希望于渺茫的仙缘。
可能他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与命运抗争的齐天大圣,而逐渐变为六耳猕猴。于是他”打个哈哈“、”大步离开“在秦奕面前掩饰自己的软弱。
此段描写绝佳!
结伴离开仙迹村的三个人……
曾经拒仙的如今已经修仙。
曾经不信仙的如今想要修仙。
曾经想要自在寻仙出入青冥的,很可能从此坐困京城。
后院的明河站在剑阵边上,目光却也透着廊道看着外面秦弈与李青君相对而立的样子,有些出神。
《问道红尘》姬叉
对应秦奕出山时三人的形象,经过一番世事,他们的想法都有所改变,但终究还是围绕着”人间“与”仙缘“在挣扎。
秦弈一字字道:“秦弈很自私,没有什么家国情怀。炼丹也好赴险也罢,从来不是为了南离,只是为了你。”《问道红尘》姬叉
秦奕的志向逐步明晰起来,四个字:问道红尘,为了保护心中的至爱而努力获得强大的力量,并非为了济世救民这样宏伟的目标。
烈火之中,李青麟神色平静,似乎感受不到火焰烧身的痛苦:“忘了告诉你们,这个火呢,是你们家东华子的炽焰阵,搜刮炽焰燧石之时,南离民怨沸腾,如今也算用得其所,未曾辜负南离民众的付出。”
根本没有人理他,大火迅速烧遍了每一个人的身躯,所有人颠倒打滚,惨叫之声响彻云霄,早就盖过了李青麟的话语。
邙幽巨斧落地,痛苦在地上打滚,用尽最后的力气指向李青麟:“你登基以来,昏聩修道,莫非全是pian局?”
李青麟默默拄枪于地,闭上了眼睛:“不,那时候……是真的。”
《问道红尘》姬叉
李青麟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守护南离的诺言。
其中最为动人的反倒是最后一句,他闭上眼睛说“昏聩修道,并不是骗局,而是真的”。
这样的话语不但无损于“明君”的形象,反而更为真实鲜活。
光明之处必有黑暗,英雄并不是雕像,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嗯……他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此番累他平白奔波操劳,很是过意不去。”
明河奇道:“就这个?”
“不是……我曾对他说,我宁愿相信大圣已死,也不想接受那只猴王盘膝合十,长生为佛。”李青麟慢慢说道:“烦请道长转告吾友,我虽曾动摇,可终究做到了。”
《问道红尘》姬叉
李青麟最后的话语透露出两层信息:
1.他将秦奕视为真正的朋友。
2.他终究没有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即使有过动摇,仍至死捍卫心中的道。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他抗争一世,对手不是父王,不是东华子,不是西荒的敌军,而是长生之念的诱惑。
其女名“李无仙”恰如其分。
王后抱着孩子走了过来,看着秦弈面前的枪,颤声询问:“国师……是、是不是这个……”
秦弈不忍拨开那握枪尸身上的雪。良久才蹲下身来,扶着孩子的肩膀:“这是你父王的枪。记住,他是南离史上最伟大的王。”
《问道红尘》姬叉
盖棺论定,李青麟便是南离历史最伟大的王。
“那不一样的。此前修仙,半为兴趣半为你。”秦弈叹了口气:“我没有想过,那其实是掌握我自己命运的必须。”《问道红尘》姬叉
秦奕立志,他决心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正式踏上仙途。
PS:李青麟是秦奕之一位知己好友,他的经历影响到了秦奕,也加速了秦奕的成长。逝者已矣,其人格永存。
少女看了很久很久,忽然转身进门,平静地命令:“传我命令,南离从此国师空悬,再无人可任。道巫两术可以作为异术修习,与武道相等。妄议长生者,以妖言惑众论处。”《问道红尘》姬叉
再扣之前的伏笔,车迟国故事的结尾是“猴子教他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便江山永固。”
南离副本的结局是“国师空悬,也敬武,也敬道,也敬巫,不议长生“
再说开头提到的《好了歌》,《红楼梦》原文中甄士隐听完跛足道人唱后也作了一篇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曹雪芹
南离篇的结局也应了这篇解。
不向往名利的李青君成了摄政王。
”不入红尘,不修仙缘“的秦奕”做了国师并坚定了修行的信念“。
”渴望成就一篇伟业,不信仙“的李青麟”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在旁观测,不涉红尘“的明河道长”终究也入了红尘“。
”信长生,修仙炼丹“的前任君主”早早撒手人寰“。
”李无仙“其实便是更大的仙。
另外关于角色名字也可以进行挖掘。
如李青君掌握了君的权力,做了南离的摄政王,攻城灭国,一声令下,人头如雨。
如李青麟符合”麒麟“的特质,正所谓”德才兼备之人“,生于乱世,驱除邪祟。
如”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名字当中就隐含清冷出尘之意。
至于”李无仙“,仙缘更大,却做了当世人皇,继承了父亲的一番事业。
各位书友也可以帮清风点赞,我也希望能够坚持下去,不断从好文章中挖掘好料。
我认为看过这几篇深度解析之后大家多多少少明白清风的性格,那就是”完美主义,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那种,什么是详扫详评,不是废话连篇的水文,而是言之有物,能让大家高呼过瘾的文字。
之前有书友说看清风书评比看小说还爽,多谢你们的赞誉,但我还是要说”我只是一个点评者,或者说是一个搬运者“,设计这些情节的永远是作者,如果要表达谢意,还是多多向作者表示吧。
回到正题,清风认为”姬叉大神“实至名归,单看”南离篇“,其情节布局能力、人物刻画能力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在如今这样一个”网文快餐时代“不计工本地去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实属不易,必须大力,强力,全力支持。
正是有这样的好故事,清风永远不愁素材的问题,单一个南离篇就可以写出8000+的文字,嘿嘿。
最后清风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佳作不断涌现,我也会坚持做网文界的”脂砚斋“,为这些好 *** 更好的注解,谢谢诸位的欣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扫书、书评:《问道红尘》的道》发布于:2023-12-1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