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云——周祥林中国书画作品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 展览共展出周祥林先生国画、书法作品70余幅。 包括画册、条屏、对联、小品、条幅等多种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不同风格的书画,内容精彩纷呈。 每幅作品都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由、真实情感的创作理念。 正如作者所感:“自由是云最崇高的品质,她赋予了人类无限的创造力和美感!”
同时请来了40多位书法名家,用甄、草、隶、篆书写云字。 书法家林修先生、黄敦先生也乐于书写这些云字。 这些云字各具特色,色彩斑斓,犹如展厅内的一条云河,如云朵般绽放,给人以极大的享受。
左一:沉鹏先生的诗《重读黄炎培的周期律》
左二:沉鹏老师的《云》
左三:林修先生的《云》
左四:黄敦先生《云》
“云”
张昆山张世刚梁永林卢树清萧凤皇君徐鸿全亲王周张瑞天文永生朱永玲李文亮蔡顺农高不明奇散华文光魏贾武晓莉张国辉康守永张公子吴传怀程建国张志中夏鹏程唐栓史连伟阿疯丁健飞黄鹏张学文薛占文赵宗团崔世光李金宝吴国宝尤灿丁健任俊伟王晓春唐玉萌常红赵国瑞谢全义刘光杜元元陆雪飞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1993年大四的沉鹏老师不仅云集了“云”,刚刚还受邀展示了他的新诗新书《重读黄炎培周期律》。 特别赞赏。
同时,作为周祥林先生的导师,沉鹏先生对“云”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
手写笔引导水流。
它耕耘万象,永驻春秋。
最可贵的东西叫做自由。
何祥林师兄画展《云》。
桂茂神朋。
沉鹏先生贺词
这既是对周祥林书画的褒奖,也是对周祥林追求艺术精神的肯定。 沉鹏老师奖励青年学子的大师风范令在场观众赞叹不已。 说到这里,周祥林老师说:“我知道这是老师对我的鼓励,以后只有努力、坚持不懈,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恩情。”
现场展示了沉鹏先生的贺词
云(前言)
在歌声中,她是爱与浪漫。
思念时,她是远方,是故乡。
旅途中,她是希望,是力量。
在束缚中,她勇敢而容光焕发。
她无拘无束,常变常新;
她独自前行,面朝群山。
来之时,万朵花开,一朵万朵;
去之时下雨,无争。
她是云!
十岁那年,我在金陵城的河边,
看她满身鲜花,如绣如画;
二十岁,黄山之巅,
看她奔腾激荡,神采飞扬;
三十岁,智利河脚下,
看她低背婉转,若有所思;
四十岁,
五十岁...
《云香衣花香容》
“云间烟花,是人家”
《青海长云黑雪山》
《云中之王降临降临》
“穷而强,不坠青天之志”
...
自由是云最崇高的品质,
她赋予了人类无限的创造与美好!
周祥林
2023 年 3 月 北京麒麟阁
展会现场
展览作品
隶书:云栖简甲纸32cm×90cm
解说:云栖见甲,周祥林礼也。
小优画本 29cm×75cm
解说:东坡先生说:“醉时常执空杯”。 先生说的是酒。
余宇的书画亦是如此。 少时居于金陵。 一日,随父行,至栖霞山。 不想再去了,休息了半天才回来。 后来父亲教于林铁,很高兴。
一日,余思中得了《画万家诗》。 父亲从别处找来《芥子园画册》送给他。 于是,闲暇之余,我就模仿啊模仿,可是没有人手把手教,我就自己动手。
既然长了,看多了宋元的痕迹,就不喜欢芥子园了。 然恩先利,记耳。
余佑喜欢古圣宋元、石涛大帝子的踪迹,四王也深为喜欢。 我深知,古往今来能传仙者,必有其仙光,切不可因不明而误。 可惜我生性迟钝。 自己虽然努力了半天,还是进不了古圣仙境,可是这条路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 嘻嘻,这不像东坡先生啊。
今日因缘际会小山游,归来,小酌而不能,故写此,略写几句。 勒也。 偶尔清溪。
读书笔记《鸡骨录跋》纸15cm×21cm
解说:今日本二元社,复刻欧阳文仲《古志跋文集》欧阳文仲。
前天把米元璋的帖子都看了一遍,也是扶桑的抄本,毫不逊色。 然久读厌倦,初中笔中似有俗意。
余裕元章书,少时甚欢,至今犹写,其风俗沿袭。
于楚不太喜欢文仲恭的帖子。 久而久之,他喜欢得胜过米元璋。 此卷后附游淼跋,有“欧公卷尤贵,因元璋跋”之说,我不以为然。 禹曰:元璋岂可比于楚简文仲公之文章?
余言毕,见卷后洪迈题,接近于之意。 哎呀。
然本卷开头的“先贤遗迹”四字,甚是俗气,神通似文仲公遗物。 故知古今亦如此。 清溪竟然还记得。
读后记 米元璋《洪宪诗卷》纸24cm×19cm
解说:余梅说,书法家米元璋就是诗人李太白,这本洪宪卷就是太白的《江今旧》。 这种方式很像修禅。 不悟禅机,则不能合。
赵宋人物虽以苏、黄、芈、蔡合称,但论封神、君士,晋代只有芈元璋一人,此卷尤急,其余帖子也不错。 ,但有意地匆忙。 此贴的真实性,本人在扶桑打赏过数次,不易模仿。 除了点画,它的安逸是稳定的。 草是绿的。
读帖东坡先生《黄州寒食诗帖》纸24cm×19cm
解说:苏轼被贬谪黄州,种种困难接踵而至。 我亲手打造了东坡雪堂,在人潮中,平凡如长江之水,人气如顶上的浮云。 亲人和朋友分开了,朋友和朋友走了,往日的喧嚣也没有了。 不会痛吗?
从这点来看,东坡也是一个普通人。
禹说,这正是东坡的可敬之处。
东坡老公是父母亲生养的,不是很正常吗? 然而,当他离开黄州时,他才知道屈某不是一般人。 常人怎么能写出赤壁前后的诗,常人怎么能写出“大江东去”,“小舟由此而去,江海送来”。它向东”。 余生”,怎能写出《黄州寒食诗帖》。
曹卿棠由此想到看帖。
坐着画本 39cm×24cm
说明: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我的乐趣。
周祥林想起林阁。
两个朋友画本 29cm×75cm
解说:四大天王和四大和尚都是笔墨高手。 一位古人得之,开辟了古代世界的新思路; 喻楚喜欢“四僧”,羡慕他们的奇观,又喜欢“四王”,欣赏他们平和的山水精神。 周祥林记于麒麟阁。
唐试越竹纸 39cm×17cm
说明:今天偶然试用了这张月珠纸,顿时惊叹不已。 这篇论文的美与这个世界上其他著名论文的美有天壤之别。 近年尝遍名篇,乃得悉亦名明清教。 纸张或不透水,或不冒墨,或遇鳃成浮灰,或入木变钝,令人满意的寥寥无几。
还在奈良、扶桑寻找唐法造纸。 虽然它比其他名篇好,但唐法的简洁性不如其他名篇。 唯有此纸兼具润、细、晚、涩、柔、韧、滑等特点。 像一条姜黄裙子,不平却有一股天然的清香,让人联想到凝霜和山西。
夫纸肇兴蔡伦,兴于晋宋,后代有所学,唐代又起波澜。 因此,唐朝人人珍爱。 然而大唐盛世至今一千多年,其间战乱不断,得唐法者寥寥无几。
富春月竹寨,在青山绿水之中,守唐法,犹如黄大志在纸上书写富春山,令人赞叹。
从前有个汝州人,擅长制笔,而且笔法精良。 然而,他每天晚上只做十把毛笔,早上卖掉。 普通人无法得到它。
今去月竹斋者,有秘法,广为流传,受惠者,皆为天下人。 这种纸也是传承文化的本质。 庶吉,月珠必闻天下。 周祥林接过试卷记录下来。
风景书7号纸 15cm×21cm
说明:偶然来到这里,才知道这里是否还有喧嚣;
偶然路过,才发现自己在一座小桥上。 清溪偶然写的。
杂花7册·纸25cm×17cm
说明:小时候,我住在河的左边。 曾见老画家李维清先生作菊花,皆用吴昌硕之法,纯石鼓笔。 雨欣很高兴。 后宋元明人多写菊,方知非吴之法。 今天突然想起过去,就用我的方法写了这个。 清溪记。
杂花6卷·纸25cm×17cm
说明:写此木槿为赠君慈。 初见时,他的脸是那样的,现在,他的心和脸是那样的。 草青堂的主人也记得。 这绿茶花也被误写成木槿花。 曹卿棠又想起了。
杂花二卷纸本25cm×17cm
说明:只见梅花不见枝。 金陵有梅花山,春天梅花遍地,妙不可言。 只能看到树上梅花的颜色,看不到梅花下曲折的枝条。 今天一不小心,写了下来。 幼时所见,书信所写。 别笑话我是方家的。 清溪而记之。
看书画布偶笔记本 24cm×16cm
解说:最近看了傅抱石、张大千的画,有新的感觉。
傅氏的作品,乍一看气势磅礴,但细看之下,树体表面没有任何力量,更没有真正的能量弥漫。 张的杰出工作可能会受到奖励,但事实并非如此。
而读元人、倪、黄、王、吴之作,则见真气弥漫,形未必有气势。 清溪即兴。
风景书二 纸本 24cm×7cm
说明:游西湖秦淮河天龙八部发布网,最喜欢柳树的颜色。 溪记录。
草书唐刘禹锡《踏词四诗下》纸本34cm×138cm
解说:桃七与六魔擦肩而过,灯下妆容如月下歌。
因为是项王的故宫旧址,所以还是薄了很多。 麒麟阁舟香林草。
山水书8号纸 15cm×21cm
解说:游客不理团游,或独自前往,很有意思。 走过很多路,收获很多。 乃每与古圣同在,思而思之,不知知足,谓之所得。 清溪。
草书四条坪唐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回京》纸180cm×56cm×4
解释:
北风吹地白草碎,八月湖天雪。 顿时,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帘,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驾驭不住他的角弓,将军卫的铁衣难穿。
浩瀚的大海被百尺冰封,阴云密布。 中军为归客买酒饮,胡琴、琵琶、羌笛。
暮雪纷纷落门下,红旗被风冻不能翻。 轮台东门送行,天山路白雪。
转山圈不见你,留白雪上空骑马处。 周祥林曹爷。
纸上看沧海 39cm×24cm
解说:余右居河左,春天来了,桃花柳绿,清澈祥和。
二十多岁后,初居燕京。 冬天来了,寒风如刀,连脸都裂开了。 此刻再思江南,心至极,方知南北之别。 北平还没到塞北,还是这样。 若是到了塞北,那差距就更不可估量了。
夫地南北,亦如老幼。 小时候看诗文就喜欢李白和东坡。 老了喜欢贾谊和景公。
今日偶然读到孟德的《观沧海》,兴致勃勃写下此文,记忆犹新。 周祥林草卿堂。
无限思考绘本 24cm×19cm
解说:二树报同一个结,我一个人在船上; 近山无色寻风神途,思古圣。
写之悦然,意无穷。 清溪。
山水手稿10卷纸24cm×7cm
解释:有意而不为,随意或表现。 我去吧。 溪记录。
思考画本 75cm×29cm
解说:去年禹游江左,时序临秋,山色依旧青翠。 村子里都是木屋,有人站在一处,背对着远山。 让人联想到古山中的高隐。
今日立秋,居宅中,忽思此情,提笔写下。
穆志云:“江南草不凋秋末”,“草不凋”的不限于江南人。
天地之间,人不如一粒尘埃,春秋不易。
清溪记。 题字笔,窗外的秋风忽然又刮了起来。
访友画本 75cm×29cm
解说:所谓元人的笔墨,写出了宋人的山峦。 我觉得很像欧阳文仲恭这个人物,通体改良,更显唐朝风貌。 所以,宋朝四家之中,有黄山姑、米元璋、蔡君陌,却没有文仲公。
不过翻看他在《季古录》中的记载,称他为赵宋之一人也不为过。 清溪录于京。
看泉图本75cm×29cm
说明:世界上有泉水,有很大的,也有很小的; 世界上有人,有很穷的人,也有很富有的人; 世界上有很穷的人,也有很富有的人,人们喜欢大富翁达也。
游于诸泉前,人来人往,问泉之美,不知,问泉之异,不知,不知。泉水中的水。 问他为何在今泉游泳,名气很大。 名声好,国人好。 多么可笑。
然君子名而大,亦喜善而不名者,善而不名者,善而不名者,善而不名者,泉水特别多。
从此泉来者,如高隐者,淡然处世,不求名利,以清明之身,享清山河之滋养,心如天上浮云,独自漂泊,漂泊。 这不就是君子的想法吗?
于洋古君子,今日写完此图,忽而遐想,遂写以自娱。 清溪而记。
观瀑图册 75cm×29cm
解说:于今偶尔想起去年游历的山水,心情舒畅,故作此图。
奈何,画毕竟是画。 周祥林住在云端。
春天绘本赏析 75cm×29cm
解说:南宗之美,在于图后文字之美,不言而喻。 这种方式是极其不可能的。 文学家不拘于诗文,大游山水,穷困潦倒,艰苦卓绝,而其所居者,或数十年,或为不能断命者。
世人每称北派千岩万谷,叹其繁复,谓之难,不解南派画之繁复,谓之易,那些不真正了解其中奥秘的人。 周祥林也想起来了。
云山论画图本75cm×29cm
说明:古今蒲彩都被认为是难色,认为色彩有雅俗之分。 其实,色何以雅俗? 雅俗之别,不在 *** ,而在笔法。 笔俗,万色不俗,故知万色美,亦有毛笔。 笔不美,天下无美,古今中真正懂得此道的人并不多。
今天没什么事,就写这图玩玩。 周祥麟写于麒麟阁。
春山画册 42cm×28cm
说明:眼前有点春意,所以手写了。 我不像任何人,我不知道我应该像谁。 一如春风绿树,似往年,又非往年,其美如明月,清澈明朗,与去年也大不相同。
女士,为什么不这样生活呢! 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世代相传,世代不同,世代不同,世代相传,其美无穷。 清溪连记起来,不亦乐乎。
周祥林
字若惜,名清溪、清塘、麒麟阁等。
书法、绘画、写作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江阴市杰剧学院副院长
出版专着《花音百音》、《字间百音》、《匆匆行军》、《周祥林画集》、《风雅若溪丛书(九册)》、《周祥林草书将入》 《酒卷》、《周祥林篆书古诗集》、《周祥林书法集》、《周祥林国画集》、《清塘山水随笔》、《草书古诗卷》、《冯亚若溪周祥林书法展》集》、《汉墨唐运周祥林书李白诗书书集》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寻风神途 “云——周祥林中国书画展”北京》发布于:2023-04-0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