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城郊庙歌(三)
奇妙天乐歌
《南齐书·乐府志》载:“节天歌,汉章帝元和元年,班固奏《周歌·载善》以祭祀农神。晋傅宣作《晚祀农蚕》一诗、《迎送神》一诗、《祭农蚕》三首,皆描写农事。胡道安作《祭农》一诗,乐府传旧歌三篇。永明四年,节天令江淹作歌。淹不沿用胡复的《祭农送神》和《祭神》。”
【迎神、送神之歌】
皇车行进,金车行进。教诲如镜,音乐如饰。夫妇引领,顺从绿野。圣灵兴盛,温柔。
【神的筵席】
玉觞饰以,绣簋陈以,方谢种良种,永滋养民生。
○ 梁雅乐宋
《隋书·音乐》说:“梁初,郊祀、宗庙、三朝之乐,皆用宋、齐元会、永明礼乐,但改“嘉祚”为“永祚”,去掉“永制乐”。何同知、周舍提出:按《周礼》说,王出入奏“望夏”,重大祭祀、朝会皆用此乐。但汉代,皇帝在庙堂奏“永制”,朝会奏“黄夏”,二乐有别,与礼仪不合,于是去掉“永制”,复用“黄夏”。是因自秦汉以来,皇帝即称帝大禹神途,故改“望夏”为“黄夏”。武帝定国乐,定名为《雅》,取《诗经序》俗话说:“说天下事,述四方风俗,名为雅。雅,正也。”《论语》云:“孔子从卫归鲁,正乐,雅、颂各得其位。’故谓雅终十二,天数也。于是去掉踏步乐,加去食雅。大臣出入,奏君雅;皇帝出入,奏黄雅;太子出入,奏隐雅;诸侯出入,奏阴雅;祝寿酒,奏须雅;去食,奏勇雅;牲畜出入,奏地雅;祭发血时,奏《羽雅》;神灵降世迎送时,奏《真雅》;皇帝饮福酒时,奏《仙雅》;焚葬时,奏《阴雅》;词皆由神约作。平日,祭素之后,改雅歌,命萧子云作词。因无动物,故省去《地雅》和《羽雅》。
【御雅三首】
《隋书·乐记》载:“皇帝出入,奏黄雅,出自《大雅》‘君王威严,俯视威严’,郊野及太庙皆用。”
皇帝德行高尚,总是受到欢迎。他建陵以迎皇后,垂缨以镇神。各国使臣纷纷到来,各国人民纷纷前来朝见。
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乙。戎衣覆天祖,罗汉散落。星光璀璨,天行缓缓,宁静致远。
宫车在朝廷前,皇冠在阳光下。蓝色和金色的纱裙,绣花裙。昆虫的花朵散落,日月的光辉再次流淌。
【聚酯纤维】
《隋书·乐记》云:“祭祀时奏‘笛牙’,出自《礼记》‘三月洗牛’,用在明堂、太庙两郊。”
大典隆重,其礼隆重。有祭祀,安放于国门。无恶无罪无禁忌。献上肉身,言万世大业。轻视帝王之德,仰视神灵之意。百福受之,福气可期。骏马在,子孙欢庆。
【优雅的】
《隋书·音乐志》载:“‘牷雅’之曲,以头发、血液为助奏,取自《春秋左氏传》中‘祭祀之脂油’,用以奏牷雅乐,于明堂、太庙二郊使用。”
返本还本,养尊处优,复往复来,表诚意。仪容仪态俱备,祭祀孔明。祭品待供,碑文拜供。茧子饱满,簪子庄严。脂粽开,我碗满。厨艺娴熟,格鲁试音。多福齐聚,福气聚。
【真雅诗三首】
《隋书·乐记》云:“降神迎送之乐,取《尚书·大禹谟》‘至诚动神’之说。南郊降神用‘怀胡皇’,北郊迎神用‘地德普’,两郊明堂、太庙送神皆用‘吾有明德’。”
心头顿时一片恐慌,放眼苍茫,心地纯洁虔诚,走出黑暗,降入无形,帝王庄严,百官仰视,百姓礼仪,神途开阔,我敬奉光明神灵,我感动天地,通透玄奥大地。
地德浩瀚,昆丘险峻。举羽笛,鼓声应鼓。显神威,显诚意。引海山,骆岳统御。唯有福,万津皆有。
我有光明德行,香气不及粟。祭祀的玉孔已备,喜供只为旅人。设金帷,和乐已备。礼节达生死,酒菜恭敬奉上。鼓铃送来如云,远方的祝福与我同在。
【仙雅】
《隋书·乐府》云:“天子饮福酒,奏《献雅》,取自《少老崔实礼》云:‘尸饮五次,王洗玉盅,献于臣。’今饮福酒,亦有古时献盅之意,于明堂、太庙两郊用。”
庙宇庄严,天地庄严。供品相同,我受福。我光明,无愧于历史的庇佑。
【易雅诗二首】
《隋书·乐记》云:“《易雅》奏于辽麦,取自《周书·大宗伯》‘祭天君’、‘祭六祖’二字。‘自贡昭光’为辽,‘盛乐四居’为卯。”
紫霄宫辉煌璀璨,太乙玄妙,下凡人间,高踞天庭,载玉载玉,备祭祀,云雾清澈,天柱高悬,照耀人间,升腾青烟,为神明祈福,吉祥如意。
大乐奏,宫廷协奏。神灵庆和,福气聚并。八变有序,三祭完结。祭祀以玉葬,功德赏赐。悬笞为履,抛土造风。道不虚,事由情致。帝王气势磅礴,堪比佐华、宋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大禹神途 第3卷 城郊庙歌(三)》发布于:2024-09-1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