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辽阔,孕育了56个民族。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服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节日。 蒙古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他们如何庆祝这些节日? 下面就和三通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 他们大多数生活在中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也是中国外蒙古的主要民族; 此外,蒙古族也分布于俄罗斯联邦。

蒙古人自称“蒙古”。 “蒙古”这个名字最早记载于中国的《旧唐书》和《契丹国志》,意为“不灭之火”。 “蒙乌”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译,最早出现于唐代。 蒙古人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左右的唐代望见江(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 蒙古一词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蒙古”、“蒙古”、“蒙古”等等。 “蒙古”字样,最早见于《三朝北梦会编》引述的《阳望江上录》。 在古蒙古语中,“蒙古”一词的意思是“原始”。

1206年,铁木真在鄂南河畔举行大 *** ,建立蒙古王国。 铁木真被尊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 于是蒙古开始成为这个民族的族名。 随后,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西征打通了亚欧之间的陆路交通线。 1260年,忽必烈自立为蒙古大汗,定都中都(后改为大都)。 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1] 1368年,明军入大都,脱焕帖木儿北迁,其子孙仍以元为国号,高丽王朝被称为“北元”。 1942年11月26日,以蒙古人民党为首的“蒙古临时人民 *** ”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分裂运动,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秘史》与《蒙古金史》、《蒙古起源》被誉为蒙古人民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

蒙古族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很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鬼节、那达慕、吉/俄/卜、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1、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时举行。 这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化、体育、娱乐大会。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有令人赞叹的射箭,有竞技的棋艺,还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大会开始前,男女老少都骑着马,穿着节日盛装,不顾长途跋涉,前来参加比赛、参观。 会议的之一个项目通常是摔跤比赛。 摔跤手脚穿高筒马靴,下身着宽缎摔跤裤,上身着“照/德/格”(一种皮马甲),脖子上围着彩色围巾。 装饰物“江/格”模仿了古代骑士在田野上大踏步走一圈的情景。 赛马也是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比赛开始,车手们一字排开,个个都系着彩色腰带、彩色围巾,洋溢着青春活力。 赛马开始和结束时都会插上各种彩色旗帜。 只等号角一响,骑手们飞上马鞍,鞭打马匹,一时红巾如箭飞舞。 更先到达终点的人将成为草原上最受赞誉的运动员。 射箭比赛也吸引了很多牧民。 技术高超的人,能打出百枪,赢得观众的掌声。 “那达慕”大会也是农牧业物资的交易会。 除工农副产品外,还有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粉、黄油、奶块、奶豆腐、酸奶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

2.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主要以喝马奶酒为主,因而得名。 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等部分牧区。 一般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持续一天。 为了庆祝丰收、相互祝福,他们除了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用“手煮肉”招待客人,举办赛马活动,邀请民间歌手演唱贺词,并向蒙古老医生赠送礼物。 相传,那达慕节就源于此。

3. 烧/灯/切片

每年农历10月25日,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灯/烧/酥/油/灯来庆祝。 河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鄂/闽/县大部分蒙古族不再烧/灯/节; 乌苏市的蒙古族在元宵节期间不烧/灯/灯超过一天,而以各种娱乐形式代替。 娱乐活动 蒙古族传统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歌、民间舞蹈等。 有集体舞、独舞、男女双人舞、伴歌舞等。 舞蹈优雅大胆,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独特特色。

4. 中国新年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新年称为“夕/恩/吉/尔”,即新年。 又称“白节”或“白月”,与乳类食品的洁白密切相关。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起源,说法不一。 一是据五世/世人/ *** 喇嘛所著《黑白计数问答》一书记载:“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攻占西夏都城,举行盛宴庆祝他的成功,并以此为庆典。” 蒙古历之初,将星月称为正月。”星月是指农历12月16日至1月15日,比农历晚一个月。蒙古历延续于鄂尔多斯面积是以百月、五月、六月等序数来表示的,从这一点来看,蒙古历的正月就是农历四月。据史料记载,从元朝开始,蒙古族就接受了由于是汉历,所以蒙古族的白月恰逢汉族的元旦,这就是蒙古族“春节”的由来。临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立灯杆。过完年,要把院子打扫干净,搞好室内卫生,在佛前摆一个小佛坛,在佛前摆上大块的煮羊肉。供奉祭坛,并供奉乳制品、面制品。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 过去,祭祖仪式期间,还进行打铁活动。 蒙古族有一个古老的“山打铁”的传说,人们将其视为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 夜晚灯火通明。 有的甚至邀请蒙古族民间艺术家说唱《乌/里/歌/尔》(蒙古书)。 青年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不参加歌舞的女孩们聚集在一起玩“莎/哈”(ga/la/ha)。 守夜到午夜通常是一种习惯。

近年来,蒙古族的春节虽然与汉族大致相同,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许多蒙古族传统习俗仍保留,如吃“手把肉”等。除夕之夜,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庆祝新年。 首先,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 晚辈磕头,晚辈行礼。 长辈收到礼物后,要向弟弟、侄子、子孙表达祝福。 祝福完毕后,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人朋友就开始互相拜年。 长途旅行的人必须骑马或开车。 磕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之前结束。

在偏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出来之前,经常在一起玩耍的人们还有“哈/巴/德”(打/黑/额头抹黑,大部分是锅底的灰。

5.火灾日

火节,也称为崇拜/火节。 它主要来源于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 火祭仪式在农历12月23日晚上举行。 可能是受到汉族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影响。 但蒙古族自古就有祭火的习俗,这是农历新年的前奏。 火祭开始前,全家到院子里(有的在火坑或火炉前),由大祭司(家里的长辈)先摆祭、烧香。 然后拿一捆柴火点燃,将酥油、白酒、肉类(牛羊肉)等祭品放入火中,在长辈的带领下,全家向火磕头。 主礼者还祈祷:——感谢火神的祝福,一些不洁的东西被扔进了火里。 请火神原谅。

6、祭祀敖包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活动。 这一天,牧民成群结队前往敖包祭祀。 他们在敖包上供奉佛像,竖起经幡,并在敖包前供奉牛、羊肉、奶制品等。 然后喇嘛们烧香烧灯,念经念咒,祈求神灵保佑。 众人从左到右绕敖包三圈,希望迎来畜牧业丰收之年。

7. 麦/德/尔/杰

麦/德/尔/节是纪念弥勒佛的节日。 该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节日当天,各寺庙都悬挂弥勒佛像,附近的牧民纷纷到寺庙进贡烧香朝拜。 如果寺庙里有活人/佛,则由活人/佛主持,如果没有活人/佛,则由大喇嘛/玛/主持。 拜完佛后,大家在古孜达(旗长)的带领下进行射箭、赛马、后记摔跤等蒙古族传统娱乐活动。

8. 元宵节

元宵节被蒙古族称为“祖乐”。 该节日于农历10月25日举行。 这是一个小型的宗教节日。 据说是为了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卡/巴。 这天黄昏,家家户户在高坡上搭起木架,点上自制的灯。 这盏灯的灯芯是由芨芨草制成的。 芨芨草的数量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而定,用涂有黄油或羊脂的棉花或羊毛包裹芨芨草的头。 点灯后,人们从左到右转三圈(如有喇嘛,喇嘛带路),然后洒酒祭天,磕头拜佛,祈福。祈求佛祖保佑长寿、平安。 每个蒙古包里都挂着用面团做成的小油灯,整夜点亮,象征着世界永远光明,人们长寿。

9. 塔/克/升/干/段

塔、克、勒干、杰蒙古族每年夏季都会举行以部落为中心的大型祭敖包活动。 敖包一般置于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 对敖包的崇拜可能源于古代的山祭,是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崇拜的表现。 祭祀敖包时,同部落的牧民骑着马、骆驼,带着酒和肉来到本部落敖包所在的山上。 届时,人们先献上哈达,然后活佛或达拉玛带领众人围着敖包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 若天旱,则祈雨,使大地水草丰沛,牲畜兴盛。 祭祀敖包后,赛马、后记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就开始了。

蒙古族风俗禁忌

骑马、乘车到牧民家做客时,不能穿过家门、“玛尼红”杆,也不能越过马杆。 接近主人家时,缓慢行走,早点下马下车,一是尊重主人,二是不惊扰牛群。 绊马器要倒挂在马鞍上,马鞭不能带入屋内。 进入蒙古包前,将马靴放在门外。 进入包内时,请勿踩踏门槛。 进入包内后,坐在包的一侧。

蒙古族牧民喜欢双件,不喜欢单件,所以如果给主人送礼物,更好每种物品都是成对的。 到达牧民家时,请先向主人问好,然后询问天气和牲畜情况。 即使当时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也要说吉祥话。 不要一进门就坐在炕桌前面。 如果主人谦虚,当然你也不必太客气。 但是,你必须盘腿而坐,尽管这种坐姿对你来说很不舒服。 切记不要坐在锅上,即使天冷,也不要到火炉、火炉边取暖脚。 主人敬酒时,应用双手接。 不要用左手向主人传递东西。 宴会上,无论是接酒还是敬酒,卷起的袖子都必须放下。

离开袋子时以同样的方式走。 告别主人后,主人返回蒙古包后上车或上马。 主人敬茶时,客人应鞠躬,以双手接茶。 睡觉时,脚不能向西北伸。 如果包里有病人燃火神途,则在门外右侧系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招待客人。 不准用烟袋或手指指人,蒙古人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 蒙古族妇女坐月子,满月前不准进屋。 他们在门上做标记:生男孩的,在门的右侧挂一根用哈达或棉布包着的树枝(像弓箭一样)。 如果是女孩,门的左边会挂一块红布。 严禁客人打骂狗。 绝对禁止使用用红布捆扎的牲畜。 参观宗教仪式时应注意:不要鲁莽干预; 参观时请勿发表评论或发出噪音; 不要模仿; 不要吸烟或走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燃火神途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发布于:2023-07-01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