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学、就业、参军前都要进行眼科检查,其中色觉检查是常规检查项目。色觉检查的意义何在?首先,是职业需要,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化工、医药等行业的人员必须具有正常的色觉,否则不仅影响工作质量,还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事故。其次,色觉检查可作为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等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测指标,并可测量白内障术前视锥细胞功能状态,评估术后视功能。
那么我外公有色弱会遗传吗,色觉到底是什么?色觉是如何产生的?传说中的“色盲”和“色弱”又是什么?让我从头说起。
色觉是我们对颜色的感知,是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眼球视网膜和人脑中引起的感觉。色觉的机制目前多以“三原色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视锥细胞(内含相应的感光色素),对红、绿、蓝三种波长的光特别敏感。当不同波长的光进入眼球时,能引起敏感波长相同或相近的视锥细胞不同程度的兴奋,从而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色觉;如果三种视锥细胞受到相同程度的刺激,则产生白色的色觉。色觉缺乏或色觉异常,即为色盲或色弱。
绝大多数先天性色觉障碍(包括色盲、色弱)为伴性隐性遗传。色盲是由于某些视锥细胞缺乏而引起的色觉障碍,如对红色敏感的色素缺乏症为红色盲,对绿色敏感的色素缺乏症为绿色盲,对蓝色敏感的色素缺乏症为蓝色盲。单色视觉又称全色盲。全色盲极为罕见,患者不能分辨颜色,只能看到明暗,如同看黑白电影,同时视力下降,有眼球震颤,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中,以红绿色盲和绿绿色盲较多见,通常统称为红绿色盲。若三种视锥细胞均不缺乏,但对某种颜色的辨别能力较弱(感光色素配比异常),则称为色觉缺陷,红绿色盲亦较多见。红绿色盲及色盲在男性的发病率约为5%,女性约为0.5%。若色觉异常并非由遗传因素引起,而是由视神经或视网膜疾病引起,则称为获得性(后天性)色觉障碍。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色觉障碍者通常看不到颜色识别的问题?这是因为正常人通常通过颜色来识别,而色觉障碍者只能通过亮度和经验来判断。当他们识别由相同亮度和不同颜色的斑点组成的图案或数字彩色图片时,他们的真实颜色就会暴露出来。这是最广泛使用的色觉检测方法,称为伪等色觉测试,适用于临床调查。检测色觉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 Nagel I 色盲镜被认为是诊断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的金标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传说中的“色盲”和“色弱”到底是什么?》发布于:2024-06-2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