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入手,便会爱玩如深海,节操都成为过去。

原本最亲华的游戏厂商之一,后来却沦为“八国语言,唯独没有中文”的代表,这段爱恨情仇的始作俑者或许要从这款游戏里找起。

对于很多RPG爱好者来说,《博德之门》这个名字肯定是耳熟能详的:《博德之门》、《龙腾世纪》、《质量效应》、《无冬之夜》、《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都是角色扮演领域的知名名字。虽然近几年《质量效应:仙女座》遭遇了一波差评,在游戏市场上惨败并饱受质疑,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即将发售的《圣歌》中的风头,受到万千玩家的期待。

相信RPG迷们对于这个LOGO都非常熟悉,在很多大作的开场都能看到这个LOGO。

在国内玩家眼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常现象:在已经飙升为全球第二大游戏市场的中国,它是少数几个“支持八种语言,但不支持中文”的顽固厂商。结果,大名鼎鼎的《质量效应》系列与中国玩家无缘。幸好,明年即将推出的新游戏《圣歌》将收录简体中文。这种不同寻常的“坚持”,似乎表明中国市场在它眼中微不足道,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十几年前,当国内游戏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它就已经与国内玩家上演了一系列爱恨情仇。

计划中的大作《》尚未公布具体发售日期,但其官网每天都挤满了心急如焚的粉丝

不同于现在“永不出中文版”的固执,20年前与黑岛工作室合作的名作《博德之门》中文版问世,当时游戏文本由近几年几乎销声匿迹的第三波软件有限公司在华本地化,但当时它与奥美电子、中电博雅、天人互动等代理商一起扛起了国内海外正版游戏市场:相信老玩家们都会记得小时候新华书店音像部或游戏专卖店正版游戏包装盒上大大的“第三波”的字样,就连笔者本人小时候放学后也经常去学校对面的新华书城,爱不释手地把玩《上古卷轴3:晨风》、《家园2》、《无冬之夜》等精美的外盒。 我甚至反复阅读上面印刷的简介和游戏截图,在脑海里想象这些游戏有多好玩——但包装上大大的“68元”和“98元”却让人望而生畏。要知道,那个年代,一顿肯德基餐费还不到10块钱。但对于粉丝来说,略高的价格并没有阻止他们购买游戏:《博德之门》和《无冬之夜》这两个引入中国的系列,在当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当时,从海外进口正版游戏还是一种奢侈品,1998 年推出的《博德之门:剑湾传奇是首批进口游戏之一。

即便国内单机游戏市场在 2000 年至 2008 年期间被盗版摧残,但公司仍然对中国市场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两款游戏系列出口到中国后表现不错。现在看来,正是这种期望给公司带来了重大打击:打击来自一款由公司自己设计开发的中国武侠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翡翠帝国》。没错,这是一款由外国人创作的武侠游戏。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悲剧主角。

Xbox版的《翡翠帝国》从封面上就带有一股“西方中国味”,但在玩法上,国产武侠游戏却很难与之媲美。

VOL.1 耗时四年研发的葱油番茄酱

《翡翠帝国》是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首先,光是“诚意满满”并不能形容开发《翡翠帝国》的专注与付出——无论是影响力和续作一直延续至今的《龙腾世纪》和《质量效应》,还是借用其他IP和版权的《无冬之夜》和《旧共和国武士》,在开发周期和投入上都无法与《翡翠帝国》相比。对于《翡翠帝国》来说,它不仅是其首个原创大IP,更是公司两位创始人的“梦想工程”(连代号都直接称为梦想工程),用儿子来形容也不为过。游戏本身的开发周期长达4年,在所有游戏中排名第二——之一是至今仍“默默无闻”的《圣歌》(2018年已秘密开发6年),就连最成功的作品《质量效应2》也只开发了两年。

《翡翠帝国》的开发时间是史上更优秀的RPG游戏之一《质量效应2》的两倍,足见其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执着与热爱。

如此漫长的开发时间让《翡翠帝国》拥有了非常丰富的世界观和支撑文化,游戏创作者为了完善和解放世界观,甚至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虚构的语言供角色使用!

虽然美国国民剧《星际迷航》中的克林贡语、奇幻巨作《指环王》作者托尔金大师所创造的精灵语都被观众津津乐道,而《塞尔达传说》中的“海拉里克”和《模拟人生》所创造的“西姆朗”也是游戏界的佼佼者。但《翡翠帝国》中的“凡凡语”包含了超过2500个单词,这在游戏界依然是一个纪录。其加拿大总部附近的阿尔伯塔大学语言系学生沃尔夫被特意邀请来协助开发。拥有语言学和语音学双博士学位的沃尔夫在面试时凭借一口流利的克林贡语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或许这就是宅男之间的相互欣赏吧。

我们还从开发者处了解到,这种自创语言是为了表现游戏中人物的“恭敬和优雅”,发音较为柔和,听起来类似蒙古语——虽然精神可嘉,但站在我们中国人的角度,实在不如直接采用华南地区的方言,不但地道,而且也是所谓的“吴侬软语”,不是吗?

它们都是人造语言。《塞尔达传说》系列中的海拉鲁语只是26个英文字母的变形,而《翡翠帝国》中的番番语却有超过2500个口语词汇。

虽然游戏为了“在游戏内容的表达上更加灵活”而采用了虚构的世界观,但游戏中的建筑、场景、人物服饰都经过精心研究,各有原型。繁华的客栈、庭院深邃的府邸、古佛林立的寺庙,无一不是雕梁画栋、青砖黛瓦的建筑;这些具有民族风情的精美建筑,主要源于宋代的宅邸风格,但加入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显得颇为陈旧,但在十几年前,这已经算是一流的画面表现,再加上精心打造的布景,还是别有一番美感。

层层嵌套的古代建筑,加上“小桥流水、民居”的风景,很好地诠释了游戏环境构建上的“中国风”。

场面很棒,中国武侠氛围绝对有

为了在动作中展现武术和功夫的质感,《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使用的奥德赛引擎并没有使用,而是开发了“无限”引擎,以适应游戏中更丰富的动作元素。

即便以今天的角度来看,《翡翠帝国》的战斗系统也相当周到,甚至可以说是出类拔萃:普通攻击、破防重击、防御性格挡、灵活闪避都有其用处和优缺点,战斗并不是冲上去瞎按按钮就能解决的;游戏中可以学到各种武学套路和招式,但不同招式的区别不在于伤害量而在于攻击方式,是近身快速的短距离连击,还是拉开距离的鞭腿,战斗中切换让玩家仿佛真的化身为一名武学高超的侠客,融各门各派于一身;游戏中还有武学标配的蓝条——内力(“气”)的设定,玩家可以消耗内力或恢复生命值,或增强攻击力,甚至可以开启“子弹时间”来减缓游戏时间的流逝; 同时,玩家与敌人的招式都具有起点和止点,甚至在游戏中成功移动到敌人身后也会打断对手招式的效果,这也使得走位与意识在游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种充分体现“以智取胜”理念的战斗系统,并没有像很多RPG那样,将激烈的战斗悄然降格为比人数的“大小比较”游戏。再加上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让游戏中的肉搏战显得既逼真又不失行云流水的 *** 。

游戏中敌我双方的武术动作均由专业武术运动员捕捉,让人赏心悦目。

后来,游戏界出现了不少模仿者:最近的是多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赦免者》,该游戏去年闯入Steam全球销量前五,但在武术动作的表现力和丰富度上超越了它;更遥远的则是国产网游《九阴真经》,其战斗系统与《翡翠帝国》相差不大,但“锤子、剪刀、布”式的互相克制更为明显,这使其缺少了不少深度。

《赦免者》这款游戏融合了八极拳、形意拳、太极拳、十八般兵器等多种中国拳法,为国外游戏厂商学习中国武术动作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VOL.2 有形无神:文化代沟

“你挺胸挺背,昂首低肩抬肘,然后弓步入地,三寸深。‘轰’的一声,一道火龙从这一拳中飞出,将你面前的数名敌人烧成了滚滚葫芦。地面上出现了一盘人肉烧烤盛宴。就在你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地上的尸体白骨脱离了血肉,化作了一只只不死的骷髅,再次向你袭来。”

这招火龙召唤术,是“我右拳开天,化作龙”的另一种诠释。

但除了“徒手格斗”和“近身格斗”之外,游戏中其实还有法术可用——但与其说是中国本土的法术或魔法,不如说是披着不同外皮的“西方魔法”:

除了本章开头可以一拳打死恶龙的“惨烈烈焰”之外,还有可以从掌心喷射冰块或岩石进行远程攻击的“冰尘”和“不朽石”,能激起强风震慑敌人的“大风暴”……更有变身招式,玩家可以抛弃人类躯壳,变身为包括蟾蜍怪、马头怪(或许是马面怪neta的一种)、玉傀儡等各种怪兽。题外话:西方奇幻对各种傀儡、傀儡玩偶情有独钟,《炉石传说》中的“玉傀儡”其实和英文中的这个jade golem是一样的。 游戏中的敌人往往是一些典型的西方奇幻怪物如“鬼怪”、“亡灵怪兽”、“骷髅兵”,经常会让玩家在战斗中失去游戏感:说是“魔法”,但整体风格却像“仙侠”,如果是仙侠的话,各种怪物和法术又太西方奇幻了。这种不中不西的怪异风格,让整部作品的实际游玩体验就像是啤酒和绿茶混合在一起,难喝又伤胃。

“动作不错,神似不行”或许是《翡翠帝国》表达武侠文化最贴切的评价:动作、招式非常逼真,甚至远胜于国内,但由于国外开发商的文化差距,游戏在国人看来有些可笑。最贴切的例子是《功夫熊猫》中的鬼魂“师傅”,由汉语拼音“”和英文单词“”组合而成,让玩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李逵遇到李鬼一样。

有些怪物的设计看上去就像B级恐怖片里的怪物,这让玩家对主角斩妖除怪的旅程感到担忧。

幸好,还有一些神秘而可爱的兽人角色……

虽然动作表现很亮眼,但《翡翠帝国》毕竟是ARPG而非ACT,虽然有连击、打断、走位等元素,但锁定式的战斗还是让它无法摆脱时代的束缚,技术的不成熟、制作团队的眼光略显局限都给它戴上了枷锁。同样,《巫师》也晚了几年问世,初代《巫师》与《巫师》系列最后两部作品更大的争议就在于其战斗系统:玩家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按下鼠标左键才能发动连击,而不是像续作那样自由挥剑,这也让恶魔猎手屠魔驱魔之路的起点显得不那么过瘾; 但也有玩家认为,《巫师》在限制攻击时机和方式的情况下,能够拥有远超前两代丰富的战斗动作和华丽的剑术,这也是游戏系统对功能限制的妥协——毕竟《巫师》初代发售时,号称显卡杀手,拥有当时更先进的游戏画面。可以说,《巫师》和《翡翠帝国》都是在枷锁中跳舞,不可否认后者在当时制作的游戏中拥有最强的战斗性能。

《巫师》原创的“点击节拍”战斗风格让玩家又爱又恨

《翡翠帝国》中的角色声誉系统也受到当时 RPG 游戏中流行的善恶二元论的制约,非黑即白的系统设定迫使玩家在侠义圣母与自我中心的反派之间做出选择。所谓的“张开手掌”路线和“握紧拳头”路线与前作《旧共和国武士》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后者表现为沐浴在善良之力的光明面或堕入邪恶之力的黑暗面。而几乎同期发售的《神鬼寓言》系列对这个系统的探索更为深入,它以“业力”作为衡量数值的名称,但最经典的是玩家在游戏中的路线选择会反映在主角的外表上——表情、体型、宠物、皮肤、发型都各不相同,这也受到不少玩家的称赞。

在人性和魔法之间做出选择。《神鬼寓言》的主角将有显著的外貌梯度

似乎总有人对这种二元对立的人物路线情有独钟,比如《翡翠帝国》中的“张开的手掌”与“握紧的拳头”,《旧共和国武士》系列中的“光明”与“黑暗”,《质量效应》系列中的“反叛者”与“榜样”,而《龙腾世纪》则更加直白,只是善与恶。从设定上来看,这种做法也可以理解:将玩家的选择限定在两个,可以利用有限的设计资源在每个选择中填充更多的细节和内容,也可以用两个最经典、更具代表性的人物路线来增加玩家的代入感。仅有的两个例外是与黑岛工作室合作的《博德之门》和《无冬之夜》九阴真经类似武侠网游,但这两个系列以《D&D》龙与地下城规则为设计依据,因此都沿用了规则中已经定义好的九大阵营。

“绝地武士,西斯正在等你!”

笔者认为比较好的人物路线系统属于《永恒之柱》系列和《巫师3》:前者将阵营与名声分开,将玩家为主角塑造的角色和与NPC互动的影响分成两个评价体系;后者不局限于数字,而是将各种互动事件串联起来。NPC对主角的反应不仅取决于主角是谁,还与主角做过的事有关,这让《巫师3》中的互动更加自然合理。

虽然《翡翠帝国》这款游戏已经将年度最精妙的系统融入到了剧情决策方式中,但这种只有两种选择的方式还是让玩家缺少了那种侠客随心所欲闯荡江湖的自由感。

VOL.3 巨额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除了在“武侠”的表现上磕磕绊绊,犯了“画虎画狗”的失误外,游戏的其他方面至少可以在所有武侠游戏中排进前三——甚至在RPG史上也是一笔浓墨重彩的巨额画龙点睛之笔,也得到了媒体的认可:IGN评分高达9.9分。但后来者看来,如此诚意满满、投入巨大的游戏,就像是一条打结的吊索,慢慢被套在了游戏的脖子上。

IGN对其给出了高达9.9的评分——“!”

2005年4月12日,XBOX独占的《翡翠帝国》发售。现在看来,这是它走向失败的之一步:当时XBOX已经在与PS2的激烈战斗中落败,被PS2牢牢踩在脚下;而当时PC的战斗力更是堪比游戏机,玩家更倾向于用键盘鼠标来体验RPG;最后微软也在2005年11月发布了这款新主机,作为老主机的XBOX的关注度也大幅下降。

虽然《翡翠帝国》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各大游戏媒体均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甚至称之为“新世纪最伟大的RPG之一”,但它在玩家中却并不受欢迎:游戏品质虽然过硬,但却不足以让玩家专门为它购买一台XBOX——在当时,PS2才是主机之王;这也是它首次推出主机独占游戏,而且是一个全新的IP,大部分老粉丝还在守着PC;另外,这次它并没有选择让它一举成名的西方奇幻(龙与地下城),也没有使用之前火爆的美国国民IP星球大战,而是选择了在美国玩家群体中比较小众的东方题材。

种种因素叠加,让《翡翠帝国》最终以失败告终,销量惨淡:发售时位列XBOX四月游戏排行榜第二,但两个月后便跌出榜单,甚至发售一年后销量仅38万份——而前作《旧共和国武士》一年销量超过100万份。经过四年的努力,得到如此惨淡的成绩自然让人难以接受,于是两年后的2007年,《翡翠帝国》移植到PC,出现在了玩家的视野中。

《翡翠帝国:特别版》移植到PC上没能拯救这款优秀的游戏,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翡翠帝国》只是增加了一些贴图,视觉效果几乎没有提升:两年前还算中上水平的画面,如今却已近乎落后于时代。只能说正处于游戏机飞速发展的时代。只达到诚意及格线的移植,加上两年的落差,让它无法在北美市场打赢翻身仗。多年的开发和移植,加上销量不佳,让公司濒临倒闭——于是2007年10月,EA宣布以8.5亿美元全面收购该公司,这家传奇公司的独立生涯就此结束。

可以说,这笔收购虽然延长了 EA 的寿命,但也让 EA 的敛财恶习深入了它的灵魂。于是在 2008 年,一款更没诚意的《翡翠帝国:特别版》诞生了:增加了一个可选角色,强化了 AI,增加了几个武术动作——在当时,这对于其他公司来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更新补丁而已!但《翡翠帝国:特别版》确实很“特别”——它彻底和中国玩家决裂,再也没有在游戏中加入中文。

放大看右下角,有“北京中电博雅科技有限公司总代理”字样。

当时代理《翡翠帝国:特别版》并负责本地化工作的公司是中国电子博雅,现名为Sugu Games。

作为中电博雅引进的大公司制作,加上其独特的武侠题材,人们对其有着很强的信心,强到忘记了当时正是国内游戏市场最黑暗的时期:藏经阁、芝麻开门、超白金……这些名字,简直就是当时正版代理商的噩梦,它们不仅是国内玩家的引路人,更是国内游戏市场的毁灭者——49元、69元、99元的游戏?谁会买?街角的音像店5元一张就卖,装完就可以换。就在中电博雅满怀热情地翻译、打包、压制正版《翡翠帝国》的时候,很多玩家早已玩完扔到一边,甚至吐槽:“老外做的真是奇怪的东西!”

官方海报上大大的汉字“新年快乐”……中国玩家:阿姨,你是谁?

翡翠帝国正版销量究竟惨淡到什么程度?虽然没有数据,但从那时开始有货的翡翠帝国正版盒装版在十多年后还能在山果网买到,就足以说明问题。某种程度上,那些想“送大礼”给中国玩家,或者干脆布局中国市场的人,自然是怒不可遏。爱恨交织,游戏官方中文版不再发行。相比于目前海外游戏只要加上简体中文就能取得可观销量,只能说:命啊。

如今,如果一款游戏的菜单中没有几个中文翻译,你就不好意思卖它了。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国内玩家对《翡翠帝国》不感兴趣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盗版猖獗,更重要的一点是,游戏折射出了西方社会多年​​来对中华民族的误解与刻板印象,让游戏本身成为了这方面的缩影,国内玩家不看好这款游戏也不足为奇。

VOL.4 扭曲与进步:西方对亚洲文化的看法转变

虽然《翡翠帝国》在游戏内容、系统、品质等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这种误解却存在于游戏的各个方面。这里仅举一例:游戏中所有角色都是细眼,也就是所谓的“亚洲人眼睛小”,所有男女NPC都是尘埃落定的房客。中国古典文化中,男性的“剑眉星目”和“悬胆鼻”,女性的“细眉秀目”和“美目”在游戏中都化作了细眼缝。

很多国内玩家对于这种基于西方文化印象而创造的面部特征是无法欣赏的。

游戏里的女性虽然身材姣好,但是却都穿着与武术格格不入的奇怪衣服。

身材再好,颜值也是零

高清版中人物脸部虽然经过“美颜”,但脸型并没有改变,只是化了很浓的妆而已。

东方玩家表示,这样不对……我们不喜欢额头突出、眼睛大、鼻子大、嘴巴大

这才是角色设计应该的风格!

中国人的形象被西方文化“妖魔化”已不是什么秘密。熟悉美国电影史的读者一定对美国电影界早期的中国人“傅满洲”的形象并不陌生:面色蜡黄、身材瘦削、鼠目寸光、两道长眉的他,身穿清朝官服,相貌阴险猥琐;内心邪恶,有统治世界的野心;才智过人,拥有三个博士学位,是语言学天才。以他为主要反派人物的一系列小说和电影,在上世纪初风靡美国、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而这一形象的走红,也得益于所谓的“黄祸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威胁极大。这一充满明显种族色彩的理论的走红,也催生了“傅满洲”:邪恶、强大,但他的天才却不为“白种人的正道”所用。

“傅满洲”这个名字显然是对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指涉。在他之后,美国文化将所谓“丑陋刻板”的中国人形象深深根植。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亚洲人或者中国人,要么是一系列阴谋背后的野心家或者疯子,要么是侍奉正直主角的小跟班。前者包括漫威漫画《钢铁侠》中主角的宿敌“满大人”:这个满大人在英文中直译为“满大人”(),经常把钢铁侠打得自顾不暇;后者,比如《青蜂侠》中主角的跟班加藤——李小龙和周杰伦都曾饰演过这个角色。

在现代西方文学作品中,傅满洲经常以反派的形象出现,他的整个形象都透露着强加在他身上的邪恶。

但是,这种扭曲和诽谤在布鲁斯·李(Bruce Lee)的受欢迎程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英雄的象征和香港功夫在好莱坞的电影中都非常熟悉。由李·李(Ang Lee)赢得奥斯卡奖的电影《蹲式老虎》,《隐藏的龙》和各种功夫武术电影,也从四个伟大的经典作品《水保证金》,《三个王国的浪漫》和《西方之旅》中借来了。

到目前为止,对于任何广播与亚洲相关游戏的,如何在封面上进行 Bruce Lee是他们的强制性课程,而“ Jade ”也不例外。

尽管误解仍然存在,例如,在游戏行业的制造商眼中,中国的元素正在成为“东方帝国”的“热门商品”。遗憾的是,该行业充满了三个王国主题,但没有人选择了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的交战时期。 最期待的是“全面战争:三个王国”,尽管它不是基于历史工作“三个王国的浪漫”(不是指科伊(Koei)制作的游戏),而是根据“三个传奇的浪漫”(The The of of Thre of Thre )的武器,这是一个相对良好的武器,而是一个相对良好的武器S势必会成为玩家的盛宴。

我们的三个王国主题也非常受欢迎。

随着国家的增长,我相信将有更多的海外游戏作为中国文化为主题,并且随着游戏制造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游戏将避免重复“翡翠帝国”的错误,这是“所有人,但没有灵魂”,并为国内玩家提供了更好的作用。

- - 与您的朋友圈分享 -

过去的亮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一款武侠游戏让 BioWare 与中国市场“分手”》发布于:2024-06-27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