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GPU领域的老对手近日推出了16nm帕斯卡架构显卡GTX 1080和GTX 1070,凭借着比上一代同级别产品好上不少的性能,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广泛关注。不过这种关注度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一款价格更符合广大游戏玩家胃口、性能也相当出色的新甜品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目光。而这款更受关注的新甜品显卡,就是AMD“北极星”显卡RX 480,它采用了全新的14nm工艺,基于GCN 1.4架构。
AMD RX 480必须要有更亮眼的东西才能成功从近期竞争对手推出的新品中吸引到众多游戏玩家的目光。首先想到的是,6月1日AMD在台北正式发布这款显卡时,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那就是两块RX 480的性能可以媲美GTX 1080,甚至在部分项目上超越后者显卡交火要求,可见RX 480这款“甜品”会有出色的表现。
其次,AMD现在已经公布了RX 480的官方售价,8GB版本1999元的售价也相当诱人,毕竟GTX 1080、GTX 1070的性能显然很强,但它们的售价却不一定能让大多数游戏玩家轻易接受,而属于甜品级别的AMD RX 480的售价显然更符合大多数游戏玩家的胃口。
另外,虽然显卡已经率先进入1X纳米时代,但是AMD显然更加激进,因为这款显卡的10个核心采用了更先进的14nm工艺,这自然说明随着RX 480显卡的到来,AMD在GPU技术上已经超越,正在引领整个GPU行业。
正是因为这三点,让6月29日晚9点全面发布的AMD RX 480成为了最受关注的显卡产品。现在,我们请来了AMD核心AIB合作伙伴蓝宝石提供的RX 480显卡公版——蓝宝石RX 480 8G D5,为对这款显卡感兴趣的网友们展示其全貌,并在此献上大家期待已久的RX 480详细评测。
“北极星”10核心规格与架构解析(上)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困扰人类无数年的问题的答案可能要等到无数年后才会真正浮出水面,但GPU还是显卡先出现的答案似乎早就尘埃落定了(看似很简单)。只有GPU制造出来之后才会被送到各个显卡厂商手中,成为PC内部对游戏性能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显卡,不管是独立显卡还是集成显卡。因此本文之一部分将重点介绍RX 480显卡的GPU——10。
AMD GPU逻辑架构图
AMD Fiji GPU逻辑架构图
AMD 10 GPU逻辑架构图
我们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RX 480显卡内置的十核GPU的逻辑架构图,基于这张逻辑架构图我们将其与上一代GPU、斐讯GPU进行对比,从上面几张图片中的内容来看,大家似乎觉得AMD十核GPU所采用的第四代GCN架构,还是在原有优秀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虽然这么说没错,但这次AMD的“改进”力度会加大不少,无论是它的显示核心、计算引擎、指令调度器、几何处理器、多媒体核心、显示引擎、二级缓存还是显存控制器等等,都显得“焕然一新”。
首先,AMD 10 GPU 的几何引擎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内置的图元丢弃加速器( )在初始建模前会根据 3D 图像的距离逻辑,过滤掉用于建模远处物体的曲面细分指令。因为距离远,那部分建模是没用的,无法在视觉上看到,但仍然会消耗性能。因此它会抛弃这部分,不进行曲面细分,从而提升几何引擎的效率。新创建的索引缓存可以服务于更小的几何实例,以减少数据移动,释放内部带宽资源,提高原始吞吐量。
其次,经过AMD的优化,通过减少流水线停顿、增加指令缓冲区容量、提高单线程、调整L2缓存等多项措施,AMD 10 GPU的效率提升了15%(RX 480 vs. R9 290)。
AMD 10 GPU的内存控制器也进行了更新,使得搭载该款GPU的RX 480显卡的内存频率相比之前同样采用GDDR5显存的产品有大幅提升,达到了8个32位内存控制器,使其内存带宽提升了不少。内存压缩技术的加入,通过算法优化,可以将很多重复的素材和信息压缩存储,提升存储空间利用率,增加数据传输速度。因为图像是由不同色彩组成的,像素越相似,可以压缩的比例就越高,更高可达1:8。
“北极星”10核心规格及架构解析(下)
更大的L2缓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AMD 10 GPU的带宽需求,降低了显存的功耗,从而提高了其能效比,并且给AMD 10 GPU的显存压缩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在不改变显存位宽和频率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显存带宽。
接下来要解释的是AMD 10 GPU逻辑架构图中额外的HWS(硬件寄存器)单元,它是AMD针对2016年爆发的前沿技术——VR虚拟现实而设立的模块,旨在优化VR虚拟现实的音频、视频和实时任务,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AMD 10 GPU的显示引擎将正式支持HDMI 2.0a、1.3两个最新的输出标准,这也为4K体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前在GPU中已经出现的XDMA,在10 GPU中也可以继续使用,并出现。因此,玩家在使用RX 480显卡组建多卡平台时,在R9 290X上,仍能继续体验到被称作“黑科技”的“无桥交火”功能。
除了架构细节上的优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由于10是一款甜品级GPU,它的规格自然是比不上前两款旗舰级GPU斐讯,不过36个CU(2304个流处理器)对应4个着色引擎的规格还是保证了这款产品拥有不错的规格。另外,由于AMD 10 GPU的显存配置回归到了GDDR5,所以它的布局也仿佛“回到了从前”,1个32位显存控制器对应1颗1GB GDDR5显存颗粒,形成了(8个显存控制器)+8GB GDDR5(8条显存)的显存规格。再加上RX 480的GPU-Z截图,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它的GPU频率设定为1120/,显存频率设定为。
上图是RX 480与R9 390X,R9 390,R9 380X和R9 380的规格对比图,供大家参考。
14nm工艺带来更高能效
虽然AMD 10 GPU的架构还是在原有GCN架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并非全新的GPU架构,但是这款GPU的制程工艺相比斐济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就是从28nm直接升级到了14nm,比起老对手来说要激进很多。而AMD 10 GPU的制程工艺已经更加先进,这自然也让搭载它的RX 480显卡得到了不少方面的提升。
首先,由于采用了14nm工艺制程,RX 480的10个GPU核心在保证更佳性能表现的同时,可以大幅降低GPU的功耗,从而大幅提升其整体能效比。据AMD介绍,AMD“北极星”()GPU的能效比是AMD R9 270X的2.8倍。
同时由于采用了14nm Fin FET工艺,10 GPU的GPU核心面积也大幅缩小,根据GPU-Z的测试结果显示,10 GPU的核心面积为232mm²,相比同级别老款产品R9 380X的GPU核心面积(366mm²)要小很多,看上去就像是一款入门级的新GPU。
RX 480 重写 VR 入门级配置
2016年VR虚拟显示技术的爆发带动了相关游戏设备的出现,其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吸引了无数游戏玩家的兴趣。然而VR设备对于硬件性能,尤其是显卡性能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很多游戏玩家感觉自己被这项前沿技术拒之门外,因为大多数游戏玩家使用的都是低端显卡,无法满足VR技术的性能要求。
不过随着显卡性能的飞速发展,进入VR游戏世界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随着AMD RX 480显卡的到来,想要进入VR游戏世界的玩家终于可以用一张甜品级的游戏显卡来畅玩各种VR游戏了。
在STEAM平台推出的性能测试——一项测试PC性能是否满足VR虚拟现实设备要求的软件测试项目——中,AMD新一代甜品A卡最终得分为6.8分,已经达到VR Ready的要求。你不需要花大价钱去买4000甚至5000元的高端显卡,搭配RX 480,就能流畅运行大部分VR应用了!
RX 480能够成为一款VR RAEDY显卡产品,其10颗GPU内部的HWS(硬件寄存器)单元为VR虚拟现实的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AMD的技术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AMD技术主要通过提升舒适度、兼容性以及带来精彩内容等方式,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舒适度方面,最新的数据锁存器、异步着色引擎以及多GPU协同,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低的延迟、更流畅的画面,以及更真实的临场感和沉浸感。兼容性方面,可通过直显(-to-)功能直接输出图像,虚拟现实头盔实现即插即用。内容方面,游戏反馈更快,帧率更高,让虚拟现实照进现实,为用户带来更流畅、更震撼、更具沉浸感的娱乐体验。
AMD Raeon RX 480 显卡拆解(上)
AMD Raeon RX 480显卡的外观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再是秘密了,因为这款显卡已经在京东开启预售有一段时间了。
注:本次拆解使用的是蓝宝石参考RX 480。
相比于华丽的“泰坦皮肤”,RX 480在外观上保留了AMD一贯简洁朴素的设计风格,并没有提供现在非常流行的“信仰灯”等可以增加酷炫感的设计。
翻到RX 480显卡的背面,我们可以看到其并没有配备同样是“潮品”的背板,而且显卡的PCB并不长,比导风罩还要短。
拆掉RX 480显卡的散热器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PCB相当“短”,视觉上并没有比上一代R9 Nano长多少。
AMD RX 480显卡搭载了10nm工艺的GPU,拥有2304个流处理器、144个纹理单元、32个光栅单元,默认频率设定为1120/。
显存方面,AMD RX 480显卡共搭载了8颗单颗容量为1GB的GDDR5显存颗粒,组成了8GB GDDR5的显存规格,至于它的显存频率,则是等效显存频率。
AMD RX 480显卡配备了单个6针辅助供电接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难以战胜的新甜点:首款14nm显卡Radeon RX 480详细测试》发布于:2024-06-2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