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lis
1603年3月,伦敦还笼罩在萧瑟的风雨之中。当贵族们勇敢地向虚弱的伊丽莎白询问谁来继承王位时,童贞女王回答道:“还有谁?当然是我的苏格兰侄子!”她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砍下侄子的母亲——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头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贵族血统要传承下去。于是操着浓重苏格兰口音的詹姆斯一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爱丁堡来到伦敦,开创了斯图亚特王朝。
詹姆斯一世“英格兰的所罗门” (1566 年 - 1625 年)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特别痛恨历史上的两位英国国王。一位是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称他为“血和脂肪做成的污点”。另一位他痛恨的则是詹姆斯一世(在苏格兰被称为詹姆斯六世),他直接称其为“母猪”。或许是因为他把天主教带回英国,狂妄地宣扬几百年前的“君权神授”,而且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以至于宫廷里的男宠们都穿着女装四处游街示众。场面想必十分引人注目。
但除了这些荒唐行为,这位国王还做出了一些微不足道(其实很值得称赞)的贡献:一是他创造了英文版《圣经》,二是他坚决不参与欧洲的战争,并将精力保持了几十年。认为他爱好和平的人们奉承他是“英国的所罗门”,欧洲的外交官则半讽刺地称他为“欧洲最聪明的傻瓜”,这也是詹姆斯一世留下的绰号。
查理一世 “斩首之王”一世 (1600-1649)
查理一世不需要绰号,大家都知道他是英国历史上之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民众斩首的国王。至于他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为何落得如此下场,看似苏格兰出身的查理与伦敦议会相处不融洽,其实不识时务、以自我为中心、前后矛盾才是这位国王丧命的根本原因。
“我不管,我只想收钱。”“我不管,我只想打架(烧钱)。”“我不管,我只想杀任何我想杀的人。”
这位老国王的作风当然没有奏效,最终,汹涌澎湃的舆论和克伦威尔领导的不耐烦的议会把他送上了断头台。不过,在身体被斩首之前,查理一世良好的贵族教养帮他挽回了局面。他说:“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我欢迎死亡。我原谅所有人,特别是那些处死我的人。”在国王头颅被斩下的那一刻,“成千上万的观众痛苦地 *** 着。”
查理二世 “快乐国王”二世 (1630-1685)
查理二世应该是英国历史上之一个自封为“快乐之王”的君主,这多少有点“活在当下”的禅宗味道,这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和看透人性善变有关(最惨的时候,他曾像猴子一样抱着树干躲了一夜)。另一方面,聪明狡猾的查理也借此机会安慰民众:我不会像克伦威尔笔下的清教徒那样没有人性。
宵禁解除,宴会恢复,大多数弑君者都得到了宽恕,只有克伦威尔被埋葬。他的葬礼并不平静。心怀怨恨的快乐国王下令挖出他的尸骨,对他进行“审判”和“鞭笞”。快乐国王在位期间,涌现出牛顿等大人物,还发生了伦敦大瘟疫和随后发生的火灾。当黑死病在伦敦肆虐时,快乐国王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乡间别墅里,日夜唱歌跳舞。
虽然他看上去并不是一位英明的统治者,但当时的英国民众却对这位国王极为宽容,甚至出于愧疚和对失去父亲脑袋的补偿而宠爱他,给了他足够的金钱去挥霍,甚至主动为他开放了几项征税权。
詹姆斯二世(1633 年 - 1701 年)
詹姆斯二世是查理一世与亨利埃塔·玛丽亚王后第二个活下来的儿子。不同于他的哥哥充分吸取了父亲的悲剧教训,也不同于查理二世圆滑变通,詹姆斯二世是一个重度天主教徒(也是英国最后一位天主教国王),他照搬了被斩首的父亲的伎俩。于是斯图亚特王朝爆发了光荣革命,结束了这个愚蠢偏执的顽固分子的政治生涯。也是从光荣革命开始,英国国王基本上就等于一个傀儡了。
除了这些麻烦不断的男性国王之外,笼罩在女性继承人头上的“灭绝”阴影也加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终结:詹姆斯二世的长女玛丽二世32岁时因天花去世,仅统治了五年;玛丽的妹妹安妮的健康问题更加严重:她怀孕十七次,流产十四次,她的孩子大多早逝。唯一幸存的男孩也在11岁时去世。安妮女王去世后,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就此结束。
英国历史上,斯图亚特王朝首次成功统治了苏格兰王国、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室,但整个王朝却常常遭到英国人的反感。其原因在于苏格兰出身的詹姆士一世没有融入英格兰的 *** 传统和议会权这一重要的统治文化,不理解英格兰人强烈的权利意识:斯图亚特王朝的“自然王权”思维让他们可以随意解散议会,在未经议会同意的情况下试图强行征税,以顽固天主教徒的姿态进行宗教迫害。因此,查理一世在革命期间被议会以“叛国罪”处死,成为英国历史上之一个被民众处死的国王;光荣革命发生在詹姆士二世统治时期,从始至终一波三折。
但另一方面,这种反反复复的斗争也使得英国议会逐渐强大起来光荣王朝,使得英国领先于欧洲国家,很早就走上了议会制国家的轨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为什么每个人都讨厌斯图亚特家族?》发布于:2024-06-1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