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更先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正如诸葛亮评价袁绍、曹操时所说,竞争的胜负“既由天命所定,亦由人谋所致”,伟人之举,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同样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那么,蜀汉的灭亡,谁的责任更大呢?
今天我们就“苍蝇蚊子一并打死”,不论官职大小,只看他的所作所为对蜀汉灭亡的影响来评论此事。
蒋述:开城投降导致汉中失守
魏伐蜀之战,蜀国防守战略的失败,是从姜蜀开始的。
当时姜维采取的是“聚粮聚兵”的策略,意图先让魏军进入汉中,再让汉中守军在汉、乐城、阳安关抵御魏军,然后由姜维率军断绝魏军退路,给予魏军歼灭性打击。
大战开始之后,蜀军各方势力其实都相当强大。
姜维凭借巧妙的机动,在较短的时间内挣脱了邓艾的牵制和诸葛绪的阻拦,回到了主战场。
韩、乐城中的蜀军坚决抵抗魏军,暂时守住了城池。
只有最为关键的阳安关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与后来修建的韩、乐两座城相比,阳安关的防守条件要好得多,蜀军只要坚守,完全可以坚持到姜维到来。
可是……因为姜述的原因,阳安关很快就失守了!
蒋述原为吴兴太守,因政绩不佳,被撤职,派去协助镇守阳安关。
所以,姜姝对姝寒很是不满!
魏军赶到,姜述说道:敌军来袭,只守城不攻,并不是好策略。
伏潜说道:“我们奉命守城,只要坚守就行,如果违抗命令开战,既损兵折将,又辱国仇家恨,死了也没用。”
江恕摊开底牌:你守城有功,我战有功,请大家各奔东西吧!
于是姜述率军出战。
结果姜叔出了关之后,立刻投降了魏军,魏军趁机进攻,一举攻破了关口!
阳安关失守之后,魏军不但攻下了汉中最为重要的据点,而且还从阳安关获得了大量的后备军需,大大改善了形势!
这样一来,姜维所谓的“聚粮募兵”已经无法实行,而蜀国的屏障汉中也被魏军攻陷了!
“无汉中,无蜀”,蜀汉灭亡之门彻底打开了!
如果姜维不背叛,魏军或许就无法攻下阳安关,也或许就无法在汉中站稳脚跟,那么,即便姜维不能如愿给魏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却也很有可能守住汉中,从而粉碎魏军灭蜀的企图!
马邈:江油投降,邓艾秘密渡阴平,大获全胜
阳安关失守后,姜维退守剑阁抵御魏军。
魏军无法渡过剑阁,已经开始考虑撤退。
邓艾偷偷穿过阴平,企图从剑阁外的一条小路突破防守。
邓艾率军克服重重困难,秘密渡过阴平,到达江油。
但江油的蜀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对面的邓艾却秘密而来真三国无双5夷陵之战王平,且已精疲力竭,根本不可能携带攻城器械,后续补给也多次面临被切断的危险。
因此,江油的蜀军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阻拦邓艾深入蜀地。
然而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先到,果断投降了!
这样一来,几乎断绝支援、精疲力竭的邓艾获得了大量补给,进入了平原地区,实现了他离开剑阁后的战略目的!
可以说邓艾能偷渡阴平,是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谋略和胆识,又有马邈投降的帮助!
诸葛瞻:致命一败
江油失守后,蜀汉大惊,派诸葛瞻率军讨伐邓艾。
当时黄权的儿子黄崇建议诸葛瞻立即镇守险地,坚决阻止邓艾进入平原。
但诸葛瞻到达阜城之后,却犹豫了,赶紧撤出阜县,在邓艾的攻击下退守绵竹关。
到了绵竹关,诸葛瞻不守关口,而是主动出击,背对关口,向邓艾发起进攻,结果被邓艾一击全军覆没!
诸葛瞻无法打败邓艾,这并不奇怪。
但在双方兵力差距不是太大(诸葛瞻甚至可能略有优势)且地形有利的情况下,一战而毁掉蜀汉最后的希望,实在是太错误了。
本来邓艾的计划是离开剑阁,然后和钟会一起对付姜维。
幸亏诸葛瞻速战速决,才使得邓艾有机会一举攻下蜀国!
诸葛瞻临终前,对自己在内不能除掉黄皓,在外不能制止姜维,在外打仗也不能打胜仗,罪孽太深重了。
可以说,诸葛瞻的自责,丝毫不为过!
诸葛瞻对于蜀汉的灭亡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黄浩:扰乱政事,破坏国防战略
黄皓是公认的导致国家灭亡的叛徒。
黄皓的罪行确实很严重。
1.造成政局混乱。
蜀汉虽然弱小,但其政权始终比较可靠。
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都是聪明人。
董允死后,黄皓逐渐掌握朝政。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蜀汉政权开始陷入混乱,开始“内部崩溃”。
姜维之所以出征大中,是蜀军防御体系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其原因就是姜维惧怕黄皓的迫害。
2.阻碍姜维的部署,使防御战略彻底扭曲。
魏军发起灭蜀之战之前,姜维便已察觉到一些端倪,上表奏请廖化加强阴平桥头堡、张翼率兵加强阳安关。
但黄皓却相信巫婆的预言,认为魏军不会进攻,便阻挠了姜维的建议。
随后蜀军防守的失败,正是因为姜维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阴平桥防守不力,被魏军诸葛绪占据,虽然姜维以漂亮的机动突破了诸葛绪的封锁,但也损失了宝贵的时间。
而正是因为没有张翼这样的将领镇守阳安关,才使得姜述的野心得以实现,导致阳安关乃至整个汉中的沦陷!
其他导致蜀汉灭亡的人物,要么是职业失误,要么是面对强敌太怕死,只有黄皓才是祸国殃民的奸臣!
蜀汉灭亡后,邓艾非常痛恨黄皓这样的奸人,便将黄皓囚禁起来,准备处死他。
而黄皓却通过贿赂邓艾身边的人,逃过了一劫!
姜维:过度的军国主义削弱了蜀国;侵略性的防御战略打开了亡国之门
姜维是一位文武双全之人,并且对蜀汉忠心耿耿,所以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和评价。
但是,蜀汉的灭亡,姜维却负有巨大的责任!
1、过度的军事侵略和不断的北伐,导致蜀汉国力进一步消耗和衰败。
姜维继承了武侯的遗志,决心北伐,他的心情很好。
但事实上,姜维北伐的弊端远远大于好处!
随着魏国国力的恢复,双方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姜维北伐时,虽然攻下了狄道,但还是被迫放弃,由此可见当时的北伐已经没有机会增强国家的实力了。
所以,不仅益州派的文官,就连廖化、张翼等人也反对姜维不断北伐!
但姜维却从未停止过北伐,甚至直到蜀汉灭亡的前一年!
而且姜维用兵作风大胆鲁莽,导致了段固大败等“兵散将散”的悲惨局面,给蜀汉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蜀汉灭亡之时,国库里的钱财还没有刘备入川时赏赐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的钱财多,可见蜀汉已经积贫积弱了!
后世这位皇帝虽然以无能著称,但是却没有进行过什么大规模建设这种“烧钱”行为,所以蜀汉之所以穷困潦倒,多半是受到了姜维北伐的影响吧!
2、采取冒险的防御策略,打开门抓贼。
蜀汉在汉中的防御战略,一直是以魏延独创的战略为基础:利用秦岭天险,阻击魏军。
姜维认为此法虽能抵挡魏军,却起不到多大歼敌效果,于是改用“聚粮募兵”策略,不守外险地,放魏军进来,再全歼之!
军事战略上稍微冒险一点是可以的,但姜维却冒着影响蜀汉存亡的风险,这显然是过于激进了!
诚然,姜维的计划因为黄皓的阻挠和姜庶造反的“意外”而失败,但若姜维没有采取如此高风险的防守战略,又怎么会因为这些“意外”而导致蜀汉王朝陷入亡国之危呢?
而且姜维也清楚蜀汉内部问题严重,所以才避开大中,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这种需要大量协调的高风险策略,无异于自杀!
姜维忠厚忠厚,文武双全,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深受后人同情甚至敬佩。
但是,姜维作为蜀汉最后的支柱,对于蜀汉的灭亡却负有很大的责任!
刘禅:一位平庸的统治者
在谈论蜀汉的灭亡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的说黄皓负主要责任,有的说姜维负主要责任,有的说诸葛亮负主要责任,甚至还有的说刘备负主要责任。
而对于刘禅这位亡国之君,后人最多称呼他为“愚昧之人”,却并不认为他应该负主要责任。
意思好像是:他反正就是个傻子,何必追究他的责任?
其实,亡国之君,应当为亡国负主要责任!
上述黄皓、姜维的错误,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刘禅的身上。
蒋琬死后,刘禅已然“亲政”,成为“真正的君王”了!
黄皓给朝廷带来混乱,但他只不过是刘禅身边的一个“小吏”,黄皓之所以能带来混乱,是因为有刘禅这个主要靠山!
姜维因见刘禅庇护黄皓,担心受到迫害,便逃往大中!
姜维频频北伐,群臣不敢反对,但是刘禅却完全有能力阻止他!
黄皓在征得刘禅同意后,才阻挠姜维提出调动的建议!
诸葛瞻临终前说自己“对内不能除掉黄皓,对外不能制止姜维”。其实诸葛瞻哪有权力和实力做这些事?也只有刘禅有权力做这些事吧!
魏军攻蜀时,镇守南中的霍弋主动请求率兵援救,结果刘禅却糊里糊涂地说不用了,让他回去吧!
若是霍弋前来救援,当邓艾来的时候,刘禅为何会让毫无军事经验的诸葛瞻带兵阻拦邓艾?
最后,当邓艾到达成都的时候,蜀军主力还在,蜀国还有大片的领土。
可以说,若是刘禅坚持抵抗,蜀汉还不至于灭亡!
然而,刘禅很快就投降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蜀汉的灭亡最应该负责任的人,就是他们的君主刘禅。
其他负责人
此外,常见的“责任清单”上也经常能看到几个名字。
不过,我个人认为将他们列为“罪魁祸首”并不合适,因此我把他们列在“其他”类别中。
1.刘备。
认为刘备要为蜀汉的灭亡负责的观点,主要是指夷陵之战。
蜀汉本来就最弱,夷陵之战的惨败更是让国力削弱。
2.关羽。
认为关羽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主要是指关羽丢掉了荆州。
随着关羽的惨败,刘备集团彻底退出了荆州。
因此“隆中策”的设想,其实已经不可行了。
3.诸葛亮。
归咎于诸葛亮者主要指出其北伐不成功,浪费了国力,而且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蜀汉后期人才济济。
我个人认为,如果蜀汉不能进一步发展,不能恢复汉朝,这些人确实是主要的责任人。
但把蜀汉的灭亡的责任归咎于他们,却不合适。
比如说刘备。
诚然,夷陵之战刘备的惨败,让本来就虚弱的蜀汉雪上加霜,造成了蜀汉国力的下滑。
可是,如果没有刘备,甚至也不会有蜀汉,又何谈蜀汉灭亡的责任呢?
刘备死的时候,蜀汉还有完善的国防体系,还有自立的根基,还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蜀汉不能做大做强,有刘备的功劳,但蜀汉最终的灭亡,不能怪他。
再比如说诸葛亮。
诸葛亮屡次北伐均失败,未竟使命便去世,未能实现还故都、恢复汉室的理想。
刘备没有做到的事,他也没有做到,仅此而已。
至于有的朋友认为诸葛亮后继无人培养得不够、北伐消耗国力的观点,那就更难接受了。
诸葛亮留下了蒋琬、费祎等执政团队,从投降将领中培养出来的姜维、从中层将领中提 *** 的王平,都是蜀汉中期的顶梁柱。
只用一个州去对抗中原,能选拔出多少人才呢?
诸葛亮北伐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国力消耗,但是诸葛亮治蜀名声大噪,他去世时留下的局面比他接任宰相时刚经历夷陵之败要好得多。
刘备、诸葛亮虽然都有缺点,但总体来说,他们对于蜀汉的贡献远远大于他们的过失。
最后我们来说说关羽。
关羽死的时候,蜀汉还没有建立,能把蜀汉的灭亡归咎于他吗?
上述这些人对于蜀汉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说他们对蜀汉的灭亡负有任何责任,那就太过分了。
蜀汉灭亡,要地驻军投降,军事将领拿国家生死做赌注, *** 官员以鬼神之言来决定生死攸关的军事部署,国君也轻易投降……
从上到下都是如此,蜀汉怎能不灭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蜀汉灭亡的责任更大是谁?》发布于:2024-06-0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