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混乱、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当时大部分地区的统一,人民过上了期盼的安定生活。

与稳定的生活相应,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宋代商品经济达到了新的高度。

作为商品经济的受益者,宋代女性的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女性时尚消费渗透到了经济之中,成为宋代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宋代女性服饰消费:爱美、追求时尚

中国古代服饰一向追求等级与礼仪,但这一传统在宋代被打破。在这样一个崇尚美丽的朝代,宋代女性的服饰趋向于超越礼仪。

宋代妇女上衣主要有露背上衣、广袖上衣两种。

首先要介绍一下“褙子”,根据史料记载,“褙子”是一种长袖、直领的长衣,类似现代妇女的风衣。

最初,背裙并不是宋代妇女的统一服饰,只有地位较低的妇女才会选择背裙。但后来,背裙的一个优点被发现,背裙开始在宋代妇女中流行起来。

那么它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相对于其他的女装上衣来说,后背有更容易行走的优势,这对于饱受厚重服装折磨的妃嫔贵妇来说,简直是个好消息。

《宋史·车服志》记载:“乾隆七年,定日常服饰,皇后、妃嫔皆着大袖彩领,着长裙,披肩,佩玉佩,后背彩领皆用绛绸,与大臣无异。”

于是背带便在后妃、贵妇中流行起来,进而在整个宋代妇女中盛行起来,看来宋代妇女对于时尚的把握非常准确。

第二是大袖,大袖并非宋代妇女首创,而是宋代妇女对晚唐五代风格的一种延续。

大袖衫,因袖子宽大而得名,是宋代贵族妇女最常见的上衣。

在贵族中,宽袖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互相炫耀财富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宽袖上添加的装饰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普通女子来说,大袖一般都是用极其粗糙的生布制作的,虽然都叫大袖,但其价值却是无法相比的。

与现今社会相似,裙子在宋代成为女性更流行的下装之一。

从长裙、丝裙、盘裙,到追裙、百褶裙,宋代妇女对于裙子的偏爱可见一斑。

长裙在唐五代已初具规模,成为庄重的象征,宋代长裙更是成为妇女出席正式场合的必备服饰。

相较于长裙的严肃,罗裙更多的体现了宋代女性对时尚的追求。

“十年宅不舞,今调红绸裙待客。”宋代诗词中多次提到绸裙,并逐渐成为宋代女性的时尚选择。

百褶裙是五代时期盛行的一种裙式,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妇女都可以穿百褶裙。在宋代,“褶”受到高度推崇,褶子越多,妇女的地位就越高贵。

至于旋裙,则是为了让女性骑马时更加方便而穿的功能性裙子,其特点是裙子前后中间各有开衩,方便女性腿部的活动。

追裙,俗称“骑马裙”,创制于宋理宗年间,也是为了方便骑马。

与今天琳琅满目的女鞋相比,宋代妇女所穿的鞋子却有一种单调感,宋代妇女所穿的鞋子主要有尖头鞋、凤头鞋、平头鞋等,其中又以尖头鞋最为流行。

尖头鞋的鞋头小而尖,无疑对穿着者的脚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当然这也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在我们的印象中,女子缠足盛行于清代,但宋代已出现女子缠足的现象,当然这是一种审美扭曲的倾向,但缠足确实更适应尖头鞋。

贵族妇女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常常在鞋子上绣金线和珍珠。

与尖头鞋的流行相对应,宋代妇女的袜子也制成尖头状,也是为了更好地迎合缠足的习惯。

用罗丝织成的袜子,薄而轻,柔软美观,深受贵族妇女的喜爱。当然,一双这样的袜子也很昂贵,要上千元。

2、宋代女性化妆品消费:粉、胭脂、眉药不可或缺

宋代爱美女性对化妆品也有独到的见解,粉、胭脂、眉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若欲将西湖比西施,淡妆浓抹皆宜。”宋代爱美女子化妆的之一步就是要白皙,那么要选择什么样的粉底呢?

宋代妇女最常用的粉底是铅粉,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铅,因使用时需加水调和,所以又称水粉。

由于铅粉具有优良的化妆效果,铅粉的消耗量大大增加。

但宋代女性又面临一个新问题:如何选择优质的铅粉?

此时桂圆粉的出现,为女性提供了优质的铅粉,看来古人还是很注重品牌的。

桂粉一经推出,便受到宋代女性的普遍推崇,一时成为粉底的首选。

女人化妆的过程自然离不开眉毛的处理,因为眉毛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女人面部最性感的部分。

从《西都杂记》中“文君美人,眉若远山,面若莲花”的记载中,可见古人对女子眉毛的推崇之深,眉毛也成为古人评价女子的一个重要标准。

那么宋代女子用什么画眉呢?

答案就是墨水。我相信这个答案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它确实存在。

《云麓满钞》有言:“今人不以黑眉笔,而以墨汁”,正回答女子用什么画眉的问题。

当然,画眉用的墨汁与平常写字用的墨汁有很大区别,画眉用的墨汁通常被称为“落子黛”、“黛落”。

对于宋代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眉制品自然也商品化了。宋代妇女使用的眉制品被称为“眉七香丸”。这种眉制品原本是南宋都城临安的特产,后来被宋代商人销往全国各地。

胭脂是古代妇女使用的面部化妆品,它的由来颇为有趣。

相传胭脂的使用源于匈奴的胭脂山,山上长满了胭脂花,人们采摘花朵,榨出花汁,可以凝结成脂,这种脂可以用来化妆,这就是胭脂的由来。

到了宋代,胭脂行业已不再局限于小商贩,因为宋代妇女对于胭脂的需求量巨大,已经形成了相关的产业。

如《孟良录》中提到的北漳古胭脂铺、绣衣坊,以及冉洪王氏胭脂铺等,都是胭脂行业的典型代表。

由此可见,妇女对胭脂的消费又会反过来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代妇女使用的胭脂还有一种很独特的东西,那就是润唇膏。

顾名思义,它是女性嘴唇上的装饰品。其实,唇膏是古代女性化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最早用来修饰嘴唇的是朱砂,但是朱砂易溶于水,给女性化妆带来很多不便。

后来逐渐被动物油脂所代替,到了宋代又逐渐被胭脂所代替,胭脂因其较高的遮盖能力,深受宋代妇女的喜爱。

3. 宋代女性消费特征:追求时尚,但又不失奢华

时尚是宋代女性消费追求中不变的原则,但这种消费追求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不良的消费倾向,如炫耀性消费等。

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古代女人化妆品,而且在文化上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时尚的定义上。

例如宋代流行的一些服饰、妆容,首先流行于宫廷或贵族之中,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对于贵族来说,追求服饰与妆容是一种生活乐趣,可以消磨时间。

另一方面,这样的服饰与妆容又能让他们贵族的身份更加引人注目,从而彻底与下层民众区分开来。

对于下层社会的女性来说,模仿、学习贵族所带来的时尚,可以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同时也是进入上流社会的一种愿望。

因此在这两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宋代女性的消费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时尚倾向。

炫耀性消费倾向在宋代贵族妇女的消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她们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效用,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皇室女性作为更高贵的存在,衣着极其奢华,珠光金闪,苏轼常感叹“后宫的花费,不亚于敌国”。

皇室女性炫耀消费的背后,是为了凸显皇室的崇高地位,最终目的自然是为了表达皇帝不可篡夺的地位。

伴随着宋代女性物质生活的奢侈,其精神生活中的奢侈倾向也日趋明显,炫耀性消费的目的始终贯穿其中。

结论

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宋代女性的消费能力,追求美丽与时尚是宋代女性不变的需求。在追求美丽与时尚的过程中,炫耀性消费、奢靡之风逐渐盛行,但与此同时,商品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加有力地保证了女性消费的延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宋代女性化妆品消费:美丽与时尚是唯一不能浪费的东西》发布于:2024-06-09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