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这里听你的想法
“欢迎大家发表评论。您的评论可以帮助他人。长篇案例提交的电子邮件地址:”
▼
我熬夜不眠,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给乐子投稿,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我有两个女儿,妹妹比我小五岁,父母从小就宠妹妹,总让我让着妹妹,家里买好吃的,一定要给妹妹藏起来,还叮嘱妹妹不要让我知道。
小时候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客人送了我们一条漂亮的花裙子,正好适合我穿,但是妹妹想要,妈妈就送了一条大很多的裙子给她,她留了好几年才穿得上。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从小到大,我都是不受欢迎的那一个,后来就变得自卑、敏感,容易受伤。
从人性角度来说,“偏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正常并不代表正确。
这件事情更大的痛点是什么?
也就是说,你不了解父母偏爱你的动机。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都挺好》。
剧中,苏母对于自己的亲生女儿苏明玉是非常的不喜欢的。
苏明玉从小就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那么讨厌她。
后来苏大强说出了实情,他一方面重男轻女,另一方面苏母要与前男友私奔,怀上了明玉,导致这段甜蜜的爱情以失败告终。
当你不知道父母为何偏袒你时,你很容易责怪自己。
是因为我吗?
我不受欢迎吗?
因此你嫉妒你父母宠爱的人——你的姐姐。
但你父母偏袒的动机可能与你或你的姐妹无关,而只与他们自己有关。
让我举一个例子。
那个年代,多生孩子是很麻烦的,父母都是单位的领导。
或许她们确实想要一个男孩,但却没有,而且又不能生第三个孩子。
巨大的期望落空了,无处安放。
所以你把这种想法投射到你的姐姐身上,并把她当作你的儿子来抚养。
文中后面他们向你姐姐提出了各种要求:不许远嫁、生下同他们姓的孩子、必须住在你姐姐家里。
事实上,都是符合这一点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重男轻女”是正确的。
我只是想告诉你,他们偏爱妹妹不是你的问题。
这并不是说你不够好,也不是说你不值得被爱。
多半是他们自己的观念有问题。
我从小跟妈妈的关系就不怎么亲近,所以现在三十多岁的我,很羡慕那些什么事都能跟父母说的人。还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要求每个小学生都要穿校服。每次我都会让妈妈帮我把衣服拿出来准备开学之一天穿,可每次她都会跟我吵架,怪我总是要求穿校服,而不是她让我穿的其他衣服。但现在想想,为什么本来可以很好沟通的事情,在我们母女之间就行不通了呢?
因为小时候父母要出去打工,奶奶跟妈妈相处不来,所以我是奶奶带大的。所以妹妹出生后,我就请姑姑(奶奶的亲姐姐)过来照顾妹妹的生活起居,直到妹妹上高中。这期间,我明显感觉到家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妹妹身上。说她是我的掌上明珠,一点也不为过。
妹妹哭的时候,绝对都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有时候她会故意哭着逗我,让大人骂我。姑奶奶也宠妹妹,记得我经常跟爸妈抱怨我在家里不听话操学妹妹图,欺负妹妹,说我是怪人,而我妈也会跟着姑奶奶骂我是怪人,这些事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你姑姑宠爱你的妹妹其实很正常,因为你妹妹是她养大的。
我们都对宠物有感情,更不用说人类了。
另一方面,你姐姐的家庭状况与她的家庭地位有直接关系。
如果她帮助抚养一个不被家人喜欢的孩子,她很难从中获益。
所以她会明里暗里地挤压你。
只是那时你还年轻,还无法理解这么复杂的人性。
这些事情对你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我为你感到难过。
你妈妈对你姐姐的关注可能是因为:
1. 她潜意识里把你妹妹当成她的“小儿子”
2. 你是由你的祖母抚养长大的,她和你的祖母相处得并不好,所以她把她的愤怒发泄在你身上。
我从小就是个好学生,因为我知道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赢得父母的爱。小学时我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每逢过年,爸爸都会自豪地向亲朋好友炫耀我贴在墙上的证书。初中时我连续三年都是班里前五、六名。我勤奋刻苦,老师们都很喜欢我,所以父母在学习方面不用担心我。
一个人越受父母宠爱,他就越有自信。
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上初三的时候,牛奶还不像现在这样是家庭必需品,大概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喝到。看到班里很多同学都在喝纯牛奶,我就鼓起勇气跟妈妈说我也想每天喝一瓶纯牛奶。妈妈听后立马拒绝了我,问我为什么这么小就喜欢攀比、爱慕虚荣,别人想要的我都想要,告诉我以后赚钱了自己买。
其实以我们当时的家庭条件,是绝对可以承受的。我爸是单位的负责人,我妈是单位里的中层骨干。学校里的同学知道我的家庭条件后都不相信,觉得我平时生活太低调了。但姐姐要什么,她都会无条件满足。可能一开始她不答应,但闹了一阵子后,就顺从了。
你妈妈对你姐姐的态度,确实跟重男轻女的母亲对待儿子的态度很相似。
初三到高三的时候,我和妈妈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可能也是因为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碰撞,我觉得妈妈不爱我,不理我,不尊重我,觉得我太不听话,太任性了。我可以坐在房间的地板上哭上一整夜,只希望妈妈能过来抱抱我安慰我,但她却让家里其他人不要理我,说她不能容忍我的坏习惯。
后来到了高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和妈妈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一个星期、一个月不说一句话,都在等着对方示弱,但谁也不愿意屈服。最后,我开始整夜失眠,情绪越来越不正常,其实我只是希望妈妈能心平气和的和我聊聊天,陪我说说话,抱抱我,安慰我。
我开始在家里摔东西,以此来发泄。大家都以为我疯了。最后实在学不下去了,就主动退学了。我以年级前十三的成绩考进了这所省重点高中。文理分科后,班主任一直对我寄予厚望,鼓励我说以我的成绩能考上复旦、同济,最起码能考上西北工业大学。退学后,班主任来我家劝我回去好几次~
辍学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就越来越差,经常吵架、冷战,他们都觉得我精神有问题,我妈也经常跟别人说我学习压力太大,所以心理有问题,学习压力是一方面,我和她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主要原因。
他们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妈妈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迫我吃抗抑郁药,我每天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我们经常吵架摔东西,我甚至离家出走,想搬出去,离她远点住。他们觉得我一定是被鬼附身了。我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他们请过很多次农村巫师来施法,但都没用。最后,他们决定强行把我送进精神病院,用电击。住院第三天,我实在忍受不了了,趁护理员不注意逃走了。最后,父母只好放弃了。
从这几段话可以看出,你的父母并没有完全忽视你。
如果他们真的不关心你,他们就不会带你去看心理医生。
他们请乡村巫婆为你举行仪式,然后把你送进精神病院,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你,他们想尝试一切可能的办法。
当然,妹妹到了初三,特别是高中的时候,就表现出压力大,不想再学习,有辍学的倾向。但是我妈妈对我的态度有所改变,每天晚上都陪她睡觉,接她放学,和她说话。所以尽管如此,她在家人的照顾下还是平安地度过了这一年,最终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除了偏袒之外,其实还有一点。
因为你的父母从小就没有和你亲近过,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你沟通,不知道该怎么接近你。
我辍学一年后,父亲给我在单位安排了工作。工作后,我的情绪逐渐好转,不再吃抗抑郁药,搬出了单位宿舍。一年后,我通过网恋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从认识的之一天起,我就跟他讲起我的原生家庭,讲起我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我对他的依赖也越来越深。最后,我们相爱了。他当时在深圳,而我内心深处想远离原生家庭,所以选择了远嫁。
我和妈妈的矛盾在我有了孩子,姐姐成家之后愈发严重。结婚的时候,我按照父母的要求在老家买了房,父母出资了一半多,大概20万左右。当时老公想在深圳买房,被父母拒绝了。最后在我和父母的坚持下,我们在现在居住的三线城市买了房,错过了深圳房价低迷的时期。
你不能责怪你的父母错过了房价低迷的时期。
1.你缺乏独立思考,不愿意违抗父母(当然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的成长经历造成的)
2.没有人知道房价是涨是跌。
帮您找工作,出钱买房。
先不说你父母彼此有偏见,他们对你非常好。
但因为有一个妹妹可以与你比较,所以你很难感到心理平衡。
最后,我们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在2015年后高价买了一套三居室,首付一半以上是借的,父母因为反对只借了我们8万,我生孩子那年姐姐结婚了,因为姐夫家的房子还没装修好,就搬进了我们家,爸爸还给他们买了车。
另外,姐姐结婚前,妈妈主动花了几百万给我姐姐买了一套有电梯的房子,我姐夫也在隔壁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已经装修好了,但他不愿意搬到那里,坚持住在我父母家里。
当时二胎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我姐夫又是独生子,所以我父母希望他们结婚后能生一个二胎,并且跟我们姓,他们家里人也同意了。
您和您姐姐之间的关系是长女和“小儿子”之间的关系。
你是一个已婚女儿。
你姐姐就是那个留在家里的“儿子”。
他们让你姐姐生第二个孩子,并把孩子随你的姓氏。
这个二胎就相当于你的家族传承者。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父母的骨子里还是有传统思想的。
因为你和你的姐姐是同一性别,所以很难想象你的父母会潜意识里把你的姐姐当成“儿子”。
然而结婚三年来,他们一直被矛盾和争执困扰着,经常打架,半夜打 *** 给我父母调解,无数次写离婚协议书,全城都知道他们要离婚了。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我姐姐闹了半天,我姐夫只能三言两语把她哄回来。然而这给双方父母和亲戚带来了不少麻烦。我妈妈也很担心他们两个,因为他们经常闹得不开心,随时都处于离婚的边缘,所以我父母就劝我姐姐放弃生二胎。
凡事皆有因果。
你妹妹从小就受宠,这对她来说一定是好事吗?
不必要。
她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小儿子,脾气很暴躁,做事不考虑后果,以为全世界都会迁就她。
因为从小父母就一直照顾我,所以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婚姻危机也是父母的过度溺爱造成的。
就像苏明成一样。
换句话说,她和你都是父母偏心的受害者。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我意外怀孕生下二胎女儿。怀孕期间,父母想尽各种办法让亲朋好友劝我二胎随我家姓,用尽各种孝道逼我这么做。我也想完成父母的心愿,努力说服丈夫和公婆同意二胎随我姓。
女儿出生后,父母帮我照顾孩子。妈妈退休了,担心她加班不堪,就请了保姆照顾女儿,妈妈负责照看女儿。因为妈妈不喜欢爬楼梯(我家有楼梯),在妈妈的再三要求下,我们搬到了挂着姐姐名字的房子里,姐姐和姐夫则一直住在父母的旧房子里。
你妈之所以费尽心机让你代劳,是担心你姐姐生二胎的愿望落空。
你的家族没有继承人。
虽然是长女而非“小儿子”所生,但却是个女孩。
但有总比没有好。
这表明你母亲延续家族血脉的愿望有多么强烈。
今年过完年之后,我姐姐和姐夫又闹矛盾要离婚,我姐姐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没睡觉也没吃饭,我爸妈担心她出事,他们俩打架,就主动把她和我的侄子接到了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里住(我侄子一直由我姐姐的婆婆照顾,他们就是因为要争抚养权才把侄子接到这儿来的)。
姐姐一家搬进来之后,我妈主动提出请保姆,我不用再出钱了。不过现在保姆要照顾两个孩子,一起照顾两个孩子总会有矛盾的。大家都更看重自己的孩子。再加上我姐夫每天晚上都会过来,两个人就会吵架、打架、当着众人的面摔门。
姐姐来了之后,妈妈要求把女儿睡的主卧腾出来给他们睡,姐姐也总在儿子面前强调,这房子是他们的,总之,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发生,我忙得不可开交。
有时候我忍不住向父母抱怨,他们觉得我太挑剔了,为什么连自己的妹妹都容不下呢?想了想,我决定离开,主动请了另一个阿姨把女儿接回自己家,之前的阿姨则留下来照顾她们的孩子。
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妈极力挽留,说就算请保姆,她也可以留下来照顾孩子,说孩子老换环境对孩子不好,新来的保姆也愿意留下来,我就不再坚持留下了。
在我准备入住的时候,妈妈很坦诚地告诉我,她要跟我定三条规矩,意思是要我宽容一点,这是姐姐家,住在别人家里,不能事事都太挑剔。
你更大的问题是心软。
也许你从小就一直想得到父母的认可。
所以拒绝父母的要求总是很困难的。
他们让你在老家买房,你很难拒绝。
他们让你给二胎随妈姓,你很难拒绝。
因为你潜意识里期望:我做了这些事,我的父母就会满意,就会喜欢我。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并没有对你好一点,而且仍然偏袒你的妹妹。
所以你感觉很不舒服。
其实,如果站在传统思维的角度去考虑,你妈妈为什么提出这些要求就一目了然了。
1、在她的潜意识里,你是长女,而你的姐姐是“小儿子”。
2. 您的女儿虽然随母姓,但她只是后备继承人。
3、她怕你姐姐不生二胎,打不赢离婚官司,拿不到抚养权。
你姐姐以后还会不会再生孩子,是个未知数。就算她再婚,也不可能再生两个孩子。
4. 但还有一种可能,你姐姐离婚了,获得了抚养权,那么你的侄子就成为你们家的继承人了。
“小儿子”与作为儿子的“小女儿”相比。
谁更令人满意?一目了然。
她要求你女儿给她的“长孙”让位,这很正常。
但她现在不想让你和你的女儿回去。如果你姐姐拿不到监护权怎么办?
最后,我听了不顺她的话,就跟她争辩道:“你说这是她的房子,她有付过一分钱吗?你不是给她的吗?”我妈说:“是给她的,但是我想永远住在这里。”我反问她:“如果你给我,我很乐意让你永远住在这里。”
她把你的妹妹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经过几十年的心理投射,已经根深蒂固。
你的姐姐是“儿子”。
她想住在她“儿子”家里。
这是她的传统思维。
她不会给你财产或住在你家。
事实上,这对你来说可能并不公平。
想想看,你现在有自己的小家了。
你的父母不需要你在他们身边,他们给你找到了工作,还给你钱买房子……这有什么不对呢?
但人们就是喜欢为自己的尊严而战,甚至为之气死。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想要得到它。
而你只是太想要父母的爱和认可。
我妈最后说,不管我姐姐以后是否生二胎,房子都提前给她,我女儿跟我们姓,她什么都得不到,因为她没要求我女儿跟我姓。
我顿时觉得很难过,好像被自己的亲妈算计了一样,她让亲戚朋友帮我做事,让我的二胎跟我们家姓,现在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最后大家都很不开心,我就搬出去了。
一方面,她可能是一时愤怒才这么说的。
另一方面,自从你姐姐回来和你一起生活后,就好像她的“小儿子”回家了,她有了新的希望。
昨天是爸爸生日,姑姑打 *** 提醒我,爸妈希望我带女儿过来见他们。我买了生日蛋糕和礼物,就带着女儿过去了。进门的时候,她当着所有亲戚的面叫我妈,但是她没回应。后来我以为她没听到,就又叫了她,她还是没回应。她当着我的面给所有人切水果和蛋糕,但是她一个都没给我分。
我站也站不起来,坐也坐不起来,心里很不舒服,最后也没留下来吃饭,一个人把女儿带回家了,一路上一直哭,昨晚一夜没睡,乐子,你觉得我该怎么办?
因为你们之前发生过争吵,并且互相说过严厉的话。
所以你妈才故意给你丢脸。
你该怎么办?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接受父母偏心的事实。
我不会因为自己已经成年而执着于获得父母的认可。
我的父母是否爱我可能对我的童年非常重要。
但目前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我会趁这个机会彻底搬出去,离开姐姐家,不再和原来的家庭纠缠。
从现在开始,与他们保持适当的界限。
但我还是会在假期回去履行我的义务。
他们想不想见我是他们的事。
当他们老了,病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去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但除此之外,我不会再与他们有任何互动。
我选择原谅他们,但我也原谅我自己。
孩子越是脆弱,就越容易被父母的情绪所控制。
只要你能摆脱他们的情感操纵,你就不会再受到伤害。
因此,界限很重要。
别否定自己,别否定童年,向苏明玉学习。
受到青睐总是好事吗?不一定。
我记得读过这样一段话:
尝试接受不完美,将痛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唯一。
让它占用更少的空间,从而扩展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
原谅过去,这样过去就不会影响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讨厌父母偏爱妹妹,但其实你“一切都好”(长篇:第233期)》发布于:2024-06-0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