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善鹏上海报道

8月15日,沪江网迎来十三周年庆,线上线下活动丰富多彩。

沪江网成立于2001年,目前已成为中国更大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影响力覆盖2亿学习者,注册用户近8000万,在校学生300万。

从社区到电商,再到网校,再到移动端,沪江网专注在线教育十三年,可以说既是行业的先行者,也是行业的领跑者。随着近两年在线教育创业与投资的不断兴起,沪江网也成为了了解国内在线教育公司不可错过的一个样本。

13 年的发展

2001年,当时还是上海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的(沪江网创始人傅彩瑞的网名)创办了沪江语林论坛。和当时所有成功的BBS一样,2002年,汇集了大量免费外语学习资源的沪江社区迅速成为全国最受外语学习者欢迎的社区之一。

当时,出国热潮催生了各类语言培训的兴盛。在与网友深入交流后,阿诺德根据网友学习外语的不同需求,在论坛中增加了听力、翻译等实用模块。2005年,“沪江博客”上线,开设四六级、日语、考研、雅思等频道,满足用户需求。并推出“沪江部落”Web2.0社区版,加强用户的深度社交。

“做用户需要的产品”成为阿诺德的理念。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到2006年研究生毕业时,沪江已经聚集了约20万用户。

显然,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以及他们对网站的黏性,预示着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阿诺德也选择创业,沪江网从最初的“兴趣”变成了商业运营。

沪江网依然将自己定义为网络媒体。和很多网络媒体一样,它们最初选择依靠广告来获取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版社、各类培训机构、语言学校等机构的广告成为沪江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为我们的用户量很大,所以最初都是靠广告来养活自己的,国内的培训机构大部分都是沪江的广告合作方,所以它更像是一个网络媒体。”沪江网联合创始人余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为了打破对广告的过度依赖flash钢琴在线,加上当时淘宝等电商的迅猛发展,也因为网民对于学习、学习资料和课程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沪江网在2007年开始开通沪江商城业务,承接了BBC、VOA的官方内容授权,成为卡西欧、HYT电子词典的官方授权线上销售渠道,并和新东方在线、中国会计网校成为合作伙伴,在线销售其课程。

电商业务一度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广告和电商业务大幅下滑。坦言那是沪江最艰难的时期,他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既能带来利润,又能实现更可持续发展扩张的新产品。

拥有百万注册用户的沪江网开始寻求从公益运营向付费模式转变。要知道,只要有人付费,公司就能盈利。

2009年,沪江手机WAP上线,沪江部落转型为SNS学习平台,上线沪江网校;2011年推出移动应用程序,2012年推进平台增值服务……

有意思的是,沪江的成长历程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发展形态,从门户网站到博客到视频UGC到电商到团购到微博到移动端,但它们始终围绕着社区以及社区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切以社区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加上谨慎的作风,让沪江用户迅速增长到数百万,随后每年以百万用户的速度增长。2009年,沪江迁入张江高科技园区,当时员工近70人。如今,沪江网拥有近700名员工,近8000万注册用户,300万学员,是一家颇具规模的互联网教育公司。

通过用户需求寻找方向

2009年,国内在线教育尚处于蛰伏阶段,行业整体氛围尚未形成,另一个有意思的背景是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形势低迷,为了获得更多的竞争力,人们对于学习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沪江社区里挤满了咨询各类线上线下课程的人。

Arno 再次通过用户的需求,为沪江网找到了方向。当时,很多机构都在大力探索视频教育领域,希望将线下的教育场景尽可能真实地复制到线上。但 Arno 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用户对老师声音和课件清晰度要求较高,对老师真实样貌和教学场景没有太大期待。所以我们利用多媒体富文本技术突出老师声音,用flash呈现清晰的课件。”沪江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徐华表示,这一创新得到了很多积极反馈。

显然,用音频代替视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节省成本。相比那些烧钱的视频教育网站,同样的在线课程,视频的录制、存储、带宽等成本都要比音频高出很多。

徐华认为,教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原创内容,在此基础上厚积薄发。

沪江网上线之初曾聘请了百余名老师作为全职员工,制作各类课程。沪江网最初是一家语言学习网站,如今课程涵盖中小学课程、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以及钢琴等兴趣课程,但语言学习仍占到70%左右的份额。

但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在线教育行业,那就是在线教育客户端几乎是非强制性的,用户可以随时开启或者终止服务,也可以以任何理由离开客户端,因此在线教育产品的用户粘性一直是个问题。

在产品运营过程中,沪江网试图通过在线教育的社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育行业“结果导向”的规律,提高用户粘性。

除了培训课程价格低廉外,沪江网的课件并不是简单的视频,而是囊括了授课老师、班主任、助教、答疑老师、班长、文娱委员、学习委员、同桌等元素。

打开沪江网校的页面,琳琅满目的在线课程让人眼花缭乱。阿诺德也清楚,让沪江自己制作所有内容并不是明智之举。丰富的课程背后,是沪江近2000人的 *** 团队。

这些人当中既有大学老师,也有英语成绩优异的大学生,还有深度网民, *** 角色还包括老师、助教、班主任等。这也使得沪江网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语言培训课程拓展到更多细分领域。如今,除了英语、日语和韩语,沪江网还涵盖了十余种其他语言,课程总数超过 200 门。

如今,沪江网校上线5年,营收与电商相当,各占沪江年营收的40%。而当初的广告模式,如今只占营收的20%。得益于网校业务,沪江网注册用户数从500万迅速增长至8000万,在行业内无人能及。

构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

2013年年底,媒体广泛报道称沪江网已获得约2000万美元的B轮风险投资,品牌估值达2亿美元。

有业内人士对沪江网的融资提出质疑,指出一方面是因为估值过高,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目前建立起培训体系、真正找到盈利模式的在线教育机构几乎为零。

虽然沪江网近两年的发展可以说是“蒸蒸日上”,但是低调的阿诺这两年却很少出现在媒体上,所以我们还不清楚沪江网具体的营收情况。

根据沪江网提供的数据,2012年该公司整体营收过亿元,按照其公开宣布的年增长率100%计算,可以推算出沪江网如今的营收可能已经超过3亿元。

回顾沪江十三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从BBS诞生之初,沪江其实就在做一件事:抢占在线学习的入口,其实质就是搭建一个规模化的用户与合作平台。

沪江网试图利用技术对积累的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更多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之后再吸引更多用户注册,如此循环形成闭环。

6月底,沪江网首家体验店在上海地铁2号线金科路站开业,未来还将在上海各大繁忙地铁站开设10家店。

虽然目前无法预估地铁体验店能为沪江带来多少用户转化,但显然沪江网希望结合线上线下,推广在线教育理念,并节省广告费用。

除了线 *** 验店的新策略外,沪江网近两年在移动端的发力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突破。

自2012年起,沪江网在iOS、WP8三个平台共计上线约80款不重叠的应用,带来近5000万移动用户。

阿诺德把移动端的建设确定为沪江网的重中之重,虽然移动业务并不是沪江网2014年更大的投入项目,但未来三年一定会成为沪江网最重要的平台。

据余杰介绍,沪江网移动端已经实现盈利,这对于很多还在烧钱的在线教育公司来说是难以实现的。

同时,内容支撑也很重要。如之前所说,沪江并没有选择全盘托出,而是选择尽可能拓展资源、多方合作。这可以看作是抢占在线学习入口的核心,也算是一种捷径。

今年年初,阿诺对沪江网做出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合伙人部门,专门为与沪江合作的机构提供服务,并大力推行该部门负责的“互联网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免费为沪江网校的合作伙伴提供培训,分享其多年的互联网教育和管理经验。余杰介绍,国内某大学要求全体教师参加“黄埔军校”,适应互联网教育新常态,还有一所参加过“黄埔军校”培训的大学,决定将沪江网校的课程作为学分课程。

“我们创业以来最重要的任务其实就是如何发展更多的用户,让新用户可以更快的接触互联网教育”,阿诺德曾说。

对于在线教育,阿诺德坦言自己无法给出准确答案,所以只能踏踏实实做一些“实事”。

“沪江的理念是,互联网教育不能只考虑简单的交易。在沪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被分解、重建,找到超越线下学习的互联网学习体验。”提出,未来5年将投入不少于100亿,建立在线教育生态圈,而不是单一的盈利产品。

显然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实习记者 韩月飞 对本文亦有贡献)(李尔敏、马娟 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从BBS到在线教育领军者:沪江网十三年历程》发布于:2024-06-03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