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艺术家合唱《从茉莉花到图兰朵》。新华社记者李睿摄
人民网纽约11月13日电(记者李晓红)经过600多天的“休整”,纽约享誉世界的艺术殿堂——林肯中心再次迎来“中国风”。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7点30分,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出品的《中国魅力》交响音乐会《东西方之间》在林肯中心大卫·柯赫剧院激情上演。
“音乐是连接人们心灵的桥梁,它能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促进相互了解。”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发来贺信祝贺演出成功。“虽然疫情阻碍了中美人员往来,但阻挡不了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对艺术、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当晚,音乐会以《中华神韵组曲》拉开帷幕,两首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舞剧配乐让大卫·柯赫剧院的老观众想起了曾经在这里上演的《十里红妆》和《沙湾往事》,观众的热情被重新点燃。大都会歌剧院全国声乐大赛金奖得主、青年男低音苏冠博将1920年创作的《东流江水》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歌词唱得荡气回肠,现场热情高涨。此外,两位美国女高音歌唱家霍莉·弗莱克和埃丝特·莫琳·凯利用中文演唱了她们的新作品《枫桥夜泊》和《咏鹅·雪颂》。 他们那清脆悦耳的“大雁大雁,伸着脖子唱”的歌声,让在场的观众一次又一次地惊叹不已,欣喜若狂。
由格莱美奖得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历史上之一位华人声乐家胡胜华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将晚会推向了 *** 。作为中国交响乐民族化的里程碑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旋律早已蜚声海外。当晚,身着红色丝绸上衣的胡胜华双手拨动琴弦,迷人的《梁祝》瞬间流淌而出,悠扬缠绵,如歌如舞,如哭如诉,酣畅淋漓,激昂激昂,让现场观众五味杂陈,心潮澎湃。随后播放的美国名曲《阿巴拉契亚之春》也是根据一首家喻户晓的美国民谣改编而成。这首由之一位被认为具有美国风格的作曲家阿隆·科普兰创作的音乐,给现场观众带来了疫情过后的活力和对梦想的期盼。
这场以“东方与西方之间”为主题的音乐会精彩纷呈。二胡演奏家陈介兵与纽约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联合呈现了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在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之际,不禁让人回忆起当年的创作。1978年,作曲家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看到一幅巨大的五彩斑斓的长城挂毯悬挂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大厅里,他深受感动。回国后,他全身心投入创作了这首中西合璧的音乐杰作。今天,这首协奏曲赢得了美国观众的阵阵掌声。
音乐会在中美艺术家联袂演绎《从茉莉花到图兰朵》中圆满落幕。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普契尼《茉莉花》相遇碰撞出的动人火花,成为当晚观众美好的集体记忆。女高音歌唱家霍莉·弗莱克表示,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能让人陶醉其中,中西文化交融的表演方式,是一种能增进双方文化交流的创新。男低音歌唱家苏冠博表示,在美国打拼多年后的梦想之一,就是把祖国的歌声带到世界著名舞台。
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中国国际文化集团跨越海洋、克服困难,于深秋将一场中美艺术家联袂演出的音乐会带到纽约观众面前,吸引了大批美国观众。门票很快售罄,剧场座无虚席。“当《梁祝》一响起,我就渴望回家。”观看演出的张女士说:“海外游子在异乡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激动又感动!”“音乐会节目单选得很用心,演出很精彩。”家住长岛的王先生说,再次看到中国人的演出,压抑已久的情绪被释放出来,感到温暖和希望。音乐会指挥蔡金东说得好:音乐无国界。
“中美人民友谊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中美友好合作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黄屏说,多年来,包括艺术领域在内的中美两国各界私人纷纷投身到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城市梦想家:纽约,中国国际文化交流集团有限公司自2009年起着力打造“中国韵味”文化交流品牌,旨在将中国演艺精品推介到全球主流剧场,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此前,《牡丹亭》《丝路花雨》《十里红妆》《花木兰》《沙湾往事》《孔子》《凤冠鹤唳》《昭君上塞》等一系列中国民间舞剧在林肯中心首演。今年,“中国韵味”项目与纽约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作,为久别重逢的纽约观众带来一场充满东方韵味和温暖音乐慰藉的艺术体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中国魅力”重返纽约 “东西方之间”交响音乐会亮相林肯中心》发布于:2024-06-0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