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电视圈有江湖,那么侯鸿亮的团队就是《琅琊榜》里的江左盟;而始终被推到队伍最前面的侯鸿亮,则是领头人梅长苏。听到这样的比喻,有关人士傻笑一声,“又来让我们生恨了”,随即摆摆手,“孔升就是我们的领头人”。三言两语,以孔升、侯鸿亮、李雪为核心的制作团队浮出水面。他们在,质量在,名字成了国产电视剧的“大IP”。在今天开幕的上海电视节上,这个“大IP”的知名度又将提升。他们入围了“白玉兰奖”7大奖项。 在最受瞩目的更佳电视剧提名中,侯洪亮团队包揽了10席中的4席:《琅琊榜》《伪装者》《温州两家子》《青岛往事》。电视节开幕前,本报记者专访了侯洪亮,探寻国产剧良心作品的培育之路。

侯鸿亮的行程透露出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火热活力:一周之内,他先是到云南探班《如果蜗牛有爱情》剧组,又赶赴探望拍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时意外受伤的靳东,随后又与新剧《外科风云》筹备团队见面。他的团队能红遍全球,原因很简单——《闯关东》《铁人时代》《温州一家人》《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战火长沙》《老农民》《伪装者》《琅琊榜》《青岛往事》《欢乐颂》……一长串剧名背后,无论是盖着山东影视集团的章还是东阳正午阳光影视公司的章,无论是宏大叙事的历史剧还是源自网络文学的IP改编剧,制片人一栏都写满了“侯鸿亮”。

还没等我感叹这个70后画风如此扑朔迷离,侯鸿亮悠然点燃一支烟,问道:“你知道《欢乐颂》里的反派是谁吗?”他说,“如果按照惯例,把富二代曲潇潇定义为反派,或许一切价值观的争论就都结束了。但现实并非如此,生活不是黑白分明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反派。”

当硝烟散去,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恶人——或许,这是侯洪亮在既定路径上背弃自我、逆流而上时始终发出的独白。

他和刘和平是同一类人,不愿意重复自己

如果梳理时间线,《北平无战事》有点像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粉丝眼中的“老干部团”拍的都是《闯关东》这样的正剧;在这之后,他们的片单里有谍战、玄幻、悬疑、都市剧,再加上正在热映的《鬼吹灯之神秘古城》和《外科风云》,只能用“门类齐全”来形容。

或许只是机缘巧合,命运让侯洪亮在关键时刻遇见了刘和平。在合作拍摄《北平无战事》时,这位大编剧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刘和平老师说,他的作品不会重复自己,也不会重复别人。”侯洪亮觉得,他们是同一种人,有在艺术上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

电视剧不落窠臼,如果以一般的眼光来看,是题材上的创新。《闯关东》描绘的是20世纪初中国农民大迁徙,《生死线》讲述了一段平民抗日的传奇,《铁器时代》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厂的历史。随后的《知青》、《父母爱情》、《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青岛往事》、《欢乐颂》让业界感到,侯洪亮在不经意间把中国近百年的近现代史串联了起来,而看点依然是工农商商、学生、军人等不同群体的故事。尽管同为抗战剧,《生死线》讲的是“ *** ”及其平民抗日,《长沙之战》借用了孩子们的眼睛和心灵。 任何一部剧如果切开一个横切面,都会散发出新鲜的因子。“比如《欢乐颂》就既有创新,又有冒险。”这种冒险分为两个层次,“之一,在创作上,它打破了传统追随剧情的叙事方式,改为根据人物性格进行描写。第二,它挑战了当下中国人的日常观念。”再比如去年的《他来了,请闭上眼睛》,这不仅是他们首次尝试网络与电视台的联动,也是一次周播剧试水。

“2015年,我们五个作品在各级电视台播出,风格各异,看得我特别开心。”侯鸿亮坦言,“陈凯歌《黄土地》的摄影是前所未有的,张艺谋《红高粱》的色彩也是开创性的。相比电影总能引领整个影视行业的扩张,电视剧无法实现绝对的创新。我们唯一庆幸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团队依然保持着不落窠臼的激情。最让我开心的是,我有一群可以和我交流的人。”

他的预测总能准确无误仙剑奇侠传5电视剧为什么不拍了,但在发表时也曾有过遗憾。

热情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在团队内部,导演孔笙对《琅琊榜》和《欢乐颂》的之一反应是拒绝。这位“飞天奖”和“白玉兰奖”的大赢家一直以严肃话剧导演的身份勉励自己。因此,琅琊阁的虚构背景和二十二楼女子的都市童话在他眼里都不够看。是团队的剧本论证会让孔笙豁然开朗。导演在《琅琊榜》中读到了“清明理想”,在《欢乐颂》中看到了“现实主义”。最终,正如事实所表明的那样,梅长苏的爱国主义感动了观众,二十二楼流淌的人情和倔强的阶级引发了社会热点。

“在团队里,我是个很吃香的人,在意境上,我和孔导演、李雪、(张)开洲等人差得远。但我懂观众,我喜欢的,大部分观众都会喜欢。”侯鸿亮的自我判断是要与大众的审美保持一致,所以在选择剧本的时候,会特别感性。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在之一时间领悟到《琅琊榜》的魅力所在。“我把原著放在一边很久,拿起来又放下好几次,直到在一次商务飞行中,看了一会儿才陷入其中。”他一晚上都看不下去。第二天开会讨论其他剧本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梅长苏。随后,他又飞到成都,找到了作者海岩。“家国情怀、兄弟情、男女隐忍的爱情,好的剧本能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演绎。” 另一本让侯洪亮印象深刻、独树一帜的书是《伪装者》。在一个兄弟姐妹家庭中,大姐是红色资本家,大哥是三重间谍,弟弟也有身份的转变。“每一部谍战剧都会上升到民族正义的高度,但《伪装者》更着眼于亲情与信仰的纠葛。”侯洪亮之一次读到明氏兄弟的故事时,和电视剧里的同行一样心疼,惊讶于他们在情节曲折的同时,总能保持准确的预判。

不过,跳跃式的估值对发行来说未必是好事。买剧集的人更愿意用过往的数据说话,深挖同一个主题更稳妥。可惜的是,侯鸿亮团队拼尽全力抹去他们过往的痕迹。所以,《战长沙》最终还是为扩建付出了代价。

据侯洪亮说,《长沙保卫战》是他最喜欢的作品。2002年,他曾抽出两年时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它聚焦中国战争受害者向日本提起的赔偿诉讼,名叫《未来的诉讼》。拍摄团队有总编剧赵冬玲、导演孔胜、摄影师李雪,我则是导演兼制片人。孔胜还成为之一位走进日本法庭的中国记者。”10多年前的情景在他的记忆中无比清晰。“我们采访时去了湖南常德,那里有一个‘烂腿村’,几位70多岁的村民腿还烂着。战争的硝烟散去半个多世纪后,日军施放的化学武器伤害仍然是一个无尽的噩梦。”从那时起,为长沙保卫战留下一部剧本的想法就深深扎根在他心里。 差不多10年后,《战长沙》的原著进入了侯洪亮的视野,“不同于正面战场的描写,它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去表达战争与人的关系,我感觉像是找到了宝藏。”

然而这部由霍建华、杨子主演的电视剧在开播时却遭遇了新剧的所有难题。湖南卫视不愿在黄金档播出抗日剧,其他卫视也因当年古装剧名额已满而无缘。最终《战长沙》落户CCTV-8。刚开播时并无大碍,但直到网上口碑发酵,才震撼了电视观众。“如果能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战长沙》的播出效果会更好。”他坦言,打破常规需要勇气,那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良知。

他有着敏锐的鉴赏力,并认为一个好的演员只需要一部好的剧本。

和选择剧本一样,侯洪亮在选择演员方面同样不按常理出牌。

大家都把胡歌定义为偶像。侯鸿亮说,“我对偶像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也没看过《仙剑奇侠传》​​。胡歌跟他说10年前他比现在红,得到的反馈是‘我真的没有这个概念,之一次真正坐下来看你演戏是在《如梦之梦》这部戏里,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去演《四十九日》把自己打成炮灰。”霍建华以前只演偶像剧、古装剧,2014年被拉进抗战剧剧组。《战长沙》里的顾庆明是城里一个 *** 高官的独生子,气质肯定和别人不一样。 有人提醒我考虑霍建华,我恍然大悟。”如今,侯鸿亮称呼霍建华为“老霍”,夸他“特别敬业,完成合作之后,我们彼此珍惜。”至于如何把靳东从“雷剧”的泥潭中拯救出来,让他担起主要责任,侯鸿亮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制片人的智慧。10多年前,他在电影《秋雨》中看到靳东,就忘不掉他。知道他们都是山东人,两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朋友。“作为多年的朋友,我确实批评过他不会选择角色,但我一直相信,一个好的演员,只需要一个好角色就能发光发热。”而《伪装者》正是靳东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在侯鸿亮眼中,能鉴人是制片人必备的素质,更进阶的是“为好剧找对演员,演员的步法对”。《北平无战事》确实是一部好剧,但在遇到侯鸿亮之前,该剧经历了7次投资、7次撤稿,连接手都“不爽”。“直到剧本到我手里,我立刻沉浸在文字里不能自拔,经常有想哭的冲动,会为每一个角色操心。”于是侯鸿亮思考,能不能把《北平无战事》打造成影视圈的一件大事。“要想成为一件大事,最表面的就是演员。”回想起3年后选角色的过程,侯鸿亮说,不能什么都说,否则会得罪人。 他只透露了一件事:“我们团队经过几层考虑,决定每一场戏都看到观众熟悉的演员,用演员阵容抵消外人认为的风险。”再之后,就是大家熟知的大牌阵容。“刘烨看完剧本后说,我可以演方孟伟、曾可达、孙书记,梁经纶大概也可以,就是我不够帅。”陈宝国看完剧本也有同样的反应,“我可以演方步亭、许铁英,再不要脸点的话,我可以演马寒山。”最后,刘和平和导演孔笙、李雪商量后,把许铁英的角色交给了陈宝国。拍五人审讯会的时候,演员连续三天没说一句台词,只在一旁摆出一些表情。 导演们有些惋惜,但陈宝国一点也不在意,“对演员来说,好的剧本最珍贵,要为之努力。”侯鸿亮的理解更深,“演员不能困在主角的设定里,戏好,一切都好。”他列举了好剧本带动全剧组的案例:“《甄嬛传》爆红,剧中演员全都成名;《欢乐颂》在结尾讨论达到顶峰,杨朔只拍三天就爆红,他饰演的应勤在之一季结尾登上微博热搜;《北平无战事》也是如此。以声音打出名号的蒋经国,让两个人进入观众视野,一个是配音演员吴凌云,一个是只演配音的副导演魏巍。”

记者提起那句流行的话“好宣传不如好制作”。侯鸿亮反问:“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我说这部戏没有请专门的宣传公司,你信吗?”他称,自己脱离体制快4年了,从不背叛商业,认为营销无罪;但还是更看重“好剧本、好制作”,而营销恰恰是他们团队的“最薄弱环节”。“不诚恳,我会心疼。”侯鸿亮在无数场合坦言这一点。

对话侯洪亮

在我准备好之前,我不确定我是否可以拍摄《三体》。

文汇报:您选剧很厉害,从《闯关东》开始,几乎每一部都是爆款,您的选剧方法论是怎样的?

侯鸿亮:大量的阅读。我读得很快,一天可以看完30集剧本。我必须要快,因为之一印象很重要,就是我是否从心底里喜欢。其次,我会仔细考虑剧本的结构、人物的设定,甚至每一个情节是否符合我最初的想法。总结一下,当初选择剧本的时候,我是感性的,但当项目落地的时候,就变成了纯粹的理性。

文汇报:很难想象你们这个一直拍严肃剧的团队会选择改编网络小说。您自己会看网络小说吗?

侯鸿亮:在我看来,纯文学和网络小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也不迷信所谓的超级IP。我确实看了近两年的网络小说,也一直在网络上淘金。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打动人心。一个剧本也好,一部小说也好,最重要的是能打动人心,哪怕有很大的瑕疵。

文汇报:我们知道您2014年从山鹰辞职,转投东阳正午阳光,现在您剧本风格的转变,是不是跟在体制外有了更多的选择有关?

侯鸿亮:跟体制内体制外没什么关系,很多剧本的版权都是我提前四年买下来的,做好了规划。我们团队2015年播出的六部电视剧,都是我在山影工作时订的。转出体制外之后,我们就跟山影成为合作伙伴,这些剧都是山影和正午阳光的联手之作。

文汇报:您一直强调演员的片酬不应该占到电视剧总制作的50%,有没有例外?

侯鸿亮:确实没有。特别感谢和我们合作的演员,有的演员的片酬甚至降了60%左右。

文汇报:您说不相信超级IP,那么您曾经拒绝过什么超级IP吗?目前正在拍摄的《古墓吹灭灯之神秘古城》的演绎方式会和电影有什么不同?

侯鸿亮:对我来说,剧本是之一位的,IP才是附加值。超级IP当然有自己的粉丝,但改编剧越是粉丝导向,就越会受到“原著方”的诟病。所以,我们团队不会把重点放在超级IP上。比如《三体》,有人来找我,我很喜欢这部小说,但因为喜欢,我知道以现在的综合评价,拍不出小说的味道,各方都有局限性。在真正准备好之前,我不会拍《三体》。电视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比电影有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会真诚地去讲述人间故事,这是团队的强项。但说实话,这是我们团队接过的最难的一个项目。

文汇报:您怎么看待观众对于细节的挑剔态度?

侯鸿亮:这是新媒体时代给予的一个特殊的压力。过去我们面对的是业内人士,很少收到观众的直接评论。现在,我经常在网上看评论。孔导演和李雪等导演专注于自己的创作,而我要站在市场和观众的角度,所以我会看评论,也会把一些评论反馈给导演。这次《欢乐颂》被网友们扒得非常详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美术和道具团队只有一个感觉——害怕,但幸好当时考虑得很周全。

文汇报:观众经常开玩笑说,你们的团队拍男人比拍女人厉害?

侯鸿亮:虽然每部剧的造型都有进步的空间,但我们的审美没有变。观众觉得邱莹莹的衣服不好看,但我觉得有些观众已经习惯了偶像剧营造的那种美。我们团队更在意的是质感,衣服是否符合角色本身的性格特点。邱莹莹不是很清楚,她的造型一定要贴合角色。

文汇报:虽然《北平无战事》这样的剧集获得了广泛好评,但是也有评论说刘烨的这句话是整部剧的败笔,您怎么看?

侯洪亮:我问刘和平这个主题是什么,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承载者。谁在承载?刘野作为男主角,承载着历史的大变革,当变革来临时,他无能为力。刘和平把笔放到刘野身上,更多的是在承载。而这种承载,让人觉得太不愉快了。男主角为什么一定要比别人更欢乐?在他身上,我们走上了戏剧规律的反向道路。

文汇报:电视剧应给观众上“三观课”吗?

侯鸿亮:我真的没想到这个话题会这么激烈。但我觉得我们的关注点恰恰是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阶层的人,在感情上能不能走到一起。友情、个人成长、个人独立等元素,都是这部剧的重点。但落实肯定会涉及到钱。对于各种财富问题,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批判,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内心的反映。我觉得这是好事。22楼就像童话故事,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住在一栋楼里,但每个人其实都像安迪一样,对人比较防备。小时候就希望每个邻居都能拿着碗吃饭,但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我们缺少沟通,缺少情感。所以我很羡慕邱莹莹,她可以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和安迪、樊胜美沟通,还是和曲潇潇对峙,她活得很认真,太有激情了。

文汇报:您的计划中还包括《外科医生》,行业剧一直是国产电视剧的短板,观众能期待您的作品吗?

侯鸿亮:我觉得大家不会失望,因为剧本很扎实,作者有北大第三医院8年外科临床经验,明年5月靳东出演男主角,大家还是能接受的。

文汇报:现在想拍什么类型的剧本?

侯鸿亮:现在在拍的项目有《如果蜗牛有爱情》《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外科医生》。《欢乐颂》第二季预计今年9月开拍,《琅琊榜》也要开拍第二季了。安奈编剧的《东流江水》也快开拍了,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未来我想拍童话剧、偶像剧、反腐剧、体育剧,什么类型我都不拒绝,只要剧本好,故事好。当然,如果有《北平无战事》这样的剧本,我肯定不会放过。甚至包括战争剧,只要跟过去不一样,有新的视角,我也想一直拍下去。因为战争剧、谍战剧,可以让人达到一种极端的状态,生与死之间的那种极端。 另外,在当代剧中,也只有医疗题材,才能让人的情绪达到极致的状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团队屡创佳作 侯鸿亮揭秘良心国产剧开发之路》发布于:2024-05-28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