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總監

网络文学是中文互联网最有活力的文学形式之一。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之一次记住“不嫌少贫”这句话,大概不是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而是出自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

很难想象,在系列完结11年后,《斗破苍穹》依然是2022年更受欢迎的流行文化产品之一,书中围绕着“惨不忍睹”四个字的调侃,从2009年一直延续到现在。

图片来源网络

《斗破苍穹》的持久热度就是一个缩影,头部网络小说不可估量的群体影响力,与男性向IP发展的悠久历史相呼应。

多年来,男性向改编作品横跨数个娱乐领域,从文字延伸到声音、图像,成为丰富多彩的漫画、动画、广播剧、电视剧、电影等。但奇怪的是,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的游戏始终难以获得同样的“爆红”热度,鲜有突破。

相比于纷繁的电视剧、电影,各类改编游戏往往更加“小众”,长期以来,它们在书友群体中的话语权几乎成为各类衍生作品的垫底,圈外的口碑也远谈不上响亮。

被记住或许是男性IP更大的幸事,被遗忘是否是男性IP改编游戏的宿命?

各种各样的名字

由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成游戏,这是一个关于“误入歧途”的故事,更先映入眼帘的,大概就是这个名字。

众所周知,头部男主网文的号召力往往不只局限于连载期,甚至完结节点也只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无数人热搜无数次的标题越来越值钱,其中不乏发酵十年之久的。

比如《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原著虽然最早问世于2010年左右,但至今仍是之一梯队中资本的宠儿。

可以说,男同网络文学的强大生命力体现在书名的纵向发展上,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而男同游戏的名字则更加生动,体现在横向发展上,已经出现了十八个不同的名字。

以《斗破苍穹》为例,我们便可窥见男性化IP改编游戏的花哨命名方式,之一种是列出副标题,如腾讯天美出品的手游《斗破苍穹:重燃异火》,就附上了霸气的四字故事。

二是加尾巴,如成都网页游戏科技开发的页游《斗破苍穹2》、顺网游戏旗下的页游《斗破苍穹3》、搜狐畅游开发的《斗破苍穹OL》……其眩晕程度巨人移动大主宰,让人怀疑原作者是否能辨别得了自家孩子。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游戏居然都有自己的别名。

比如腾讯的《斗破苍穹:重燃异火》曾被称为《斗破苍穹:帝王之路》,在很多公开资料中直接被称为《斗破苍穹手游》。成都的《斗破苍穹2》官方别名叫做《斗破苍穹异火传奇》,顺网的《斗破苍穹3》也被称为《斗破苍穹传奇归来》……

《斗破苍穹2》又名《斗破苍穹之异火传说》,图片来源《斗破苍穹2》官网

这些难以区分的名字来自不同的游戏厂商,混乱的背后隐藏着不少历史问题。对于早期男性向的大IP来说,改编游戏往往很复杂。

这些名字,有的像是页游时代的遗物,有的则折射出十余年来网络文学版权的变迁,有的只是单一公司为拓展系列而做出的雄心勃勃的举动,还有的则是小作坊在灰色地带图名的危险尝试。

不仅如此,混乱的命名还意味着另一个实际问题。

2014年之前,大量以男性角色为主题的页游打着IP授权的旗号上线,一度搅动页 *** 业的换肤创意与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的男性IP完美契合,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但从更长远来看,却让男性IP陷入困境。

很快,在大众的认知中,刻板的“点击领礼物、高掉率”的页游画风与男性向IP形成了强绑定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受众的兴趣。无论是网游的原有粉丝,还是核心受众,都将IP页游视为一种投机取巧的产物——尽管大多数时候确实如此。

2015年以后,手游改编成为主流,这期间,曾经批判“坑钱页游”的用户也开始顺应时代潮流批判“换肤手游”。这类男性向产品或许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换肤”产品,但同质化确实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斗破苍穹》多年后,天蚕土豆才连载了男性向小说《大领主》,相比《斗破苍穹》,《大领主》改编的主战场一直在移动端。

从游戏名称来看,玩家们见证了《大领主》、《新大领主》、《全民大领主》、《新大领主:斗破苍穹》等游戏名称的混乱,完美世界、广州晨游、游唐网络、巨人移动等多家公司参与到开发、发行混战中,可惜几版游戏的长期运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百度搜索“全民大主宰”相关词

在手游大潮中,IP改编男性化问题依然突出,在非单一授权的现状下,同一个小说IP被分流的产品众多,如养毒虫,这让每款号称正版授权的游戏都显得可替代,因此用户忠诚度不高,结果就是短命游戏层出不穷,进一步摧毁了用户对IP改编的潜在信心。

步步惊心的轩然 *** ,集体导致了玩家们以后对于男性向游戏的态度变得冷淡。

网络文学与游戏交织

事实上,网络文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暧昧的。

在男性向网络文学兴起的过程中,一种原生于互联网的文本结构应运而生。而游戏化的理念渗透其中,使其成为网络文学吸引受众的有力武器。

对于网络作家来说,网络小说高速的每日更新带来了巨大的创作压力,此时“数值”、“关卡”等游戏化的设定尤为方便易用,升级式男主小说的基本架构已围绕关卡背景建立,剧情清晰、主线明确受到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副本”、“BOSS”等词汇在游戏圈和网络文学圈逐渐成为常见词汇,更别提多年后占据网络文学市场半壁江山的“系统文学”流派。如此紧密交织的受众群体,似乎让网络文学在游戏改编上拥有了天然的优势。

另一方面,对于游戏公司来说,产业升级的需要促使他们开始放眼全球。放眼全球,排名靠前的网游似乎都是最容易获得,甚至是最成熟的中国本土IP。相比品牌矩阵尚未成熟的本土动画或电影,作为“独占鳌头”的中国网游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影响力上都非常可观。

所以盛况可想而知。在网页游戏最火爆的时候,男性向的大型网站起点中文网的广告位上就被各种网页游戏占据,盛大也亲自进行过大型网页游戏的运营。而在手游兴起之后,一大批男性向的网络小说排队等待被改编成手游。

但讽刺之处也恰恰在于此,游戏化的元素的确让男性向网络小说更容易套用模板,但普适的模​​式也自然加剧了其同质化,最终让其在内容市场的竞争中失去优势。

以往男性向游戏曾暴露出各种弊端,最终未能满足玩家的心理预期。比如在推广阶段,游戏厂商与原作者合作,赋予作者“剧情监督”、“世界观架构师”等职责,但实际游戏体验仍不尽如人意,让原作粉丝感到失望。最终游戏在首发时就迎来了巅峰,后续的留存令人担忧。

另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情况则发生在品类的选择上。众所周知的男性养成类小说大多充斥着热血的描写,拳脚相加的打斗是标配,因此IP粉丝对于改编游戏的品类一定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先入为主,更偏爱角色扮演、动作战斗、大世界冒险等题材。如果游戏开发商忽略了这一点,按照商业惯性去做一款以卡牌收集为核心玩法的游戏,其用户对该品类的接受度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总之,IP并不是游戏公司的免死金牌,男向IP的突破价值不在于掩盖,不在于掩盖平庸的品质,而在于开放,让更多受众打开之一次点击的冲动。

不过,即便在实际操作细节上存在诸多困难,但从大趋势来看,男性向IP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游戏行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伽马数据发布的《2021-2022年手游IP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IP改编手游市场收入为1297.7亿元,国产IP流水占比55%,但增速首次降至5%以下。从IP类别来看,PC游戏IP仍是IP改编手游之一大收入来源,而小说IP则连续三年保持着40%以上的惊人增速。

图片来源:Gamma Data

报告还指出,近年来,不少新IP得到多维度开发,向影视、动漫、游戏等方向迈进,多终端的协同放大了新IP的商业价值。在移动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甚至停滞的当下,行业势必更加关注重点IP的商业潜力。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存在感和受众群体特别强的新IP,男性向游戏未来一定会努力分一杯羹,然而男性向游戏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隐藏路径

网络文学凭借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将当代通俗小说的大众文化属性发挥到了极致,善于此道的创作者们用或直白或隐晦的“爽点”慰藉了一整个时代的网民。

网络文学所谓的规则,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无数先行者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同样,对于游戏厂商来说,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出金科玉律。

近几年,随着动漫《斗罗大陆》成为国漫年度大作,以及热播剧《庆余年》的横空出世,一个更为可行的男性向游戏制作思路浮出水面——即开发团队不仅以小说本身为蓝本,还可以将其电视剧或动漫版本作为直接素材进行游戏改编。

在盛趣游戏出品的《庆余年》手游官网上,游戏介绍写道:“《庆余年》是根据同名小说和热播电视剧改编的一款手游。”具体来说,游戏中的人物造型和建模基本遵循了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而代言人则是电视剧中饰演范若若的宋轶。

而三七互娱自研手游《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则直接以“与动画一模一样”作为最显眼的宣传语,强调“动画正版授权”。自2021年7月公测以来,《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屡次进入畅销榜前列,表现十分强劲。

图片来源:《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官网

《欢喜人生》手游与《斗罗大陆》的共同点在于,其改编版本都有着扎实的用户基础,且相比原作有着更加可感的画面特征。

电视剧《庆余年》一经播出,便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爆款,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两个平台总播放量均突破130亿次,也是2019年唯一一部百度指数破百万、微博指数更高的网剧。动画《斗罗大陆》是迄今为止腾讯视频播放量更高的动画剧集,其电视剧版也已于2021年登陆央视。

图片来源:微博@庆余年官微

在漫长的IP发展链条中,男性向IP游戏与原作之间似乎总存在着一种微妙的隔阂感,新生代人气玩家的实战表明,以成熟的影视、动漫作品作为连接点,更能以更亲近、熟悉的姿态吸引观众。

2022年8月,阅文集团总裁侯晓楠在财报发布会上透露,《斗罗大陆》改编的游戏总收入已突破百亿元。阅文集团CEO程武指出,IP可视化是放大IP影响力的关键,也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他表示:“从小阅文到大阅文,我们将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对网络文学IP进行升级,从而为整个IP创造更全面的可能性。”

本质上,这就是IP深度开发的优势,即降低“还原”的成本。当一部深得人心的电视剧或动画完成了具象化的工作后,可以为游戏等其他衍生作品提供可重复利用的场景和画面,甚至是可复刻的“名场面”。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游戏公司省去了从头还原原作的成本,用户接受成本也大大降低,有效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庆余年》手游早早就打出“庆余年1.5季”的宣传口号的原因。

通过IP可视化,实现同一生态内影视与游戏的联动,或将成为未来男性向游戏改编的一大解决方案。

结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男性IP游戏能做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发布于:2024-05-26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