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包公能破案如神,是因为他有三件宝物:阴阳镜、古今盆、仙枕。当然,这是民间传说的神话版本,并非历史,但这三件宝物在历史上确实有原型。

铜镜、铜盆在道教法器体系中一直存在,这很好理解。但枕头总不能是法器吧?这可不是“枕头大战”。的确,枕头从来都不是法器,但有魔法枕头是存在的。

五代时期的《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种奇特之物:“龟兹国献一枕头,色如玛瑙,润如玉,做工古朴。帝寝于此,梦见十洲、三岛、四海、五湖,故帝赐之为‘游仙枕’。”

这里的“皇帝”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龟兹国是历史上西域著名的古国,后来因为鸠摩罗什法师的缘故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险些被前秦灭亡。

也就是说,早在包公出生前200年,就有“游仙枕”的记载。古人用硬枕很正常,石枕、木枕、陶枕、瓷枕也屡见不鲜。但这样一颗玛瑙般的石蛋,能让人梦游天下,唐玄宗用过,还说好用。这到底是什么原理?难道真的是古代黑科技“脑机接口”?

我们继续看唐代的一篇文献,沈既济写的《枕上书》,就是“黄谷梦”这个成语的由来。年少的陆生失意,在一座破庙里遇见了道士陆翁(吕洞宾),道士给了他一个瓷枕头。原文说“枕头为青瓷,两头有孔”,就是说两头都有大孔。陆生在睡梦中经历了富贵荣华,大起大落,醒来后看到的依然是破庙,灯火昏暗,小米粥还没有煮好。

类似的“枕头”也出现在一部不太出名的小说《三隋平遥传》中。这部小说虽然不是很出名,但作者却很有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不仅如此,一百多年后,清代《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又对其进行了编辑和补充。两位名人为这本书服务,何尝不是一种福气呢?

书中说:“胡永儿拿出一个用白泥捏成的方形小枕头,递给陈学久,说:‘这是九天游仙枕,让人魂魄出窍,梦回神明,用之百病皆可治愈。’不料书童接过,就睡在了上面。‘多少王公贵族,未曾见过,未曾听过(好滋味),就让他尝尝,享受一下吧。’是不是感觉像《盗梦空间》?那种难以言喻的快乐体验,我们不知道,罗贯中先生也没有详细解释。反正冯梦龙先生羡慕地说:‘游仙枕上的游仙梦,远胜古时的华胥天,谁给我这个枕头?我宁愿一辈子都睡得香甜。’”

五代白釉雕宫人枕,上海博物馆藏

这枕头究竟长什么样子呢?书上说:“枕壁一面用金漆写着‘九天游仙枕’三个字,另一面有两扇门,上悬横匾,上书‘仙境’三个字。”也就是说,一面开成门的形状。

不管是瓷枕还是陶枕,有孔洞都不奇怪,因为烧制过程中需要排出空气,否则就会炸裂。但有必要有这么大的孔洞吗?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有专家推测,枕头里必定放了致幻药草,通过小孔释放,使大脑活动加剧,产生无数幻觉。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记》记载,有一位道士用茉莉根制成特殊的香,用来催眠别人。原文是“你进入冥界,是因为茉莉根。”

西域自古以来就盛产灵药,龟兹游仙枕是否由某种灵药制成,目前尚不清楚。

你怎么认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游走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神奇法器,探秘“游仙枕”的奥秘》发布于:2024-05-25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