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27日,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区域一年级“普通教室提升”七彩光联盟分享会如期举行,本场分享会主题为“一年级游戏化教室设计与实施”,通过观察、思考、提炼、分享,提升区域内学校的教学质量。

什么是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将教育游戏融入课程教学和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游戏化教学可以让枯燥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动起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与有趣的活动,游戏化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地获取知识。

01

以课促研,互相学习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郑文珍老师与一年级学生共同开启“一年级游戏化素质课堂”研讨。郑老师创设了任务型情境《凌霄旅行社招募小导游》,孩子们通过找景、贴词卡、模仿表情、介绍风景、掷骰子选图、小导游和同桌一起介绍景点等语言实践活动,化身小导游,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实现了学习融入游戏,让游戏服务于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练习,快乐体验汉语知识和学习的快乐。

荷香小学邱婷婷老师在一年级语文课《大小与数量》中,创设了“开心农场当小裁判”的情景。学生通过完成“黄牛的趣知识——通过词源变化认识牛”“同类词”游戏了解农场运动员;“小猫的趣知识——反向狗部首匹配”“当裁判比划”“我会写裁判手势”等游戏任务。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在裁判角色体验中深入探索,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挑战自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鹭江新城小学郭永永老师的《尾声比较》课,创设了《动物王国风采秀》情景,围绕《文学朗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组,以《小小播音员》活动落实朗读教学目标,营造朗读课堂氛围。以《才艺秀》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尾声比较》过程中轻松有趣地朗读疑问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在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的同时,赋予学生充分的想象自由。整个学习过程以情景为中心,以游戏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边玩边学,在学中玩得尽兴。

人民小学肖雅玲老师设计了“汉字大富翁”游戏活动,将二徽字的复习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甩筛子活动巩固二徽字的读音、结构、构词、造句等知识,课堂上,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玩得有条不紊,收获颇丰。

在莲月学校的“数字捉迷藏”课堂上,陈丽红老师利用游戏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练习、在“乐”中提升能力。在课堂上,通过游戏,训练学生用标准、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低年级数学逻辑思维打下基础。

云顶学校林万平老师与1(1)班小朋友化身“文具小达人”,通过flash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与文具相关的词汇。借助希沃白板的蒙版功能农场对对碰,引导学生观察所展示文具的一角,并用“是……吗?”的句型进行猜测,在真实有效的互动中巩固学生对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最后,通过延伸情境、驱动任务,引导学生和小女孩一起整理文具、整理房间,成为文具小达人。本课以生活为主题,通过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数数”、“说说”等活动,激发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运用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落实课程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整理的良好习惯,争当文具小达人。

厦门外国语学校万景校区叶安妮老师讲授《图案的奇妙之旅》,利用数学绘本《乱七八糟的巫师城》营造游戏化的课堂情境。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索、整理图案,给予小组充分的思考和合作时间。学生借助数字、颜色、动作、图形等形式,探索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合作能力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02

分享促研究,共同进步

每节课结束后,辖区各学校校长都会结合本校独特的教学方式,汇报“游戏化课堂”主题活动的经验,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小胡小诗老师就“从‘会玩’到‘玩得聪明’”进行了分享,她指出游戏化教学的关键在于“转化”,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游戏乐趣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展素养。在教学中,要将游戏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课程和教学中——“游戏活动”既是游戏化教学的课程组织策略,也是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手段。开展游戏化课堂,可以提质、减负、增效,给孩子们向温暖成长的力量,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关键期。

荷香小学孙雅梅副主任与区内教师们分享了《智慧“游戏”课堂、智能“玩”成长——厦门市荷香小学游戏化一年级课堂的实践与反思》这一主题,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聚众游戏;培养素养,玩游戏;泛在学习,智能游戏三个方面,结合学科案例分享了四种游戏化教学策略。

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科教研组组长分享了组内“常规课堂质量提升”工作进展并达成共识:良好的课堂常规不仅是学生思想素质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需要持之以恒、反复强化、下功夫,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持续做好这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谢碧珍校长表示,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也将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特教课堂教学之路,让思明特教学子乘着良好习惯的帆船乘风破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鹭江新镇小学洪娅老师介绍了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如何将课堂学习情境与教材相结合,将各种有趣的游戏与知识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融合,巧妙地平衡游戏与知识。鹭江新镇小学致力于通过教学游戏化,抓住课程重点,让游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

人民小学教师郑小琴从“根据学习情况选择教材”、“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基于传承优化”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的教学经验,希望通过游戏化的学习设计,提升一年级课堂的日常质量。

莲月学校教务处周明峰主任分享了《一年级游戏化课堂研究》,重点从学校如何结合习惯养成、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教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游戏挑战等教学策略,探讨在一年级游戏化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情景教学。

云顶学校戴小欢老师以《智慧游戏化、玩法化 让课堂“活”起来》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从“学科+游戏”“信息技术+游戏”“评价+游戏”等角度,分享了云顶学校在一年级普通班推行“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强化学生中心意识和问题导向意识,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做法。

厦门外国语学校万景校区郑巧英老师的分享主题为《养心先养成好习惯》,详细介绍了万景校区如何通过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习惯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郑老师还重点介绍了万景校区的特色小组合作学习,从组建学习小组、培养优秀小组长、规范发言技巧、实施小组考核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获得了一致好评。

03

通过思考和持续改进促进研究

观摩结束后,厦门外国语学校郑巧英老师在厦门外国语学校万景校区进行了反思总结。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区级活动非常有意义,加深了区内学校的学习和了解。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不断优化各自学校的游戏化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陈雅静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认为,辖区内各校的游戏化课堂各具特色,扎实高效。孩子们在动中学,生动有序;在玩中学,生动有趣;在巧中学,生动有效。希望辖区内各校今后继续同舟共济、共同行动、融合发展、共同提高。

撰文:郑巧英

摄影: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区老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农场对对碰 【和而不同】游戏化课堂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主动起来》发布于:2024-05-25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