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质量重大突破

从一岁九个月开始,妈妈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宝宝的词汇量不仅在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上也有了突破。以前宝宝掌握的新词,多是他们熟悉的人、物的名称——名词。现在宝宝们开始掌握名词以外的单词,比如热、冷、脏、害怕、走、拿、玩、打等等。至少有50%的宝宝能说出120到180个词,到了21个月,能说出200个词的宝宝就不少了。在通往两岁生日的四个月里,大多数宝宝的词汇量都有了突破。如果妈妈们有兴趣,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记录宝宝说的新词,看看一个星期宝宝能说多少个新词,一个月宝宝又增加了多少个新词。

使用句子

这个年龄段,超过30%的宝宝已经能够把不相似的单词组合成句子,其次,他们可以把几个不相似或不相关的单词组合成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并不容易。当宝宝能这样使用语言时,说明他们对母语的理解已经相当好了。如果你家的宝宝还没有这种能力,也不用担心,语言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要到2岁才开始说话,而有的宝宝1岁就开始说话了。有的2岁宝宝已经基本可以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和父母进行简单的对话,但有的宝宝还处于使用名词的阶段。

理解语言的能力

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如果宝宝说话早,就能用语言表达很多日常需求,想吃饭、想喝水、想小便、想睡觉都会告诉妈妈。宝宝并不是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单词的意思,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运用单词或句子的意思。如果妈妈说该睡觉了,宝宝就会想到一些和睡觉有关的事情,比如床和枕头、脱衣服等。妈妈可能会发现,如果妈妈每次带宝宝去户外玩的时候都戴上一顶小帽子,当妈妈说“妈妈,带宝宝出去玩”时,宝宝可能会马上说“戴帽子”,他把“出去玩”和“戴帽子”联系在一起。如果宝宝让妈妈带他出去玩,他可能会对妈妈说“戴帽子”。有时候连妈妈都不能理解宝宝的联想能力。

我喜欢问我妈妈问题

宝宝喜欢跟着妈妈问问题,妈妈不要生气,宝宝想知道眼前的一切,这是宝宝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造成的。不要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妈妈对宝宝的问题不能敷衍,要认真回答宝宝的每一个问题。宝宝认真提问的时候,妈妈也要认真对待,从积极的方面回答,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尽量用宝宝听得懂的句子。不认真对待宝宝的问题,不认真听宝宝的问题,不认真回答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让宝宝非常气馁。如果不能回答宝宝提出的问题,不能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理宝宝,而应该勇敢地告诉宝宝,你也不知道。 这时候你就应该放下手中的工作叔叔的大玩具,去查阅书籍或者上网,找到正确的答案,然后认真的回答宝宝提出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你给了宝宝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宝宝知道书籍可以告诉人们知识,让宝宝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和对书籍的热爱,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宝宝以后学习知识的必备能力。

从 1 数到 10

如果你的宝宝能从 1 数到 10,那真的很棒。如果你的宝宝能连续数到几十甚至几百,那这是你应该感到自豪的育儿成就。如果你的宝宝只能告诉你他 1 岁或 2 岁,但不能从 1 数到 10,甚至不能从 1 数到 3,那也没关系。你的宝宝现在不会数数并不代表他的智商有问题。

妈妈们可以通过实物教宝宝认识数字。走在路上,可以问宝宝,路边停了多少辆车?让宝宝数一数自己在玩多少块积木?吃饭的时候,让宝宝按照人数拿碗筷。宝宝对抽象的数字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对数字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对实物认识的基础上的,与其只教宝宝抽象地数数,不如通过实物让宝宝理解数字的概念。

背诵完整的童谣

宝宝已经能背诵完整的儿歌了,如果你家的宝宝只能背诵几句,甚至一句都背不出来,你不能认为宝宝有什么智力问题。有的宝宝思维很好,不喜欢背诵儿歌;有的宝宝很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这就是宝宝之间的区别,不能认为一个宝宝聪明,一个宝宝愚笨。教宝宝背诵儿歌没必要过多。多花点时间增加宝宝的知识面,让宝宝多看、多听、多说、多想、多做、多参与、多运动。幼儿大脑中的突触建立广泛的联系,编织更多的网络,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灌输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神经相互建立联系和网络。这就好比电脑的硬件设备。 更好在设备前就设置足够的内存条和足够大的硬盘,这样设备完成后再升级就没那么容易了。

具有视觉分辨率

宝宝已经可以分辨一些颜色了。如果宝宝仍然无法分辨红色和绿色,则需要考虑红绿色盲的可能性。红绿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见于男孩。如果您有这样的怀疑,请带宝宝去看眼科医生。

宝宝能区分不同的物体,能把相同的物体搭配在一起,对宝宝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妈妈说,把娃娃都拿过来,妈妈要洗了,宝宝就不会把玩具车拿过来。如果妈妈说,把娃娃和她的东西都拿过来,宝宝就会把娃娃的衣服、鞋子、枕头、被子、娃娃都拿过来给妈妈。宝宝开始照镜子看自己。早在几个月前,宝宝就已经知道镜子里那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孩子就是自己。现在宝宝不仅认识镜子里的自己,还开始照自己的“形象”。当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漂亮的帽子,就会站在镜子前照自己,欣赏自己的美丽。宝宝不仅开始欣赏自己的新衣服,还欣赏自己的身体。如果浴室里有镜子,宝宝洗完澡后可能不愿意穿衣服,就照镜子看自己。 如果发现宝宝两只黑眼球不对称,不要担心,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不能完全调整眼球的位置。如果宝宝看东西,尤其是电视屏幕,两只黑眼球可能会在几分钟内不对称(妈妈把这称为“斜视”)。大多数宝宝在2岁后就能很好地调整眼球运动,“斜视”现象就会消失。

回忆所见过的事物并辨别它们的不同

记忆物品

宝宝已经能记住自己曾经感兴趣的东西。如果爸爸让宝宝玩手机,第二天宝宝见到爸爸就会想起手机;如果爸爸不给宝宝,宝宝可能会哭闹来达到目的。所以,不要一时兴起就给宝宝不能玩的东西,比如打火机。区分不同宝宝能分辨物体的大小,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妈妈说“拿大球来”,宝宝就不会拿小球;妈妈说“拿洋娃娃来”,宝宝就不会拿塑料洋娃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宝宝不但能识别物体的外形,还能分辨物体的材质。

宝宝的注视次数减少了,但凝视时间却增加了。这是因为宝宝的注意力增加了,对探索事物的秘密的兴趣更大了。“看到真相”是宝宝的目标。当宝宝全神贯注地注视时,父母和看护者不要打扰,让宝宝有连贯的观察和思考过程,这样有助于宝宝的注意力增加。

区分男性和女性的声音

宝宝开始对听到的声音敏感,能分辨电视或广播里的声音是阿姨(女性声音)还是叔叔(男性声音)。他开始通过倾听来接受妈妈的指令,而以前他除了倾听之外还要看妈妈的肢体语言才能听懂妈妈的指令。他可以通过听妈妈的声音和语调来判断妈妈是高兴还是生气,而不需要看妈妈的表情。听到有车驶过的声音,他会告诉妈妈有车;听到小狗叫,他就知道身边一定有小狗。

模仿声音

宝宝比较喜欢模仿父母说话的语调和语调,如果父母总是用和蔼的语调说话,宝宝的语调通常也会比较平静。如果爸爸总是用粗鲁的声音对妈妈说话,妈妈也用不好的声音回击爸爸,宝宝就很难用愉快的语气说话。父母是宝宝的之一任老师,父母对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比遗传要好。

音乐偏好

宝宝对音乐的喜好各有不同,有的宝宝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有的宝宝则喜欢抒情感比较强的音乐。性格奔放外向的宝宝往往喜欢昂扬、欢快、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性格沉静内向的宝宝则喜欢舒缓、优美、流畅的音乐。不过,也有些宝宝看上去很文静内向,但其实喜欢激情四射的音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很个人化,没有客观原因,就是喜欢就好。让宝宝多听音乐、多欣赏音乐,对潜能的开发很重要,每个宝宝都有成为音乐家的潜质,千万不要因为家长没有乐感、对音乐不感兴趣,就认为宝宝没有音乐细胞,从而忽视了对宝宝音乐的培养。

识别声音的来源

辨别声源也是一项听觉技能。宝宝早在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辨别声源,但声源偏移30度以内时,宝宝就无法分辨出差异。到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声源只要偏移20度,宝宝就能分辨出声源来自不同的方向。现在,宝宝差不多能分辨出声源偏移5度,基本接近成人的能力了。

用你的感官探索事物

如果电视上出现悲伤的场景,宝宝就会停止微笑,甚至会跟着电视里的人物一起哭。宝宝哭不是因为害怕,而是通过感官感受到了悲伤。宝宝的情感世界开始变得丰富起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是宝宝探索事物的感官工具。

“我”的感觉被削弱了

宝宝有了“我的”的意识,最常说的话就是“我的”或者“这是我的”。这并不是说宝宝自私,而是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这个时期的宝宝很难从孩子手里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提高,他不再把所有的东西都当成自己的了。如果你告诉他这是孩子的东西,宝宝很可能会主动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孩子。这也是宝宝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的开始。当宝宝经常说“我的”时,就意味着宝宝开始注重所有权了。宝宝开始认识到有些东西是有具体所有权的,比如妈妈的鞋子是妈妈的,爸爸的领带是爸爸的,妈妈不能戴;如果妈妈戴了爸爸的领带,宝宝就会直接告诉妈妈,那是爸爸的领带。宝宝意识到玩具是自己的,开始“爱”自己的玩具了。 如果有人拿走他的玩具或在某个地方发现了他的玩具,他会捡起来放到自己的玩具堆里,宝宝会把玩具拆成碎片,表现出对玩具缺乏“爱”,但其实,宝宝是在通过破坏性劳动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开始与母亲以外的人亲近

宝宝最亲近的人就是妈妈,1-2岁之间的宝宝特别依恋妈妈。但快2岁时,除了继续依恋妈妈,也开始与其他人亲近。如果经常照顾宝宝日常生活的照顾者、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兄弟姐妹以及身边的小朋友对他表现出友善,他就会很乐意与身边的人玩耍。如果不对他表现出亲近,或者不经常陪他玩,他就不会主动发展亲密关系。在人际交往方面,宝宝还处于被动状态。

“绘画大师”

宝宝已经能画出近似的水平线、垂直线和曲线,喜欢画小动物等自然界的物体。宝宝的画几乎都是“象形画”,但我们很难猜出宝宝杰作的内容。如果宝宝告诉你他在画什么,我们就会恍然大悟,越看越有道理,由衷佩服宝宝的本事。宝宝对事物的看法和想象力有时真的让我们惊叹不已。好像有句名言只有在绘画领域,宝宝的涂鸦直接就是大师的作品。果果画了一个大黑苹果。妈妈问,苹果为什么是黑的?果果一本正经地说,苹果烂了。原来是纸箱里有几个苹果烂了。奶奶把烂苹果挑出来放在地上。果果蹲在那里看着。奶奶一边挑一边嘟囔,你看烂苹果,都是黑的。 果果记住了奶奶的话,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一切画在纸上,这也是儿童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

自行穿鞋、脱衣服

宝宝能自己脱鞋。宝宝不但能自己脱鞋,还喜欢自己脱,喜欢光着脚到处跑。如果家里是地毯或木质的,就让宝宝自由跑;如果地板是瓷砖或石头的,宝宝的脚可能会着凉或腹部不适,可以给宝宝穿上一双稍厚的棉袜。这个大宝宝不但喜欢脱鞋,还喜欢自己脱袜子;穿多少次袜子他都会脱。有些妈妈干脆不给宝宝穿袜子或穿筒较长的袜子,并将袜子塞紧,不让宝宝脱,或给宝宝穿带鞋带的鞋子,不让宝宝脱鞋袜。这些都大可不必。给宝宝脱鞋袜也是一种锻炼,不学会脱鞋袜,以后再学会穿鞋袜就难了。 宝宝还分不清哪只鞋在左脚,哪只鞋在右脚,鞋子穿错是正常的。无论妈妈告诉宝宝多少次,宝宝短时间内也不会分清左右;就算他穿对了,也是概率问题,因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穿错,要么穿对。不用担心宝宝总是穿鞋,因为到时候宝宝就能分清左右鞋了。30%的宝宝可以脱衣服,但如果衣服的扣子比较复杂,宝宝就很难做到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系带、 *** 子、拉拉链等都不容易完成,但是 *** 子、粘扣子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鼓励宝宝做家务

宝宝喜欢模仿父母做家务,比如用扫帚扫床扫地、用拖把拖地、帮妈妈洗菜等。宝宝想尝试一下父母做的事情。如果父母不让宝宝“捣蛋”,等宝宝长大了,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帮妈妈做家务了,再去担心和唠叨就晚了。

每次宝宝做某件事或完成你布置的任务时,别忘了表扬他。过多的表扬不会让宝宝骄傲自大。表扬会给宝宝带来兴趣和信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1岁9个月宝宝语言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发布于:2024-05-24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