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孩子乃至大人喜爱的小型游乐设施,其实也充满着安全隐患:被风吹翻的充气城堡、“咬”掉手指的秋千机、让人瘫痪的蹦床……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小型游乐设施导致人员死亡、受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对此,不少报道指出,安全卫生标准缺失、监管不力是小型游乐设施市场良莠不齐的根本原因。

事实真是如此吗?相关标准和规范并非缺失。

记者了解到,国家标准《小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T 34272-2017)早在2017年就已发布,2018年实施。该标准适用于“供3至14岁儿童在公共场所游玩的小型游乐设施”。标准规定了小型游乐设施的材质、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标志、维护说明和使用管理等,并明确规定了对设备使用者的管理要求。

对于充气城堡等充气游乐设施,2018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充气游乐设施安全规范》,该规范将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

记者了解到,该规范根据充气游乐设施的特点,提出了风险评估、围栏、场地要求、游玩人数、应急处置、安全标志等多项技术要求。例如,充气游乐设施应配备锚固系统或压载系统,使其能够固定在地面上;一般情况下,锚固点应均匀分布在充气游乐设施的四周。室外使用的充气游乐设施每个锚固点及其部件(如锚固点绳索、织带、金属配件、地桩、重物等)应承受至少1600牛顿的拉力;锚固系统施力的方向应与地面呈30°至45°角。

监管方面,2019年9月,国务院安监办发布《关于加强游乐园和游乐设施安全监管的通知》指出,一些地方还存在运营管理主体安全责任不落实、游乐设施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小型游乐设施监管不力、游客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儿童室内小型游乐设备,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通知指出,各地要对每一起游乐园人员伤亡事故,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经过和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按照“失职追责、失职免责”的要求,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理,强化事故警示教育作用。要坚决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充分发挥事故调查对加强和提高游乐园及游乐设施安全工作的推动作用。 要严格实施信用惩戒,对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未及时整改、继续冒险作业以及有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严格按规定将负有责任的经营管理主体和相关人员纳 *** 合惩戒对象,实施有效惩戒,切实提高经营管理主体违法违规成本。

然而,各类标准和规范被一些媒体“忽视”是有原因的。

调查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对游乐设施的安全缺乏应有的重视。

此外,据北京一家游乐设备公司的销售人员介绍,充气游乐设施的使用寿命通常在6年左右,但一些游乐园经营者并不采购全新设施,而是采购“不知道使用了多久”的二手设施。

有些经营者对于相关安全要求敷衍了事,比如固定锁不用,只是用石头、沙袋等物压住,或者用绳子绑在附近的柱子甚至树上,有的甚至没有采取任何固定措施。

监管方面,记者发现,虽然《关于加强游乐园、游乐设施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严格按照规定,将负有责任的经营管理主体和相关人员纳 *** 合处罚对象”。但从执行情况来看,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市场监管部门通常只监管大型游乐设备;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文化执法部门只负责监管室内游乐园内的游戏机;城管部门只监管街边游乐设施是否占用公共空间、扰民、污染环境。

充气城堡等小型游乐设施的监管由谁来负责?是缺乏标准,还是缺乏监管?

相关专家表示,有报道认为小型游乐设施没有标准或标准徒有其名,主要是因为相关国家标准属于建议性质,无法强制执行。

此外,相关人士认为,不少儿童游乐场所都是租用在市政道路和公共场所,城管部门在审批租用许可时应加强资质审查,要求经营者提供游乐设施资质证明,并设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提前划分责任。(记者 张丽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软”小型游乐设施缺乏刚性监管标准》发布于:2024-05-24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