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摄影:马丁
记者了解到,类似有趣的全民体育盛会已在成都各地兴起,不仅丰富了辖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社区体育氛围,还推动了成都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一届成功的大运会,将提升一所学校,激活一座城市,新建的具有运动场景的绿道、公园,正成为成都市民挥汗淋漓、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参与性、趣味性强的活动,正引领市民热爱大运、热爱生活。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兴。大运会在成都举办,不仅是学校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对学校国际化视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方式、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助力。我们学校不仅要服务好大运会,更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王涛说。
▲市民参加成都世界自行车日天府绿道骑行游。摄影:李东
成都始终坚持“筹办大运就是建设城市,建设城市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社区生活品质,给市民带来认同感、归属感。
如新都区香城体育中心通过场馆共建,打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环境清静宜人的体育公园,同时共建场馆共同构成了突出宏伟的整体建筑形象,将成为一座富有时代感的靓丽城市地标。
作为区级体育中心,项目不仅具备比赛功能,还充分利用内部空间设置球类训练馆、健身房及配套商业、休闲用房,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两馆之间的中庭和下沉庭院将这些核心空间有机串联起来,可作为健身广场使用。建筑造型灵感来源于书香,立面层层外装饰遮阳棚犹如万卷诗书徐徐展开。这些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诠释,将使这里成为城北新地标。
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大运会正在给成都带来实实在在的飞跃,无数新兴体育空间正在重新定义这座城市的生活场景。
成都体育产业也借势崛起,万达体育、华熙国际、华润体育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成都,锦浪体育、古东科技、绿叶城等本土企业快速成长,成都体投集团完成对上市公司莱茵体育的股权收购。2019年,成都体育产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成都将把体育产业“蛋糕”做大到1500亿元以上。
▲2019年12月22日,青少年网球赛为大运会热身。
“以赛事为媒介,连接世界”大运会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大运会由成都主办,这是成都继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之后申办的又一大型国际综合体育赛事,也是成都提出建设“世界体育名城”目标后成功申办的首个世界性综合体育赛事。
为什么选择成都?大运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小奥运会”,是仅次于奥运会的大型综合体育盛会。一个城市能否成功举办大运会,是该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成都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崇尚运动的城市。未来几年,2021年大运会、2022年世乒赛、2023年亚洲杯、2025年世运会等数十项国际重大赛事将在成都举办,天府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将相继建成,以绿道赛事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也将逐步完善。
“以赛事为媒介,连接世界”。成都还是西南地区更大的高校密集区,拥有高校64所,在校大学生91万人。同时,成都还是中国体育人口占比更高的城市之一。近三年共承办56项国际体育赛事、160余项全国性体育赛事,拥有丰富的承办国际赛事经验。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董晓红、陈迪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1年8月18日在成都开幕。目前,成都秉持“办赛、建城、兴商、惠民”理念,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全力冲刺阶段,预计明年4月底所有场馆将全部完工,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办好大运会,激活一座城市”——借举办大运会之机,成都正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社区生活品质,给市民带来认同感、归属感。
▲成都大运会主视觉图。
筹备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所有场馆将于明年4月底完工
工人们正在安装天花板、铺设管道,阳光下,整个体育场馆熠熠生辉,施工现场一片热闹。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完美圆形体育场馆,“飞碟”造型更是别具一格,备受瞩目的大运会主会场——东安湖体育公园预计明年4月竣工。
▲东安湖体育公园。胡大天 摄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体育馆外观造型犹如“飞碟”,栩栩如生。其“一馆三馆”通过室外展区、下沉广场、亲水平台等形式串联融合,呼应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和合一”的理念。体育场屋顶还设计了宽约44.5米的“太阳鸟”图案。
目前,大运会场馆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奥运村是大运会核心场馆之一,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由居住区、运行区、国际区、交通区四部分组成。
场馆建设于2019年4月开工,2021年3月竣工。记者了解到,大运村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东部、成都大学校园内,西距市中心12公里,东南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46公里,西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6公里,南距东安湖主体育场12公里。
成都大运会项目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相关负责人王涛介绍,大运会组委会依托成都大学校园,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学生宿舍、餐厅、篮球场、运动场、教学楼、图书馆等共计约28万平方米,新建代表团公寓、游泳馆、运动场、综合服务楼、行政配套楼、医疗楼等共计38万平方米。
当地 *** 将为大运村提供水、电、气等能源保障“两线一备份”,实现5G和Wi-Fi 6“双千兆”通信和无线网络覆盖,建立4K或8K高清直播频道,实时播报赛场动态,建立24小时无人AI超市,构建高响应决策支持系统。组委会还将在赛后将大运村作为遗产无偿移交给成都大学,加快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有特色、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
王涛介绍,交通方面,大运村内设有交通指挥枢纽中心,专门负责车辆调度实时指挥成都a世界,旁边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1500多辆摆渡车,大运会期间运动员可乘坐大巴直达各个场馆。
▲凤凰山体育中心施工现场。 吕嘉 摄
记者从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目前,大运会新建13个场馆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进入幕墙、金属屋面施工阶段,龙泉中学体育馆基本完工。36个场馆改造工程陆续开工,下属6个场馆改造工程完成项目立项、资金安排并进入网上招标阶段。
与此同时,占地面积8382.65平方米的大运村医疗中心主楼也已封顶。这是大运会历史上单体规模更大的运动员村医院,目前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将按照“二级甲等医院建设、三级医院服务标准”为大运村提供急诊、创伤、康复、护理等门诊和住院服务,预计2021年7月投入试运营。
“我们设立了急诊、内科、外科、骨科、运动医学等16个临床医技科室,提供24小时急救、转运服务,还设立了单独病房,方便轻伤运动员留观治疗,还设立了国际会诊中心,开展国内外远程会诊,提升大运村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大运会执委会医疗部相关负责人说。
▲大运会志愿者为大运会加油。
“办赛、建城、兴业、惠民”
虽然最近天气不好,还下着雨,但在成都市沙岩社区体育广场,身着雨衣的沙岩社区居民们在雨中锻炼身体、嬉戏玩耍,运动后灿烂的笑脸上写满了对大运会的期盼。
本次社区运动会的主题是“迎大运”,社区共有300余名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投球进桶、打地鼠等趣味运动吸引了大家的热情参与。
“这样的社区运动会很有意思,我们也借此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大家的运动健身意识。”社区居民李先生带着孩子来玩,玩得不亦乐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办好大运会 激活一座城市——2021年成都大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发布于:2024-05-2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