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时在车里听交通广播,同一时段该市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了3起追尾事故,可见追尾风险有多大。其实在高速公路上,追尾事故占比更高,后果也惨烈得多。公安部交管局曾公布数据称,追尾事故占高速公路事故的70%以上。
追尾事故在车祸中占了很大比例。
为什么会发生追尾事故?归根结底,是因为后车没有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根据这条规定,追尾事故一般都是后车负全部或主要责任。
但问题是:多远才算是“足够安全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距离”?
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基本都是“跟着感觉走”,凭感觉保持一定距离,而且经常会密切关注前车,所以追尾事故也不少。在“老司机”中也有一句话叫“根据车速保持一定距离”。不管有没有科学依据,首先你的眼睛不是激光测距仪,你怎么能一眼就看出和前车的距离?你知道是30米还是50米吗?
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理念,在欧美,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方法叫“Two-rule”,这是 *** 部门和私人驾驶培训机构向车主们推荐的实用技巧。
“两秒规则”的优点在于简单、易于实施,每个车主只需稍加练习就能掌握。
所谓“两秒法则”,就是与同车道前车保持两秒以上的“距离”。秒当然不是长度单位,所以这个方法的重点不在于看你还剩下多少米的刹车距离尾行三英文,而是给自己足够的反应时间。当你看到前车的刹车灯亮起时,你需要花些时间思考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并将脚从油门踏板移到刹车上。一般来说,两秒钟基本上足够让你的车开始刹车,然后才能到达前车的刹车位置。只要刹车性能正常,就可以避免追尾事故。
“两秒规则”是西方国家常见的驾驶技巧
这条“两秒规则”适用于大多数车速,只要保持在“两秒”以上,车距自然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大,车距随着车速的降低而减小。粗略计算,车速每提高8公里,车距就会增加约一辆车的长度。
如何践行两秒规则?
首先要做的就是快速寻找路上的“固定地标”。这个其实很容易。路边的指示牌、树木、广告牌等,路面上的“斑块”和接缝等,只要一眼看上去很明显的,都可以作为“地标”。
接下来,你需要“倒计时”。当你前面的车经过“标记”时,开始“倒计时”。如果你的车在两秒内到达“标记”,则表示你跟车太近了。
秒数怎么算?两秒确实很短,但其实比人们想象的要长。美国建议车主在正常速度下说“一一一二”,或者说一句更形象的“只有傻瓜才会遵守二秒法则”。说完这句话,基本就是两秒了。
“只有傻瓜才会遵守这两条规则”
这句话大概是6到8个英文单词。我们说中文的时候,正常语速两秒内能说8个字左右,比如“别跟车太近,要追尾”、“跟车太近的人很笨”等。选一个朗朗上口的8字句。我们手机上不是有秒表吗?用秒表试验几次,你对“两秒”就心知肚明了。
“两秒”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些国家觉得两秒不够,所以提倡“三秒法则”。另外,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比如雨雪天气、夜间行车等,“两秒”也远远不够,至少4秒,甚至6秒才合理。如何掌握4秒?只要背诵两遍八字诀就可以了。
在雨天,请与后车保持较大距离。
在中国现在的交通环境下,很多时候你想保持“两秒距离”,但就是有那些瞎子挤到你车前。这时候你该怎么办?放松心情,适当松油门,留出“两秒”左右;实在不行就适当缩短距离,但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前方情况,一点都不能分心——如果做不到“两秒距离”,就得缩短反应时间。
为什么要留出两秒呢?一是为了防止自己超越前面的车,二是为了防止后面的车超车的时候,我们的车撞到前面的车,从而发生连环相撞。
还有一种车喜欢像“跟车变态”,紧跟在车后。遇到这种烂车,一定要避让。能换道就换到别的车道;不能换道就不能被这种 *** 逼着跟前车拉近距离。该拉多远就拉多远,否则万一出事,你可能真的成了“三明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尾行三英文 如果你开车的时候连两秒的距离都不知道,难怪你总是追尾》发布于:2024-05-2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