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生三世桃花十里》的热播,让我们认识了青丘白浅。

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 经过训练,它可以变成恶魔,可以幻化为人形,可以迷惑人。 然而,在古代神话中,狐狸并没有这样的形象。 在西王母的仙界里,九尾狐是一种灵兽。 在汉代,九尾狐也被视为吉祥。

20世纪60年代,河南郑州出土了一块肖像砖。 砖头上的图案很奇怪。 一只乌鸦站在树上,树下有一只抬起头的狐狸。 当大家看到这块画像砖的时候,都非常兴奋。 惊讶之余,让我想起了《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乌鸦”的故事。

郑州出土汉画像石拓片

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 他以讲讽刺故事的能力而闻名。 后人将古希腊流传的数百个讽刺故事都归结为伊索的名字。 因此,《伊索寓言》在欧洲很受欢迎。 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难道几百年的时间,《伊索寓言》就传遍了万水千山,传到了中原? 当时有人在报纸上写文章讨论此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不太可能的。

首先,出土的画像砖只是个别例子。 如果《伊索寓言》在汉代就传入中国,那么不可能只记载了这个故事,也不可能只在郑州出土过同样题材的画像砖。 。

第二,史书上没有记载。 汉代时,罗马称大秦。 张骞出使西域,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征服匈奴。 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交流,引进了大量的水果和蔬菜。 今天我们吃的胡萝卜、葡萄、西瓜等都是那个时代传入中原的,但史书中并没有与秦朝有直接联系的记载。 作为丝绸之路的两端,汉朝和罗马都依赖中亚进行贸易和文化。 各国人民的接力棒一一传递。

第三,故事的载体是语言,通过文字或绘画来传播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比如,佛教从魏晋时期开始传入中原,主要依靠绘画和文字,语言障碍很难让这种口碑故事传播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那么,这块画像砖上的乌鸦和狐狸到底是​​什么?

这时,考古学家出来辟谣了!

画中的乌鸦和狐狸并不是《伊索寓言》,甚至画中的两人也根本不是乌鸦和狐狸。

书中的鸟——它的真名是“三足乌鸦”。 仔细一看,它有三只脚吗?

地底凶兽依然是狐狸,但却被称为“九尾狐”。 看它的尾巴,有九个分支吗?

三足乌鸦和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为西王母求食的两位使者。 三足乌鸦是太阳的象征。 九尾狐曾协助大禹治水。 他们都是汉朝仙界的精灵,都是吉祥的征兆。 出土的汉画像石上有很多他们二人的形象,与伊索寓言无关。

中国历史上的九尾狐其实有两个分支。 正宗的叫涂山族。

相传大禹为了治水,三十岁时尚未娶妻。 后来,他认识了涂山族。 涂山氏是东夷的狐族。 那是东夷地区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 大禹与涂山公主涂山娇成婚后,涂山家族成为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 最终,困扰百姓的大洪水被平息,大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大禹死后,伯益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然而,大禹的儿子启却在本族和母族的支持下,与伯益作战。 最终,齐打败了伯益,成为了部落联盟的新首领。 ,于是齐国建立了夏朝。 在大禹治水、齐国建立夏朝的过程中,涂山氏的帮助更大。

今河南登封少室山麓,建于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的七木阙尚存。 与周围的太师阙、少师阙并称“中越汉三阙”。 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木塔上刻着夏雨变成熊的故事。 七木塔所在的山上,有一块劈成两半的巨石。 传说夏启就是从这块石头中诞生的。

少室山脚下的七木阙。 该建筑用于保护。 真正的七木阙在室内。

七木阙大楼里面是这样的

绕过七木雀,往山上走,就可以看到七木石。 传说夏启就是从这块一分为二的石头中诞生的。

涂山的功绩虽然很大,但名气却不及九尾狐的另一支叫青丘。 《山海经》中记载:“青丘山有兽,形如狐,有九尾。” “,其声如婴”,青丘最有名的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妲己。

不是说九尾狐吉祥吗? 妲己这个角色不是吉祥吗?

正是因为《封神演义》的影响,在人们心目中,九尾狐才是狐妖的代表。

九尾狐确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吉祥的象征。 《瑞图》云:“大王若不欲淫,则九尾狐为上”。 寓意着皇帝专心做事的时候,九尾狐就会出现。 因为对于土山族来说,九尾狐也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婚姻的美满。 然而,在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中,九尾狐逐渐走下神坛,慢慢被妖魔化。

妖魔化九尾狐的倾向始于东汉末年。 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人们相信“物以稀为贵”。 凡是神瑞动物,都是稀有的。 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的意思。 至于狐狸,随处可见,并不陌生,所以人们逐渐将其从瑞兽家族中淘汰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在当时流行的《千字文》注解中,谈到“周伐殷唐”时,将妲己视为九尾狐,而将妲己视为九尾狐。九尾狐有着迷惑主、迷惑主的形象。

到了北宋时期,狐狸被彻底妖魔化了。 九尾狐因为拥有强大的神通,所以成为了狐妖的典范,以至于人们一提到狐妖,就会想到九尾狐。 它已经被吉祥家族彻底淘汰,成为迷惑主人的狐狸魅惑、带来灾难的美丽的代名词。 古人总是善于把乱世的美女当成灾难,让她们为国家的灭亡承担责任。

人们认为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妲己,于是将她变成了九尾狐的形象。 这一形象源于元代故事书《武王伐纣书》,基本定型于明代的《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中,纣王原本是一位开明有为的君主,却因被妲己欺骗而失去了本性,成为了一个懦夫,最后灭亡了。 清代,狐​​妖小说盛行狐狸三国的美狐联盟,最著名的是《聊斋志异》,其中狐狸被彻底妖魔化。

从涂山娇到妲己,九尾狐从狐仙变成了狐妖,从人人企盼的吉祥变成了人人鄙视的狐狸精。 九尾狐真是冤枉了。 汉文化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诠释中,有些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而有些内容则越来越差,就像九尾狐一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汉画九尾狐青丘白千》发布于:2024-04-13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