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钛媒体调查报道,在南方某三线城市,单屏1-30秒的预映广告报价约为3000元/月。 按照每块银幕5条映前广告、每家影院5个影院计算,理论上每家影院每年的映前广告收入可达90万。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单个映前广告的价格可能达到6000元以上。 一些大型影院单月映前广告收入就可以赚取数百万美元。

▲电影院映前广告

顶尖智库数据显示,在上述三线城市中,年票房收入过千万的影院仅有5家。 扣除票房租金和人力成本后,不少影院净利润不足300万。 作为一项几乎零成本的生意,如果能充分开发映前广告,可以抵得上影院观影净利润的三分之一。

京茂影业在2018年映前广告战略发布会上提供的数据指出,2017年,映前广告以44.8%的广告支出增速领跑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0% 。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一百亿。 如今,映前广告已经成为任何影院都不能忽视的领域。

随着影院行业的不断发展,除了大屏幕之外,可以成为“广告牌”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电影票机广告

以电影院命名业务为例。 在很多电影院,广告商只需要花费低于每年的映前广告费,就能让自己的品牌标志出现在电影院外、票务软件上以及电影院内的电影上。 机票上(大多是一年)等显眼的地方。 业内人士告诉Dumo,与传统广告相比,此类广告性价比较高,曝光度和视觉冲击力强。 对于有长期广告需求的客户来说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剧场里那些被点名的剧场

此外,地面广告也越来越受到广告商的关注。 相关广告从业者告诉独木,在一二线城市的不少影院,位置好的灯箱租金每月可达20万元,年收入在上百万。 “这两年电影行业发展很快,这项业务也受到很多客户的青睐,所以影院的报价也在不断上涨。”

不过,该从业者也表示,现在很多广告主对影院的经营状况和档期特点有所了解,因此在选择广告时对档期也更加敏感。 “对于一些冷门的档次,广告收入不一定就高。另外,现在影院投放广告的地方也多了,顾客还是更愿意选择地段性价比高、竞争力强的影院。”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万达的广告收入出现了下滑,万达表示这确实与票房规模的下滑有关。

出售产品:除了爆米花,还有衍生品

众所周知,在众多的非票房收入中,以爆米花为代表的零食无疑是除了广告之外的又一大吸钱工具。

据上游消息,目前,在北京部分电影院,爆米花日均销量可达200​​桶。 如果遇到热门电影上映的客流高峰期,甚至可以翻倍、三倍。 一桶爆米花的价格在20元至50元不等,但毛利率却超过70%。 以此计算,每天销售爆米花的毛利润为数千元,一年的收入不亚于展前广告。 。

不过,爆米花利润虽然高,但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比如说,人流量大的影院,卖爆米花固然可以赚很多钱,但在人流量小的影院或者像现在这样的冷门时期,爆米花可能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此外,不少电影院位于商业商场内,附近的其他餐饮和零售业也可能分流电影院的部分销售收入。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从业者指出,影院在发展非票房收入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差异化竞争力,发展特色服务。 华谊影投总经理徐晓峰认为,当与其他渠道的产品存在同质竞争时,影院应考虑推出只属于影院的高性价比产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帆也表示,影院正在发展,“在爆米花经济中,我们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具吸引力的服务,以提高认可度。”

金亿等公司最新的半年报中,明确提到要提高销售效率,丰富产品种类和质量。 据了解,一些锦艺门店甚至推出了“送餐服务”,以应对迟到者可能没有时间购买饮料的问题。 观众点餐后可留下座位号,饮品做好后剧院将送上饮品。 进入大厅。 此外,淘票票还与影院合作开展产品升级和线上销售,并计划让影院将产品打包放置在检票柜台或座位上。

▲金逸影视2018年半年度报告

在销售产品时,衍生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类别。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受中国观众消费理念的影响,正版影视衍生品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并不理想,似乎很难成为影院常规的盈利手段。 然而,虽然整个衍生品市场仍需增长,但在特定情况下(如特殊档期、特殊电影)可以释放出意想不到的潜力。

电影《魔兽争霸》上映后,时代网开发的一系列衍生品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万达电影CEO曾茂军透露,上映期间电影衍生品在国内的销售额突破1亿元。 沃兆科技CEO于志勇等业内人士表示,影院是电影IP衍生品消费的更佳场景。 因此,电影院如果能够利用电影的话题性或者档期进行营销,就有机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近年来衍生品的另一个成功案例是衍生品与零食的结合。 万达等影院之所以零食销量好,除了地理位置优越之外,其产品本身的特点也不容忽视。 在包括漫威电影在内的话题电影上映期间,影院都会相应地开始促销专用的爆米花桶和饮料杯。

有观众表示开游戏厅赚钱吗,如果看到一些有趣的杯子和爆米花桶,即使不喝饮料、不吃爆米花,也会选择购买。 据悉,食品装备供应商中聚城今年春节期间推出了《捉妖记2》系列销售套餐,销量突破70万套。

▲旺达的绿巨人水桶、雷神杯和中巨城的胡巴水桶

“对我们来说,卖品类业务在非票房收入上最有发展潜力。毕竟来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大多是年轻人或者家庭,而且都是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 某电影投资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在销售领域,影院要重点布局儿童玩具、网红产品等非目的消费品,确保能够激发观众在等待时的消费欲望。 “如果是生活必需品之类的有用途的消费品,大家都会去商店买,而不是去剧院。”

夹娃娃机异军突起,娱乐消费设施还能赚钱吗?

近年来,以娃娃机为代表的娱乐消费设施开始在影院出现。 目前2000元就可以买到品质好的产品。 包括娃娃在内,一台机器的初始成本可以控制在3000元以内。 如果运营得当,许多影院保证在几周内收回资金。 一些影院经营者甚至透露,他们影院摆放的娃娃机单月净利润可达数万元。

▲电影院内夹娃娃机前排队的顾客

不仅仅是夹娃娃机,随着影院客流量的增加,其他娱乐消费设施也开始进入各大电影院。 目前比较常见的有迷你KTV、VR机、手机游戏机等,这些设备不仅本身可以创收,有的甚至可以变身“广告牌”,在影院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并非所有消费设施都有理想的支付情况。 例如,观众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使用 *** 椅,因此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并不大。 因此,现阶段很少有影院会直接采购 *** 椅。 他们大多选择将空间出租给相应的产品制造商,收取租金或租金+分成。

▲电影院的 *** 椅

“目前,影院里更流行的娱乐设施就是像夹娃娃机这样的可以在碎片时间里使用的产品。另一类是更新鲜、更吸引人的,比如抢口红机或者VR机等产品。因为大部分使用这些设施的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还是比较喜欢新鲜的产品。” 一家国家电影投资公司负责人说道。

“剧场将成为一个基于场景消费的娱乐综合体”

一台夹娃娃机或游戏机每月可以带来数万元的收入。 如果整个游戏厅搬进电影院怎么办? 最终的数字可能不仅仅是单台机器收入的总和。

几年前,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就指出,影院如果能够整合一些娱乐和消费业态,丰富影院功能,将会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客流。 比如,万达曾在全国100个城市举办“万达影院英雄联盟外卡大赛”,“在影院非黄金时段进行比赛”,上座率高达80%。

此外,部分地区的万达影城还设有大型游戏厅或VR体验区,为观众提供非电影娱乐服务。 有观众表示,甚至会专门去附近的电影院看这些配套设施。

▲大玩家是万达茂里客流量更大的商家之一

万达并不是唯一一个有类似想法的公司。 自2016年起,承天嘉禾开始在影院推出“承天嘉禾”品牌。 部分门店文创产品日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星空影院城市份额则逐年下滑。 在疫情背景下,去年底选择与电子竞技俱乐部LGD合作打造“电竞影院”。 今年以来,星空影院止住了市场份额下降的趋势,城市份额有所回升……

▲承天嘉禾在剧场推出《承天嘉禾》

“现在是场景消费(时代),未来的影院将是基于场景消费的娱乐综合体。” 曾茂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万达希望摆脱传统影院“电影+爆米花”的赚钱模式:“有一天,票房收入不足50%,万达院线的升级转型完全的。”

不少从业者认为,只有真正改变影院性质,才能真正摆脱对票房的依赖。

“运营商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影院的功能是什么?如果只是看电影,那么抓娃娃机再好,也只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并不容易。”突破大结构。” 上海星艺常务副总经理姜元新表示,影院想要摆脱对单一票房业务的依赖,本质上需要在影院功能上做出改变。 “如果观众不再只是来电影院看电影,美食和游戏也对他们有吸引力,那么扩张的可能性就会改变,前景将是无限的。”

上游 *** 综合钛媒体、界面 *** 、一语观察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边看电影边吃东西”已经成为过去。 电影院仍然可以通过广告、销售、娱乐消费来赚钱。》发布于:2024-04-13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