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苹果终于推出了推迟了半年的通用控件,让 Mac 和 iPad 在同一环境下拥有非常好的跨设备协作体验。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苹果平台,随着我们身边的数字设备越来越多,如何在这些设备上使用一套键盘和鼠标轻松实现跨平台协作,就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设备使用效率。 问题。
但当我们开始认真观察时,我们很可能会发现令人眼花缭乱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不知所措。 除了Apple平台特有的通用控制之外,还有纯软件解决方案,例如远程桌面,以及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的切换解决方案,例如KVM。 那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比较一下。
▍万能控制
如果您使用的是苹果全家桶,那么万能控绝对是您的更佳选择。 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软件。 您只需将支持的设备系统升级到macOS 12.3,并在“设置 > 显示 > 通用控制”中开启即可。
不用说,就用户体验而言,苹果的通用控件可能是所有多设备键盘和鼠标共享解决方案中最不灵敏的。 只需将具有相同Apple ID的设备并排放置,您就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流畅地操作和传输文件,而无需任何额外的设置。 而且,凭借自身生态系统的优势,该方案不仅适用于Mac,也适用于iPad。
实际使用中,如果是苹果自家的外设,那就和想象中的“完美体验”相差无几了。 无论是鼠标、触控板还是键盘,都达到了苹果声称的效果。 但如果使用第三方键盘鼠标,就会遇到兼容性问题,比如滚轮失效、键盘映射失效、鼠标手势失效等Bug,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但显然,通用控制的缺点也是致命的:它只适用于苹果生态系统内的设备。 如果需要多平台键盘和鼠标共享解决方案,那么你只能聘请另一位专家。
▍纯软件解决方案
考虑到成本,多平台键鼠共享软件如无界鼠标等自然比硬件要低很多。 原则上,这些软件都是通过局域网来实现的。 只要本地网络环境良好,就可以有良好的体验。 但不同软件支持的平台、支持的设备数量以及实际体验会略有不同:
在这些软件中,著名的一款是很多人的首选。 如今,它不仅支持 macOS 和 Linux 三种主流桌面操作系统,还支持 Pi,并且最多支持 15 台电脑共享一组按键,几乎可以满足所有个人多平台键盘和鼠标需求。 共享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再是免费的开源软件,也不提供试用。 如果要使用,必须在官 *** 买:基础版29美元,专业版39美元。 一般来说,如果您不需要与3个以上设备共享键盘和鼠标,那么基础版就可以满足您的使用需求。
当然,你也可以从一些尚未收费的地方下载免费的开源版本,或者基于早期代码的开源软件。 不过,由于这个版本已经发布多年,在支持新系统、新硬件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尤其是苹果芯片等新架构的电脑。 因此,出于稳定性考虑,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购买最新版本。
自由排列和组合显示
另外,它不支持复制粘贴文件和文件夹,并且会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即只有“服务器”的键盘和鼠标可以控制其他“客户端”,“客户端”无法控制)其他设备。 )。 如果还有跨平台设备的文件传输需求,则需要其他传输软件进行协作。
02 无界鼠标
Mouse是微软官方推出的一款免费的跨设备键盘鼠标共享软件。 它最多支持4台电脑,还支持传输剪贴板和拖动文件。 而且,无界鼠标的设备不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通过将键盘和鼠标连接到任何安装了 Mouse 的 PC,您可以操作同一 LAN 中的另一台 PC。
如果你需要共享键盘和鼠标的设备都是电脑,那么它绝对是更好的选择。 毕竟就体验而言,无界鼠标是最接近PC上通用的控制体验——尽管你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并经历一些相对复杂的设置过程。
非常复古的界面设计,但是体验和通用控件很相似
它也是一款成熟的跨平台键盘和鼠标共享软件。 它支持macOS,其功能与上面提到的类似。 它可以支持剪贴板共享和文件拖放。
不过,与 相比,它提供了个人免费版本。 免费版本虽然限制较多,但它可能是一个纯软件解决方案,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键盘和鼠标共享。
▍纯硬件解决方案
与纯软件方案相比,纯硬件方案虽然需要购买额外的设备,但由于设备之间通过线缆直接连接,用户体验往往比前者稳定很多。 但纯硬件方案也有其缺点:支持交叉连接的设备较少,基本只支持最多两台设备。
01KVM切换器
KVM切换器的原理很容易理解。 有点类似于音响设备上的音源选择开关。 它通过切换不同的视频和USB信号来操作相应的设备。 由于本质上只是一个选择器开关,KVM切换器不仅可以为多台计算机共享键盘和鼠标,还可以共享显示器,并且无需驱动程序即可兼容大多数操作系统。
有很多产品可供选择,只需根据您的需求进行选择即可。
但显然,KVM切换器适用于不同时使用的多种设备,例如电脑与游戏机、电脑与电视盒等。 如果您希望能够像通用控件和无限鼠标一样在多个屏幕之间移动,并共享剪贴板和文件,那么 KVM 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KVM 切换器有时会出现信号传输不稳定的情况。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些KVM切换器不能很好地传输视频。 有时键盘和鼠标有反应,但外屏仍然黑屏。 这时一般需要给KVM切换器通电或者重新插拔线缆才能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显示器本身也支持KVM切换功能,这往往比外接KVM切换器稳定得多。 只要两台或多台电脑的视频信号和USB接口连接到显示器上,切换显示器输入信号源时键盘和鼠标就可以自动连接到相应的设备。 有些超宽屏直接支持多个设备同时显示,提供无缝切换的软件,还支持文件传输功能。
LG 49 英寸超宽屏显示器支持 3 种设备的信号输入
至于是否值得投资更好的显示设备,就看你能否承受这样的需求了。
02 复制线
拷贝线可以算是一种成本相对较低、更好的硬件解决方案:它通过USB协议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传输。 在共享一套键盘和鼠标的同时,还可以支持剪贴板和文件的相互传输。
并且得益于高速有线连接,无需担心复制线路因局域网波动造成的不稳定,传输速度也更高。 理论上来说,拷贝线可以达到USB协议对应的更高速度苹果电脑游戏下载平台,使得大文件的传输有良好的体验。
不过,复制线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只能在两个设备之间使用,而且不支持Linux系统的计算机。 如果您有多个设备或 Linux 要求,请考虑其他选项。
▍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果你和我一样使用罗技外设,那么罗技提供的 Flow 是更好的选择。 除了接近万能操控和无界鼠标的体验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支持双平台,最多支持3台设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绰绰有余。
但与一般控制相比,Flow的设置和要求相对复杂。 除了安装软件外,支持的设备还需要连接到相应的计算机,并且计算机必须处于同一网络环境。 满足这三个前提后,我们就可以在软件中打开Flow了。
但就体验而言,Flow可以说是第三方提供的最易用的解决方案。 最多可同时支持3台设备,并支持macOS。 除了上面提到的功能之外,罗技还提供了防误触和触发角度选项,并且每个设备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键盘和鼠标调节,更加细致。
另外,Flow还避免了此类软件需要分为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问题。 由于键盘和鼠标同时独立连接到三个设备,当您将鼠标移动到相应的设备时,Flow 会自动切换,因此彼此不会干扰,无需建立模拟输入设备。 即使三台设备中任何一台离线或关机,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
但缺点也很明显:投资大。 如果要使用Flow,则必须有一套支持该功能的罗技外设,并且不能使用非罗技外设。 如果直接购买MX和MX Keys的话,算下来的价格并不便宜。
即使罗技自己的产品中,支持 Flow 的也不多。 例如,目前罗技自家的机械键盘均不支持 Flow。 如果要使用的话就只能选择薄膜键盘了。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由于 Flow 本质上是通过软件来检测鼠标移动时的位置并自动将键盘和鼠标切换到配对设备,因此会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除了键盘鼠标与三个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之外,软件的稳定性、局域网的稳定性等都可能会造成体验不佳,影响用户体验。
而且在我的实际体验中,我无意中发现,当鼠标过渡到其他设备再回到Mac时,有概率会触发系统的复制操作(复制粘贴反馈的音效),但实际上并没有复制任何东西。 由于无法判断是Paste还是Flow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结
一般来说,当今的跨设备键盘和鼠标共享解决方案都不是完美的。 那些能够提供良好体验的大多局限于同一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不兼容; 能实现跨平台的要么收取较高的费用,要么经常出现“薛定谔共享”的情况:跨平台的时候我在屏幕上不能跨屏,但在不该跨屏的时候却跨屏。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没有专业级需求,拷贝线可能是最方便的解决方案,无需选择外设即可使用。 只需将电缆两端插入计算机的 USB 端口并安装简单的软件即可。
Flow虽然也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投资价格毕竟较高,所以这里见仁见智。 不过,作为罗技鼠标的用户和MX Keys的前用户,只要局域网环境稳定,体验其实还不错。
对于有更高层次需求的用户,或者需要使用Linux系统的学生来说,考虑多种解决方案的混合可能是最合适的。 比如通过Samba可以实现键盘鼠标共享,通过局域网Samba可以实现文件共享等等,毕竟我相信有这样需求的用户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做这些事情了。
原文链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无需苹果全家桶即可使用“万能控制”。 6 个跨平台解决方案帮助您拯救 Mac》发布于:2024-04-1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