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得益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023年1-9月,我国乳制品产量2286.2万吨,同比增长约3.8%。 全年增速预计超过4%,好于2022年。同时,受消费需求疲软影响,我国乳业仍面临外部环境严峻等挑战。

为求业绩增量和长远发展,越秀辉山、夏津乳业、燕塘乳业等区域乳企纷纷制定国家目标; 君乐宝、天润乳业、大北农通过并购布局新业态和区域; 澳优告别创始人严伟斌,全面进入“伊利时代”; 重组方案获批的科迪乳业寻求重返A股市场,奈特乳业在北交所上市,完达山和聚乐食品的上市进程再次陷入停滞。 当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母乳低聚糖原料首次获准国内生产和使用,奶粉行业的竞争将迈向新的维度。

1、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国标实施

【事件】

2023年2月23日,被誉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国标正式实施,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素含量更低和更高 *** 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同时,婴幼儿及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中蔗糖的添加受到明确限制,这为婴幼儿奶粉二次配方注册提供了依据,也对生产、研发、以及企业的检验能力。 截至2023年11月,共有124家企业的916个配方注册为新国家标准,其中国内100家企业的774个配方,境外24家企业的142个配方。

【评论】

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迎来品质升级新阶段,将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在加速行业洗牌和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将促进行业更加健康、规范、有序。

2. 母乳低聚糖获准国内使用

【事件】

2023年10月7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两种母乳低聚糖(HMO)原料——2'-岩藻糖基乳糖(2'FL)和乳糖-N-新四糖(LNnT)。 正式批准用于国产奶粉产品。 “闸门”一开,伊利、飞鹤、君乐宝、一品等奶粉品牌就宣布推出母乳低聚糖儿童奶粉新品。 蒙牛集团参股的红魔生物成为唯一首轮获批的母乳低聚糖。 中国制造企业。 在国内申请之前,母乳低聚糖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雀巢、惠氏、美赞臣、菲仕兰、雅培等国外巨头均已通过跨境采购渠道向中国市场销售该类奶粉。 国内奶粉企业在等待中已经完成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储备。

【评论】

母乳低聚糖已成为定义高端奶粉标准的新标准。 国产奶粉在这一品类中与洋奶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国内外奶粉企业的母乳低聚糖技术均已成熟,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3、科迪乳业重组方案获得批准

【事件】

2023年4月24日,科迪乳业重整计划获得法院批准,科迪乳业及其3家子公司合并重组进程终止。 2019年,因科迪乳业拖欠奶农逾亿元奶款引发,科迪集团、科迪乳业相继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科迪乳业未能维持A股上市地位。 目前,科迪乳业控股股东仍为科迪集团,实际控制人由张庆海、徐秀云变更为商丘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人员也发生了“大变动”。 ”。 科迪乳业设定了尽快恢复上市的目标。 无独有偶,国有资本接管后的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之一大股东正是科迪乳业重组的投资者之一,并已提出了主板上市的目标。

【评论】

作为传统行业,科迪乳业想要回归A股,需要达到业绩标准。 从目前的经营数据来看,短期内回归A股的机会不大。 不排除花花牛等河南乳业将被国资打包。 上市的可能性。

4、君乐宝投资茉莉酸奶

【事件】

2023年11月8日,君乐宝与摩酸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摩酸奶并持有30%股份。 双方将在乳品原料供应、新产品研发、食品安全、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 此次股权合作的背后,是鲜制酸奶赛道的异军突起。 最早在2021年,新希望乳业将把“酸牛”纳入旗下。 兰雄鲜奶,一个起源于北京的新鲜酸奶品牌,于2020年获得IDG资本A轮融资,被誉为“酸奶界的爱马仕”,于2021年获得超2亿元B轮融资。 2022年,2023年3月完成千万级战略融资。主打低脂低热量概念的力魔酸奶,于2023年7月宣布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

【评论】

相比规模更大、模式更成熟的新茶产业,现成酸奶市场目前只有茉莉花酸奶和壹酸奶达到了1000家门店的规模。 高价格、供应链稳定、食品安全红线等是新进入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5、奈特乳业成为北交所首只乳制品股

【事件】

2023年10月13日,奈特乳业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成为该所首家上市乳业公司。 其余7家新三板上市乳制品公司中,木通科技、大诺乳业、君华农牧均有意在北交所参与竞争。 近期申请新三板挂牌的南方乳业也在其公开 *** 说明书中明确了在北交所上市的目标。 除了在北交所上市的几家乳制品企业外,红星美菱、百飞乳业等已从新三板退市的乳制品企业主板上市意图也十分明显。 不过,除赛科星营收规模超过40亿元外,其他六家新三板挂牌乳企营收规模在现有30多家上市乳企中排名垫底,与主板“蓝筹”相比差距较大“ 要求。

【评论】

近期,在一些政策的刺激下,北交所交易火爆,但对于乳业等传统企业来说,仍存在较大的资质壁垒。 如果不能突出专业化、新特色,市场空间仍然很小。

6. 严伟斌告别澳优

【事件】

2023年9月12日,澳优乳业公告,颜伟斌辞去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等一系列职务。 伊利集团总裁助力张占强当选新任澳优董事局主席。 20年来,鄢维斌带领澳优完成全球布局,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将“佳贝他”打造成婴幼儿羊奶粉之一品牌,完成了澳优与伊利的“联姻” 。 随着严伟斌的告别,澳优乳业进入了“伊利时代”。

【评论】

从澳优的人事变动来看,伊利拟在管理上全面介入澳优,从供应链、渠道、品牌等环节与澳优对接。 提高绩效是新管理团队的首要任务。

7、新希望乳业 *** “一酸牛”控制权

【事件】

2023年11月28日,新希望乳业宣布 *** 鲜酸奶品牌“一酸牛”运营商重庆韩红45%股权,持股比例降至15%。 此次 *** 的原因与经营环境变化及公司五年战略规划有关。 根据新希望乳业2023年6月提出的新五年战略规划,未来五年净利润率将翻一番。 然而,重庆瀚红自2022年以来陷入亏损,未能履行业绩承诺。 新希望乳业表示,“一酸牛”经营情况未达到预期,因双方仍有供应链合作,故保留15%股份。

【评论】

随着新五年战略规划的出台,新希望乳业明确了“内生增长为主,并购重组为辅”的增长战略。 作为此前并购扩张策略的产物,“一口”虽身处热卖酸奶领域,但连续亏损已成“硬伤”,调整出财报也在情理之中的上市公司。

8、完达山终止上市辅导

【事件】

2023年6月15日,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辅导保荐服务项目因上市流程发生变化而终止。 完达山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完达山乳业2022年将实现盈利2亿元,“改变长期累计负亏损未得到补偿的局面”。 分析人士认为,近两年的盈利表现可能是完达山终止上市的原因。 辅导计划的原因之一。 除完达山外,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聚乐食品今年3月新一轮上市申请获受理后,因财务资料已过期,审核状态变更为“暂停”。并且需要补充。

【评论】

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施后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上市主体的要求将更加严格。 乳业作为传统食品企业,除非拥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并能保持稳定增长,否则可能会被限制在主板上市。

9、大北农投资中国圣牧

【事件】

2023年9月15日,大北农公告称,其间接全资子公司拟以约3.93亿港元收购中国圣牧高科6.62%的股份。 后者是圣牧高科的控股股东,也是蒙牛乳业控股的大型乳制品公司。 以生产沙漠有机原奶为主要特色的养殖集团。 外界猜测,由于生猪养殖业短期内难以好转,大北农或将目光投向下游乳业投资。 除了大北农之外,今年乳业行业的并购整合案例也不少。 2023年5月,天润乳业董事会同意以现金收购新农乳业100%股权,布局奶粉业务。 同期,温氏股份公告称,将以近4.38亿元的价格向关联方 *** 其持有的子公司35%的股份。 2023年8月,西安银桥乳业变更投资者,新增君乐宝乳业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80%。

【评论】

由于乳制品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已基本完成,上游奶源被下游乳制品企业瓜分,行业内仍不时传出并购整合的消息。 目的无非是加强区域布局,弥补业务短板,开发新的利润点。

10.区域乳制品企业制定全国市场目标

【事件】

为了提高绩效,区域乳制品公司制定了国家目标。 2023年2月的“卷山奶粉节”上,越秀集团董事长张招星提出“十四五”期间乳业营收100亿元的目标,并为辉山牛奶设定了100亿元的营收预期粉末。 越秀辉山表示,越秀乳业2023年的目标是加快资源整合,拓展全国市场。 2023年9月8日,夏津乳业提出“到2025年营收迈向30亿元,力争中国液态奶行业前三”的目标。 瞄准全国布局,聚焦宁夏贺兰山奶源,推出高端纯奶新品。 概念。 2023年9月20日,广东老牌乳业企业燕塘乳业发布《2023-2030年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实现收入50亿元的发展目标。 “深耕广东、聚焦湾区、覆盖华南”的战略定位。

【评论】

我国乳业长期处于两大巨头和区域乳企的“2+1”竞争格局。 过度依赖当地市场是所有区域乳制品企业的“通病”。 能否突破区域限制,拓展全国市场,将决定其未来。 业绩成长空间。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朱凤兰编辑

校对陈迪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2023年乳业十大事件丨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实施,区域乳企勇敢进军》发布于:2024-04-10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