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II主战坦克进行爬山演示

2、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和身管前抽技术,标志着国产坦克打击力和保障能力的飞跃。

一辆坦克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火炮动力火控系统的技术含量上。 为了成功开拓国际市场,85-II坦克在提高火力打击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 与80坦克相比,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火炮的优化结构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可谓是亮点频出。

首先,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在国产坦克中首次使用。 关于加长身管的坦克炮,本杂志在介绍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59D坦克时已经解释过。 众所周知坦克世界火炮,在坦克炮口径不变的前提下,火炮的身管越长,弹丸受身管内发射药强力气体作用的时间就越长,火炮的火力也越高。弹丸的初速越大,威力越大。 当然,坦克炮身管加长后,身管会承受更大的膛压。 因此,对枪管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坦克炮的威力,85-II坦克在大口径国产坦克炮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率先安装了炮管较长的国产105毫米坦克炮。 该炮的炮管长度比80坦克的炮管长度还要长。 标准身管105毫米坦克炮(长度5347毫米)增加了848毫米(身管长度达到6195毫米)。 此外,该炮还采用了先进的火炮设计和制造技术。 枪管采用机械自紧工艺制造,可承受更高的膛压,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和先进的弹道性能。 在使用相同弹药的前提下,火炮的有效射程和威力都大大增加。 关于105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和穿甲威力,在介绍其他坦克时已经提到很多,所以本文不再赘述。

其次,首次采用了火炮身管前拔技术,大大缩短了野战条件下更换火炮身管的时间。 105毫米坦克炮由枪身、保温套、炮闩、摇架、耳轴、防险板、高低位、防后坐装置(后退机、再入机)组成以及高低机器。 该火炮的结构如下:火炮身管通过支架和耳轴固定在炮塔上,火炮通过绕耳轴旋转实现高低射程。 后膛安装在枪管后部。 最关键的装置是半自动后膛,它用于在射击前密封枪膛,并在射击后通过枪的后坐力自动打开闩锁并取出子弹。 卷收器和卷收器固定在枪尾和摇架之间。 火炮发射时,枪身带动枪尾一起向后移动。 这时,卷收器和卷收器共同作用,缓解了火炮射击带来的巨大冲击力。 然后后坐力使枪复位。 枪身两侧和枪后部安装有危险板,以防止射击时乘员进入枪的后坐危险区。 防险板分为固定防险板和活动防险板两部分。 固定防险板直接固定在枪体两侧; 活动避险板有两块,一是枪后活动避险板,二是射击时活动避险板。 它临时插在车长座位侧面,将车长与枪尾分开。 尽管如此,笔者在部队时,还是遇到过指挥员不小心将肘部伸入可移动危险板而被炮火擦伤的情况。 仰角机安装在火炮左下侧,用于控制火炮俯仰。

介绍火炮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火炮身管等部件与炮塔的关系。 最终还是要说明一下85-II坦克炮可以直接从正面拔出更换的基本原理。 过去的坦克炮如59坦克炮采用的是后拉式炮管。 枪管从后面插入支架。 如果需要更换枪管,只能通过抬起炮塔将枪管向后拉出。 59式坦克的炮塔重10吨。 只有像战场大力神——84式坦克救援牵引车这样的重型保障装备,能够在野战条件下吊装如此庞然大物,在野战条件下更换后拉炮管是相当困难的。 。 85-II坦克采用了优化的火炮结构和先进的枪管插入技术(枪管像高射机枪一样从正面插入枪体)。 维护时,只需将枪管从枪后部拆下即可拆下枪管。 直接从炮塔前部抽出,无需抬起炮塔。 笔者曾观察过某型坦克前拔管支架的演示:只需将火炮转向坦克后部,在车体后部上方放置一个活动支架即可支撑枪管。 两三个人轻轻一拉木桶,木桶就出来了。 它省时、省力、轻松。 该型坦克采用的前管抽取技术不仅是国内首创,更重要的是为现场保障带来了巨大效益。

第三,火炮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寿命长,命中精度高。 为了便于在野外条件下进行火炮校准,该枪配备了枪口瞄准装置,省去了费时费力的临时插入和校准火炮瞄准镜的过程。 该枪还采用双层铝板空气夹层枪管热套技术,使枪管热量分布更加均匀,枪管变形更小; 它继续采用80坦克炮的电击发技术和水平楔式炮尾。 可发射各种标准105毫米弹药; 为了便于前抽管,将驻车机、收收机等反后坐装置由原80坦克的顶装式改为底装式; 简单的铸造支架,采用强度和刚度良好的防护板,使火炮与炮塔的结合更加简洁可靠; 同时,将火炮耳轴向前移动进一步改善了火炮的平衡性。 由于该枪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该枪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有寿命长、命中精度高、可靠性好等显着特点。

第四,该枪弹药种类齐全,可以广泛攻击战场上出现的各种目标。 俗话说,好马需好鞍,好炮需好弹药。 再好的坦克炮,如果没有先进的弹药,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为此,我国兵工和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研人员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先后研制出多种高性能105毫米坦克炮弹药。 85-II坦克选用的坦克炮弹药主要有尾部稳定脱壳弹、穿甲弹、尾部稳定穿甲弹、破甲弹等。 这些炮弹也是固定负载的。 弹药重量更轻,装填更方便、平稳。 由于炮弹重量轻,装填速度快,坦克炮的作战射速高达每分钟7发。 105毫米炮弹的尺寸与59式坦克的100毫米炮弹尺寸差不多,但105毫米穿甲弹的弹头非常薄。 为了防止松动,装弹时一般不能用手直接握住弹头。 相反,您必须用一只手握住墨盒,另一只手。 握住墨盒底部进行装载。 根据笔者的装弹经验,这种装弹方式在装弹时有点别扭,而且速度也稍慢(59坦克炮弹装弹最快只需要3秒),但其他弹药的装弹与59坦克炮。

五是携带弹药量大,持续作战能力显着增强。 由于85-II坦克采用了弹架油箱等新型弹药布局技术,可携带44发弹药,比59坦克多了8发。 尾部稳定脱壳弹壳、穿甲弹壳、破甲弹壳的装备比例为4:3:3,其中炮塔尾舱布置7发炮弹。 这种利用炮塔尾舱布置弹药的设计,在国产坦克中尚属首创。 美国M1A1坦克在炮塔尾舱内布置了大量弹药,而且还采用了隔舱设计。 一旦弹药引爆,爆炸气波可通过尾舱上部的泄压板排出,保证乘员的安全。 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弹药也布置在尾舱,还配备了自动装弹机,既保证了乘员的安全,又加快了弹药的装载速度。

说到穿甲弹、破甲弹、破甲弹这三种弹药的比例,我在这里想说几句,因为很多人都反复问这个比例是怎么确定的,是否可以改变。 首先,这个比例是根据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并不是凭空编造的。 其次,弹药配比的确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一是保证坦克有足够的弹药来对付它的强敌——敌方坦克,而穿甲弹是首选,所以穿甲弹的比例是更高的。 再一个就是体现弹药的多样性,以应对战场上出现的各种目标。 破甲弹和破甲弹不仅能击中坦克,还能对其他目标造成伤害,所以必须占一定的比例。 另一件事是这个比率不是静态的。 三种弹药按照4:3:3的比例配备。 这是一个一般的比例。 具体到不同的战斗,必须根据坦克面临的威胁、目标的性质等各种情况综合考虑。 弹药比例。 例如,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坦克大多以火力支援步兵作战,攻击的目标多为敌土、木火点等软目标,因此手榴弹消耗量更大。 第三,支队各坦克的弹药配置方式和比例并不一定遵循固定模式。 可根据作战任务灵活组合。 这有利于优势互补。 例如,有的坦克可能携带更多的穿甲弹药,有的可能携带更多的穿甲弹。 手榴弹和负责远程打击任务的人也可能携带炮射导弹。 战斗中,支队还可以利用战斗间隙调整坦克弹药; 弹药保障分队不仅要补充数量,还要按需补充。 总之,尽管弹药分配比例这么小的问题引发了这么多话题,但可见坦克的使用和战术是一门学问。

85-1I坦克的辅助武器与80式坦克基本相同:火炮右侧安装一挺新研制的7.62毫米并列机枪,但集弹器和供弹系统更加紧凑并且更容易安装; 装填手门座环上安装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该车还可携带500发高射机枪弹药和2250发并列机枪弹药。

2...

85-II主战坦克两视图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成功80-II型外贸主战坦克。 但由于该车的火控系统、火炮口径和威力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未能冲击国际市场。 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在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技术(如焊接炮塔、图像稳定火控系统、大直径炮塔座、和额外的炮塔尾部隔间)。 等),成功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国产外贸主战坦克85-II型主战坦克。 该型坦克虽然只研制了一辆原型车,但却为85-IIAP主战坦克的成功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型坦克采用的大量高科技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坦克上。

3...

高速行驶的85-II主战坦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成功80-II型外贸主战坦克。 但由于该车的火控系统、火炮口径和威力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未能冲击国际市场。 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在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技术(如焊接炮塔、图像稳定火控系统、大直径炮塔座、和额外的炮塔尾部隔间)。 等),成功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国产外贸主战坦克85-II型主战坦克。 该型坦克虽然只研制了一辆原型车,但却为85-IIAP主战坦克的成功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型坦克采用的大量高科技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坦克上。

456...

85-II主战坦克照片首次出现在国内媒体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成功80-II型外贸主战坦克。 但由于该车的火控系统、火炮口径和功率等问题,该车的火控系统、火炮口径和功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未能冲击国际市场。 为此,我国在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技术(如焊接炮塔、稳定图像火控系统、大直径炮塔座、附加炮塔尾舱等)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 等),成功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国产外贸主战坦克85-II型主战坦克。 该型坦克虽然只研制了一辆原型车,但却为85-IIAP主战坦克的成功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型坦克采用的大量高科技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坦克上。

567...

国产85-IIM外贸主战坦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成功80-II型外贸主战坦克。 但由于该车的火控系统、火炮口径和功率等问题,该车的火控系统、火炮口径和功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未能冲击国际市场。 为此,我国在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技术(如焊接炮塔、稳定图像火控系统、大直径炮塔座、附加炮塔尾舱等)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 等),成功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国产外贸主战坦克85-II型主战坦克。 该型坦克虽然只研制了一辆原型车,但却为85-IIAP主战坦克的成功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型坦克采用的大量高科技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坦克上。

67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国内外贸85II主战坦克首次使用焊接炮塔详解》发布于:2024-04-08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