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武器站是坦克、装甲车车载武器的“新宠”,可以有效提高装甲车的作战能力。

近日,国内某军事杂志首次公开报道了我国外贸遥控武器站的研发和出口销售情况,让我们之一次系统地了解了这种新型武器装备的最新发展成果国内相关领域。

UW-1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之一个出口型遥控武器站。

遥控武器站有哪些优点?

说到遥控武器站,有些读者可能并不陌生,因为这种新型武器系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剧中。 这种武器首先以车载遥控机枪的形式出现,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实用化。 20世纪90年代开始。 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遥控武器站逐渐显示出相对于以往车载武器系统的独特优势,并迅速在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军队中流行起来。以欧洲、美国为代表的国家。 型装甲战车。

与传统的开放式/半封闭式车载武器系统和炮塔相比,遥控武器站具有安全性好、重量轻、适应性优良的特点。 以传统的两人/单人炮塔为例,人员必须在炮塔内控制武器射击并观察战场情况。 车载武器准备发射的不同口径的弹药通常存放在炮塔内坦克世界火炮,或者下方的吊篮内。 在战场上,敌方火力也会以我方坦克的炮塔为主要攻击目标。

对于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等装甲战车来说,其炮塔受到尺寸和重量的限制,其装甲防护能力比坦克炮塔弱很多。 一旦坦克炮塔被击穿,炮塔内的人员将非常脆弱。 否则可能会导致死亡或受伤。 如果里面储存的弹药被击中爆炸,就会造成车内大量人员伤亡(因为装甲战车的战斗舱通常与乘员舱相连)。 所以,对于遥控武器站来说,各类车载武器、瞄准系统和待发弹药都安装在车外。 人员可以利用车内的控制台和显示器实现战场观察、瞄准和射击功能。 ,安全性得到了指数级的提高。 即使遥控武器站被敌方火力击毁,甚至弹药爆炸,也可以将爆炸风险降到更低,车内的控制器仍然安全。

另外,由于遥控武器站基本采用 *** 透车体的设计模式,因此不存在像传统双/单炮塔那样占用车体大量空间的吊舱。 因此,使用遥控武器站后,装甲战车内的可用空间大大增加。 它不仅可以搭载更多的战斗人员,还可以装载更多的弹药和物资,大大提高了战场使用的灵活性。

遥控武器站的其他技术优势也值得一提。 例如,模块化设计使其用途更加广泛,可以像积木一样配备不同口径和类型的车载武器,包括大中口径机枪、小口径自动加农炮、自动榴弹发射器甚至长炮。射程强大的反坦克导弹可以击中战场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目标。 而且,由于采用骨架结构,遥控武器站的战斗重量比传统的两人/单人炮塔轻很多,这对于提高装甲战车的机动性非常有帮助。 而且,遥控武器站的适用性也比较好。 它不仅可以装备在装甲战车上,由于其非侵彻性设计,还可以作为近程防空防空导弹装备在各种中小型水面舰艇上。 使用海上打击武器。

UW-4B通用遥控武器站配备30毫米机枪和反坦克导弹,火力更强,已成功出口泰国。

研发遥控武器站有多难?

事实上,遥控车载武器的概念很早就出现了。 早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就在装甲战车上试验了遥控机枪。 战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也研制出了遥控炮塔。 但由于技术原因,性能无法满足需求,未能普及。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技术的发展,遥控武器站的优点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遥控武器站之所以能称为划时代的车载武器系统,主要是因为它真正实现了重量与体积、火力密度、命中精度和观察能力等方面的性能平衡。 因此,要研制一种真正实用的遥控武器站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首先,如何提高遥控武器站的射击稳定性是之一个难点。 传统的两人/单人炮塔与装甲战车车体采用一体化设计。 炮塔座在车体内,炮塔下方有人员座椅和存放弹药的篮子。 因此,传统的两人/单人炮塔在发射车载武器时,可以依靠整个装甲战车车体来承受后坐力。 另外,吊篮设计可以抵消部分后坐力产生的扭矩,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射击稳定性。 然而,遥控武器站则完全不同。 其用于圆周旋转的座圈与装甲战车车体顶部通常采用螺栓连接以实现刚性连接。 因此,配备遥控武器站的各类武器在发射时,几乎所有的后坐力都要由遥控武器站主体结构本身来承受,成为降低射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遥控武器站进行连续射击时,其命中精度会大大降低,子弹弹着点的扩散也会大大增加,难以击中甚至摧毁敌方目标。

其次,遥控武器站的整体结构布局也是另一大挑战。 在合理布置车载武器、瞄准系统、火控系统、供弹系统等各子系统的前提下,还必须保证整体结构的重心和座圈。 中心轴重合。 另外,在设计时,必须尽可能控制遥控武器站的战斗总重量和外形尺寸,以与装甲战车的整体设计相匹配。

此外,遥控武器站的瞄准系统和控制台的设计也有一定难度。 由于人员需要在车内进行操作,瞄准系统捕获的图像无法像传统的两人/单人炮塔那样通过精心设计的光学通道直接传输到人员的目镜。 它们只能通过 CCD 等传感器传输。 该组件首先生成数字图像,然后通过电线传输到控制台上的监视器,以便人员可以真实地看到战场上的情况。 因此,遥控武器站瞄准系统和显示系统的设计结构和工艺复杂,导致人员对目标的识别和瞄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部件的性能。 此外,一旦图像生成、传输、显示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遥控武器站的操作人员就会变成“瞎子”。

因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光电技术、火控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遥控武器站才真正能够走上军事化道路。离开。 战场。

UW-2遥控武器站装备在警用防暴车上。

中国的遥控武器站水平如何?

我国在遥控武器站的研制方面起步稍晚于西方国家。 据公开报道,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中国武器研究人员注意到美国陆军开始在各型装甲战车上装备大量XM101通用遥控武器站,并真正开始了相关研究。研究和开发计划。 从2004年开始,借助当时正在进行的4×4外贸轮式装甲车项目,我国武器科研人员首先研制出经过技术验证的使用14.5毫米机枪的遥控武器站,开创了先例为我们国家在这个新领域。 。 该遥控武器站历时三年于2007年完成实弹测试,基本达到了原设计要求。

之后,我国武器科研人员参考美军的XM101通用遥控武器站,正式立项研制我国之一个实用型遥控武器站UW-1。 应该说,面对西方国家严格的技术封锁,我国武器科研人员在无法接触到国外实体遥控武器站或详细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了UW-1。 式遥控武器站,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种遥控武器站于2008年开始研发,2010年进行实弹测试,并在2011年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首次公开亮相。 从此,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研制先进遥控武器站的国家之一。

UW-1遥控武器站研制成功后,我国武器科研人员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后续型号的研发。 根据规划,UW-1遥控武器站是一种轻型通用遥控武器站。 装备的武器主要是中小口径机枪,主要用来对付人员和轻型车辆。 所以,遥控武器站作为一种模块化设计的通用武器系统,仅以中小口径机枪作为主要武器,其局限性太大。 因此,继UW-1之后,我国武器科研人员研制的第二个遥控武器站UW-2采用了组合式武器配置,主要包括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一挺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而且,与UW-1不同的是,UW-2遥控武器站使用的两种车载武器均为北约标准口径,发射北约标准弹药。 这样,很多使用北约标准口径和弹药的国家都可以选择UW-2遥控武器站作为本国的车载武器系统,这大大拓展了我国遥控武器站的潜在市场规模。

在UW-1和UW-2的基础上,我国武器科研人员研制的第三代UW-4/4B通用遥控武器站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其武器配置分为主副武器:主武器为一门30毫米自动加农炮,辅助武器可配备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一门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和威力最强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目前,UW-4B通用遥控武器站已装备34辆VN-1C轮式8×8步兵战车,并成功出口泰国皇家陆军,成为其作战能力最强的主力轮式战车。

未来,我国武器科研人员将继续研发作战能力更强、综合性能更先进的新一代遥控武器站。 它们不仅会装备在各型外贸主战坦克和装甲战车上,还将更多地出现在我军现役的各型装甲战车上。 (作者:王若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陆战“新宠”:中国遥控武器站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布于:2024-04-08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