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 *** 军区某炮兵旅近日组织部队进行昼夜跨高原机动演练。 官兵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寒冷缺氧的环境下,完成了对“敌”的火力打击。 从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出,本次实战演习出动的“明星”装备是我国自主研制的PHL03型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简称“远火”)。

《战神》增加新服装

提起火箭炮,人们总是会想起苏联老歌“喀秋莎矗立在陡峭的海岸……”这是因为苏联军队率先装备和使用火箭,在伟大的时期被昵称为“喀秋莎”卫国战争。 火箭炮强大的火力瞬间让德军阵地变成了火海,让德军在战场上吃尽苦头。 作为之一款现代火箭炮,“喀秋莎”一战成名。 二战结束后,多管火箭炮迅速发展,成为各国陆军炮兵远程火力压制的标准装备。

炮兵是一种古老但新型的地面作战兵种。 它是陆军地面火力突击的主力,被誉为“战神”。 现代火炮装备采用火炮、火箭发射器、作战战术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系统。 火箭炮问世并在二战中名声大噪。 与传统火炮相比,火箭炮的出现无疑是火炮装备发展的一次飞跃。 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火药技术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研制火炮、建立火炮的国家。 中国古代名称“炮”是由投石机发展而来的。 中国也是火箭的发明地,包括最早的多管火箭炮和齐射发射器。 公元969年,宋朝发明了世界上之一支火箭。 它很快被运用到战斗中,成为远程助攻的重要“神器”。 明代毛元仪1621年所著的《军备志》记载了数十种火箭及其发射器,如可发射32、40枚火箭的“群蜂”、“群豹跑箭”等。一次。 有一百支箭的“百虎箭”和可以连续发射两发齐射的“鹰追兔箭”。 它们可以被视为现代火箭的原始原型。 14世纪火药技术传入西方后,17世纪欧洲国家陆续制造了火箭。 20世纪初,现代化学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 由于双基推进剂的应用,火箭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现代火箭应运而生。

1933年,苏联研制成功世界上之一种现代化火箭炮——BM13火箭炮。 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安装在卡车底盘上,配备轨道式导向器,并配备16枚132毫米尾火箭弹。 更大射程约为8,500米。 1939年正式装备,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下水。在奥尔沙地区首次实际应用。 当时,苏联火箭筒齐射,摧毁了德军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 火箭炮齐射就像一座火山喷发着炽热的岩浆,铺天盖地的倾泻到敌方目标上。 不仅摧毁了敌人大量的人力和装备,而且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震撼,以至于德国士兵后来听到了火箭炮齐射的声音。 ,肝脏和胆囊分开。

为了保密坦克世界火炮,当时苏军并没有给这款火箭发射器命名,只是在发射器上标注了代表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兵工厂的“K”字样。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联官兵亲切地称这种威力强大的新型武器为“喀秋莎”。 严格来说,“喀秋莎”是轨道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 最早采用身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军1941年装备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

火炮远程灭火装备

二战末期和战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火箭炮的研制和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火箭炮取得了新的进步,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成为现代火炮的重要作战装备。 20世纪80年代,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纷纷研制出性能更加先进的新一代火箭炮,如美国陆军的M270多管火箭炮、俄罗斯陆军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等。 主动火箭炮基本上都是多联装自行式,口径大多在200毫米以上。 它们配备了多种弹头,并配备了计算机火控系统。 射程可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 它们用于弥补作战战术导弹和火炮之间的差距。 他们之间的火力差距。

火箭发射器是一种重要的远程压制枪械,也是火炮的重要作战装备之一。 火箭炮作为一种新型区域杀伤武器,对防护薄弱、暴露的步兵、轻型装甲车辆等集群目标具有较好的杀伤效果。 它们的射程比传统的大口径线膛压制火炮更远,从而实现了陆军的地面火力杀伤距离。 远距离、大范围火力覆盖。 从外观上看,大多数火箭炮都拥有与普通火炮类似的发射管,但两者在原理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火炮是一种直径超过20毫米,利用火药、瓦斯等能源,通过炮管发射弹丸的武器。 按枪膛结构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 按机动方式分为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 按弹道特性分为加农炮、榴弹炮、机炮榴弹炮、迫击炮、榴弹炮和无后坐力炮。

火箭发射器用于发射火箭,它可以点燃火箭点火器并赋予火箭初始飞行方向。 它通常使用多发发射器。 常见的火箭发射器有轨道式、箱式、管式等不同类型。 其优点是射速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好、打击距离远。 但射击时火力较大,很容易暴露射击位置。 主要适用于对形状相反的目标进行射击。

中国兵工部门从1989年开始研制新一代远程火箭炮,面对无数据、无经验、无装备的局面,“兵工”们迎难而上,一一克服。 2003年底,他们成功研制出集远程、高精度、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导弹。 新一代300毫米远程火箭炮,命名为PHL03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后装备陆军。 200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PHL03远程多管火箭炮首次公开展示。

综合作战性能优异

03式远程火箭炮采用三江集团研制生产的“万山”系列WS-2400 8×8越野底盘。 它的战斗总重量为43吨,更大公路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 发射架上有12个定向发射器。 管体分为上、中、下三层。 用于调节火箭炮发射角度的液压杆等设备放置在集束发射管下方。 发射时,位于运载火箭第三轴和第四轴之间的两个液压千斤顶下降到地面,以保持运载火箭稳定。 火箭炮可在运载火箭中轴线两侧正负×度的弧形区域内发射。 进入阵地时,无需严格按照拍摄测地指向线停车。

“远火”系统的基本作战单元包括1辆指挥车、4至6辆发射车、4至6辆弹药补给车。 该运载火箭动力非常强大,可以在高速公路、土路或沿海海滩上机动。 可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使用。 它可以在中雨、中雪或雾中发射,也可以在当地照明条件下夜间发射。 。 从行军状态到战备状态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运载火箭占据发射位置并获得目标指示后,自动完成地形定位、火箭弹道定位、发射仰角确认,齐射时间为数十秒。 弹药补给车也采用WS-2400底盘,可携带12枚火箭弹。 当需要装载弹药时,位于驾驶室后部的液压起重机为运载火箭提供机械化装载。 弹药补给车携带的弹药可供发射车进行另一次齐射。 因此,每辆发射车可以连续发射24枚火箭弹,一个作战单元可以连续发射数百枚火箭弹,火力覆盖范围非常大。

“远火”武器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所需操作人员数量比传统火箭炮减少一半以上,并可采用无预置位和预置位两种作战模式。 在非预置位作战模式下,各发射车接收到指挥车或上级提供的目标坐标和高空气象数据后,独立定位定向、测量低空气象数据、测量发动机温度、执行任务。发射计算、瞄准和发射。

在预置阵地作战模式下,各发射车在接到指挥车或上级的命令后,进入预定的发射阵地。 到达发射位置后,根据标志进行方向瞄准。 指挥车计算出主要射击要素,然后将其传输至各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接收到数据后,进行瞄准、标定火箭参数、点火发射。

“远火”配备了使用多种弹头的火箭弹。 火箭弹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杀伤人员 *** 、反装甲/人员两用子弹药、反装甲末敏弹、云 *** 等。由于采用了很多新技术,300毫米远程火箭弹在更大射程、命中精度、杀伤力等指标上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例如,火箭弹采用先进的单分散穿甲杀伤两用子母弹战斗部,可以一次打开炮弹、抛射炮弹、打散子弹。 子弹数量可达数百发。

火箭弹和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在技术和射程上相似,但在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 传统火箭弹多为非受控火箭弹或简易制导火箭弹,成本低廉、性价比高,适合大规模部署和作战使用。 战术弹道导弹采用精确制导技术,命中精度比火箭弹好很多。 但成本也比火箭高很多。 近年来,“远火”号装备了新型远程火箭弹,更大射程增加了一倍多。 再加上采用简易惯性制导+北斗卫星导航辅助制导,命中精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服役并投入作战使用,优化了中国陆军炮兵作战装备体系结构,大大扩展了陆军炮兵的地面远程火力压制范围和覆盖强度,形成了近中程火炮、中远程火箭炮、战斗战术弹道导弹在火力分布和射程上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 尤其是新型远程火箭炮和新一代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联合使用,加上陆航武装直升机的空地火力协同,为集团军提升战力奠定了更强大的火力基础。其全域机动性。

李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坦克世界火炮 “远火”来势汹汹》发布于:2024-04-08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